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适《金城北楼》:明天会怎样?

 墙头草说 2022-10-06 发布于山东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秋,高适离开长安,奔赴陇右,担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掌书记。他途径金城(今兰州)时,登城北城楼眺望,有感而发,写下了《金城北楼》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在金城北楼向西眺望映入眼帘的是万里晴空;黄河依傍群山的景象远胜山水图画。诗人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他的目的地是陇右节度使幕府。于是,当他登上金城北楼时,仍是向西眺望,因为那是他要奔赴的远方。此时,晴空万里,黄河蜿蜒,群山起伏,锦绣山川远胜任何一幅山水画。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心中豪情万丈,觉得自己的未来也会像这晴空一般灿烂。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浩荡奔流的河水声如利箭破空的声音一般;城头斜挂的弯月好像一张悬挂着的弯弓。诗人为壮美山川而沉醉,不觉时已黄昏。这时,远处黄河的奔流声像利箭破空一般,一张弯月也已升上城头,好似在夜幕下拉满的劲弓一般。在诗人笔下,水月之间尽是刀枪剑戟,这一方面体现了边塞地区紧张形势,另一方面也反应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我垂下钓竿羡慕当年姜太公的际遇;体会到人事规律后不禁想起当年那位通达的塞上老翁。诗人目接千里,思连古今。在城楼之上,他想到了在渭河之滨垂钓遇到周文王的姜太公,希望自己以后也能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人到中年,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见解,人生的穷达总处于转换之中,这使他不禁想起那位“福祸相依”的塞上老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想知道边陲地带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如今依旧有羌笛的哀怨之声回荡在边塞上空。诗人展望未来,他的前路并不平台,眼下,边塞的形势紧张,这却使他产生了期待感,这里有施展拳脚的广阔天。于是,诗人跃跃欲试,期待着能够建功立业,使边塞平定。

诗人落魄半生,终于获得了前往边塞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他不畏艰难,豪情满怀地出发了,他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