分享

73年杨振宁喊杜聿明为“杜先生”,一旁的周总理笑道:这可是岳父

 新用户2830kzGu 2022-10-06 发布于湖南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访问中国,中美关系破冰。美国政府解除了不允许美国公民到中国的禁令。此消息一经传出,美国的中国人奔走相告大家都十分兴奋。其中,就包括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也是十分高兴,立即回到家里让妻子准备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回到祖国。然而,就在先回台湾还是先回大陆这个问题上,杨振宁却久久不能决定。

杨振宁便向自己的妻子杜致礼寻求帮助,希望她可以提出一些建议。

杜致礼便给丈夫分析了眼下的形式,并且建议他说:“我认为我们还是先回大陆比较好。”

听了妻子的建议,杨振宁便给自己在复旦大学任教的父亲写信,告知他自己要回国的消息。

收到儿子的消息后,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十分开心。自己的儿子终于要回国了,他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周总理。

周总理十分重视杨振宁夫妇回国这件事,并且承诺:“等他们夫妻俩回国,一定请他们吃饭。”

文章图片1

受到周总理肯定答复的杨振宁万分激动。他立刻联系美国政府,问自己能不能回到中国,对此,美国政府给出的答复是可以回到中国,但是,无法拿到签证。

然而,这点困难不能阻止杨振宁回到祖国的决心。在中方的帮助下,他先从美国到了法国,并在法国取得了返回中国的签证。

1973年,杨振宁几经周折,第三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回国之后,杨振宁夫妇收到了祖国热情的款待。周总理更是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接待了他们。

这一次接待的地点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杨振宁带着妻子和岳父岳母一起参加宴会,周总理和他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

这时,挽着丈夫的手的杜致礼则和周总理开了句玩笑:“你们这一次可是重男轻女哩,杨振宁虽是安徽人,我可是陕西人哩。”

听到杜致礼这么说,周总理开怀大笑,再次亲切地同她握手。和她聊起了家常事。宴会的氛围轻松愉悦。

那么,杨振宁究竟有什么杰出的成就让周总理对他如此看重。而他的妻子杜致礼又为何敢和周总理开玩笑,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

文章图片2

杨振宁在物理方面作出的贡献不可估量。他于1922年10月出生在安徽合肥。1942年,杨振宁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随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跟随王竹溪教授学习物理。

就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学习十分努力刻苦。很快他就拿到了奖学金,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

1949年,杨振宁结识了李政道,两人开始合作研究物理,并且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复合模型。

1957年,经过两人的不懈努力与刻苦探究,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并获得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和以往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们不同,黄皮肤、黑眼睛,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在领奖的时候,杨振宁代表二人上台致辞。他说道:“我为我中国人的背景和血统感到自豪,同时我也为西方的现代科学工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做出贡献。”

除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头衔之外,杨振宁还有许多不凡的成就,都为近代科学发展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杨振宁的妻子杜致礼就证明了这句话。

文章图片3

提起杜致礼大家可能会很陌生,但是,提起杜致礼的父亲杜聿明,大家就会恍然大悟。

杜聿明生于1904年,是陕西米脂人,杜聿明小时候在表哥李鼎铭办的小学读书,自己的父亲一直忙于事业,对杜聿明的关心少之又少,祖父母去世后,杜聿明独自一人承担起家里的事务,从小就养成了勇于承担责任的本领。

在杜聿明16岁时,父亲外出归来,见到杜聿明因忙于家庭事务,荒废学业后十分失望,便将自己家庭的事务交给侄子管理,随后带杜聿明到自己任教的中学读书。

1923年,杜聿明从榆林中学毕业后和大自己两岁的曹秀清结为夫妻。

婚后一年,杜聿明离开妻子,来到北京,立志考上北京大学。

在北京备考期间,杜聿明目睹了北洋军阀的无所作为,心中十分愤怒,再加上当时社会革命思潮的熏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杜聿明经过谨慎思考后决定放弃北大,到黄埔军校就读。

1924年3月,杜聿明和同乡的青年结伴,从北平来到广州,开始了自己的军校生涯。

在黄埔军校,周恩来作为杜聿明的老师对他进行悉心教导。杜聿明也十分上进刻苦。

在校期间,杜聿明学习了各种军事课程以及队列操练,他从不缺席任何重要课程的学习,成为优秀的黄埔军校学生。

文章图片4

1925年,在学校的号召下,杜聿明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战争,杜聿明勇往直前,带头冲锋,极大地鼓舞了战友们的士气。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杜聿明先后到达北京、武汉等地,参加过北伐战争,担任过许多官职。

1930年,蒋介石建立教导第二师,杜聿明在他的麾下担任营长,后升为团长。

抗日战争期间,杜聿明多次击退敌人的正面攻击,带领中国军队取得许多次胜利,还曾到缅甸、马来西亚等地进行考察,做战略部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表面求和,背地里却调动军队,对共产党人进行围剿,想要独霸抗日胜利的果实。

中国共产党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党迅速调整状态,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解放战争。

在解放战争中,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负责安排东北国民党军的作战计划。

文章图片5

1949年,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切断东北地区国民党军的退路,杜聿明见败局已经,匆匆逃回沈阳。

野战军继续南下,解放了我国大部分地区,蒋介石看到解放军势如破竹,便发出求和的信号。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和平宣言,然而到了3日,又命令杜聿明:按原定计划突围。

蒋介石再次失信于中国人民。

解放军在1月6日发动声势浩大的总攻,国民党无力抵抗,10日凌晨,杜聿明在萧县张老庄村被俘。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战俘生活。

1959年,新中国政府决定对战犯进行特赦,杜聿明的名字赫然在列。

然而,受到特赦后,杜聿明却依旧郁郁寡欢。大家都过的十分低调,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原谅自己作为国民党军人对共产党伟大事业产生的迫害。

这个时候,细心的周总理发现了这一批特赦人员的苦恼,便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们。

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周总理,杜聿明的心理负担更重了,当年在黄埔军校上学,周总理作为老师,向自己传授了许多知识,自己也能够借此在以后的道路上做出成就……想到这些,愧疚感包围着杜聿明。

文章图片6

很快,周总理就走出来了,他十分热情地招呼大家坐,并且向大家介绍了一位特别来宾:清代的最后一位皇帝薄仪。

周总理和他开玩笑说:“以前我在北京读书时,还是你的臣民呢。”

大家一听到这个,哈哈大笑,周总理简单的一句玩笑话就轻松缓解了宴会紧张的气氛。

杜聿明更是十分激动,随后来到周总理身边向他道歉,是自己对不起他的教诲。

对此,周总理则十分大度地挥挥手,表示过去的事情就不再追究了,况且学生犯了错,老师也有责任。

这时,杜聿明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他知道,周总理不会怪他的。

接下来,杜聿明又向陈毅道歉,在淮海战役之时,陈毅曾邀请他参加中国共产党,自己却冥顽不化不肯见他,真的是“一块顽石”。

陈毅也表示过去的事不必再提,现在能够醒悟也为时不晚。

几番交流下来,大家都放松了下来,周总理也提出了此次邀请大家前来的真正目的,希望大家可以加强“工作、生活、劳动、学习、参观。”这五个方面。

文章图片7

“虽然各位是特赦,但是在党和群众的眼里,你们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中国公民,你们可以行使你们的权力,同时也要履行义务。”

周总理给予他们光明的道路,希望他们都可以回归正轨。

而杜聿明再也无法忘却周总理伟大的光辉。

在党的帮助下,杜聿明最终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担任文史专员,主要是将自己以前在战场上的经历记录下来,留下珍贵的历史史实资料。

1961年,杜聿明编写了《辽沈战役概述》、《淮海战役始末》等文章,为新中国战史资料收集作了极大的贡献。

生活稳定后,杜聿明打算将自己在台湾的妻子接回来。

杜聿明被捕后,他的妻子曹秀清带着女儿到了台湾。

由于杜聿明在国民党军内身居高位,他被俘后蒋介石就下令封锁消息,对外宣称杜聿明在战争中已经牺牲。

文章图片8

当时,在台湾的曹秀清母女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难过。

虽然现在父亲已经离开了他们,但是,他们还是要有自己的生活。于是,曹秀清决定带着女儿在台湾定居。

他们的长女就是杜致礼,后来成为了杨振宁的妻子。

杜致礼作为家中长女,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擅长文学和音乐,受到了宋美龄的关怀,经常与她一起交流音乐和文学。

父亲被俘后,母亲对他的教育更是十分严格。在母亲的影响下,杜致礼温柔贤淑,知情达理,成长为一名十分优雅大方的女性。

杜致礼曾在西南联大附属中学读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杨振宁,只不过那时杨振宁是老师,杜致礼是学生,两个人之间除了师生之情,并没有产生其他情愫。

1944年,杨振宁准备出国留学,而杜致礼则到北平教会大学中文系学习。

1947年,宋美龄安排杜致礼到美国卫斯理学院学习英国文学。杜志礼便一个人来到了美国。但是好景不长,父亲杜聿明入狱,家道中落,为了节省开支,杜致礼便转学到位于纽约的圣文森学院。

两年后的圣诞节,杜致礼在唐人街一处饭馆吃饭时,遇到了自己多年以前的老师杨振宁。

文章图片9

异国他乡,师生相见,这一刻显得分外美好。杨振宁只觉得眼前一亮,当年那个青涩懵懂的女学生,现在已经出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他关切地询问杜致礼家里的情况,并且十分关心杜致礼的生活,这一次会面,师生二人擦出了爱的火花。杨振宁被积极上进,独立优秀的杜致礼深深吸引。他原本听从导师安排,打算回到芝加哥,然而,却为了杜致礼改变了行程,决定留在他的身边。

1950年8月,杨振宁和小自己五岁的杜致礼在普林斯顿成婚。

1951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给孩子起名时也发生了十分有趣的事:杨振宁的父亲给孩子取名为杨光诺,希望杨振宁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获得诺贝尔奖。果然在1957年,杨振宁就取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杨振宁获奖之后,他带着杜致礼去世界各地参加会议、做演讲,二人的生活十分和睦。

直到这次回国,他也在征求妻子的意见。

本次宴会中,杨振宁见到了杜致礼的父亲杜聿明。由于二人此前从未相见过,杨振宁生硬的称杜聿明为“杜先生”。

在一旁的周总理听到了这话,便立刻打趣似的对杨振宁说:“这哪里是杜先生,这可是你的岳父呀。”

文章图片10

听到周总理的纠正后,杨振宁立刻改口,称杜聿明为岳父。这一称呼的改口,再一次使一家人的十分高兴,现场的气氛也是其乐融融。

杜聿明听到杨振宁称自己为岳父,心里也十分高兴,感觉自己十分有面子。

整个宴会中,周总理十分巧妙的化解了许多矛盾,用善意的玩笑调动了宴会的氛围,展现了其人格魅力,“人民的好总理”名不虚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