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长大后去坐牢了,没有逆袭

 ghqhyx 2022-10-06 发布于江西

对普通人来说,选择一条主流的生活方式,就是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作者:晏凌羊

有个热帖,讲的大概是一个女教师去乡下支教,看到有的男学生像侠客。

比如,考试前一天去沙漠骑摩托,考完试后就游荡去拉萨,见了人就跟人家喝大酒.......

最后,博主得出的结论是:

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图片

滑动查看长图

作为一个从农村里硬爬出来的人,我想谈点我的看法。

这样的男生,在我成长之路上,我见过太多了,有比我大几届的、和我同届的,还有比我小的。

学生时代,他们读不进去书,蔑视权威、离经叛道,惊起尖叫无数,一副“爱谁谁”的样子,看起来很酷。

但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我说的是“绝大多数”,最后却走向了一条自我放逐和毁灭的路。

而且,对周围人杀伤力巨大。

我亲舅舅,上学时玩吉他、追小虎队,经常逃课去徒步,从来不把世俗的功利性标准放在眼里.....

后来呢?

他因为抢劫又遇上严打,入狱四年半,出狱后娶了我舅妈。

然后,他发现自己承担不了生活的重量,开始酗酒、赌博,开启了打老婆、打小孩、打父母的家暴之路。

后来众叛亲离、45岁暴尸街头。

图片

我同学的哥哥,曾经是我们小学里最靓的仔,跳霹雳舞、芭蕾舞一绝。

别的男孩子为穿紧身芭蕾裤而羞涩,怕私处鼓鼓囊囊的引人笑话,他完全不放在眼里。

上小学,他就抽烟,就敢追求刚毕业来学校教美术的女老师,一时被奉为传奇。

后来呢?

他没考上初中,后来出去打工。

有点钱就拿去看世界,我们还不知道火车长啥样的时候,他已经去过北京、上海。

再之后,因为文化程度低,只能做建筑工人,回家娶了个老婆,又成为了赌鬼和家暴狂,还是好吃懒做那种。

田地里的活儿,都是老婆干,还把老婆卖农产品换来的孩子的学费钱,全部赌光。

我表弟,上学时候看起来也跟故事中的那个男同学一样。

那时候,他长得帅,又爱干净、会打扮,打篮球、玩游戏机都很遛,吸引一批女孩子的注意。

实际上花的都是农民父母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

上学时候,他经常逃课,高考后落榜,填志愿时第一志愿填的就是清华。

他很能喝,靠喝酒交到一帮同样爱喝酒的朋友,说要跟这帮人合伙做生意,忽悠来了一些钱出去考察。

最远去到了乌兰巴托,回来说自己是全村第一个出国的人。

回国后,生意没搞起来,钱却花光了。

图片

这中间,当然也没少见义勇为。

比如,曾经救起一个落水儿童,接受那户人家的顶礼膜拜。

后来呢?

他娶了个很能干但出生于孤儿家庭的老婆。

婚后几年开始不做事,就是“低端的活儿看不起,高端的活儿干不了”。

现在,父母六十几了还靠打工那点微薄的收入养着他,他老婆因为忍受不了这个长期好吃懒做的丈夫闹离婚、他女儿因为从小没得到过太多父亲的关爱,对他怨念颇深。

这类坏男生,我真是见太多了。

到了中年,他们大多好手好脚,但宁肯在家里啃父母、啃老婆,就是不肯出去工作,“本事小但在家里脾气大”。

到了中年,还活得像个人的,很少。

如果哪天我真的活不下去了,但我身体健康的话,我还是能俯得下身子去做“吉祥三保”:保安、保洁、保姆。

并且奋力成为“三保”中的佼佼者。

而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去干这些工作,说是怕周围人的眼光,怕被哥们儿看不起。

如果这种说辞为真,那我觉得这还是智商问题。

你那么在乎八竿子打不着的周围人、哥们儿的眼光,就不在乎能养活整个家庭的你老婆的眼光?

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到底应该讨好谁、在乎谁的感受,你还不明白?

好吃懒做的人,不说人品了,绝大多数智商就不过关。

年轻时候不好好学习,出到社会上没有猛练一门技艺,又不肯承担家庭责任,也是智商不过关。

图片

我还见过这样一个“坏男生”:上初中时,他从来不好好学习,拿父母给的饭钱去打游戏。

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直接在试卷上画红叉叉。

他的父母也是那种只要听他说“去同学家里了”,就不再过问他是否回家过夜的父母。

那个初中的校长从来没有教过我,但听闻我学习成绩不错,帮过我一些。

他真的是一个非常负责任、把学校当家的校长。

学校里申请到一点经费,他恨不能把它全部花在学生头上。

他经常拿自己的工资出来,去资助学校里的贫困学生。

他也努力地拉拔差生,希望他们哪天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然后,把心收到学习上来。

在好学生和好家长中间,他非常受爱戴,但是,他不到五十岁就因为脑溢血去世了。

他去世前几个小时,去了学校搞晚自习巡查,发现有几个男生不在座位上,这其中就包括那个“坏男生”。

一问,说是他们几个跑去湖边游泳了。

校长听闻,急得跳脚,他担心这几个男生的安全。

毕竟,那时候湖边黑灯瞎火的,而且他不知道这几个男生到底会不会游泳。

然后,大半夜的,他一个人打着电筒、骑上摩托车去湖边找他们。

可是,找了几个小时,湖边连个鬼影都没有。

回到学校,都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后来,他问周边小卖部的人才得知,那几个学生原本是要去湖边游泳,但后来看到学校外面的游戏厅,就临时改了主意,打游戏去了。

他跑到游戏厅,把这几个男生都揪了出来,送回宿舍。

自己回到家,都已经是十二点了。

回到家里,他觉得有点累,就打了一盆水泡脚。

这一泡,他就歪倒在床上,再也没醒过来。

图片

家人把他送去医院,但人已经救不回来了。

他去世的消息传开,全校师生和家长心痛不已,去他们家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他下葬那天,他们家收到的花圈,从他家门口一直摆到了大街上。

很多农民自己家里没多少钱,但还是凑出钱来买花圈,表达对他去世的哀痛。

有的人比较嘴碎,就跟那个“坏男生”说:要不是因为你们,他可能也不会死。

当然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校长找了他们大半夜”跟“校长突发脑溢血去世”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因果联系,那个人这么说话是不对的。

但是,令人气愤的,是那个“坏男生”的反应。

其他几个和他一起出去打游戏的男生,都因为校长去世而感到有点内疚,唯独他,理直气壮地怼了回去:

“是他自己愿意去找的!我逼他了吗?他活该!”

这话一出,就真的惹众怒了。

他们班的同学也开始孤立他,他后来干脆退学了。

校长已经作古很多年后,我打听了下他的近况:

因参与犯罪,被抓了。

那帮跟他一起去打游戏的男孩中,也有一个比较成器的。

受校长的感化,他改邪归正、努力学习,最后考上了中专。

毕业后,好歹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娶了老婆养了娃,努力养活了一个家。 

我觉得有些女教师,之所以会讴歌男学生那种“侠客”精神,是因为她并没有长长久久地呆在农村,没有看到这些故事的后续。

她只是厌恶城市里,人人都在追求“豪宅豪车好收入”的功利性竞争,进而想象出来了一副关于农村侠客的浪漫图景,并将自己对生活的某种向往投射到了他们身上。

可是,这种想象是不符合现实的。

我就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些“侠客”走天涯的背后,钱从何来?

是谁在为他们的“侠客行”买单?

他们的任性背后,又有多少父母、妻子、儿女的血泪?

这些所谓的“侠客”,搞不好就是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轻则祸害家庭,重则为害社会。

图片

我们都恨透了内卷的人生,恨透了人与人之间为财产的多寡比拼个没完没了,恨透了这个世界关于“见世面”的衡量标准很单一。

但是,男学生的这种任性真不值得美化和讴歌。

衡量你对另外一种生活是否向往的唯一标准是:让你们身份互换,你是否愿意?

你在城市里生活,拿着白领的工资,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然后你去问一个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你愿意和我互换人生么?

人家也许会举双手双脚同意,而你就未必了。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出生就能感知到生活的质量。

所不同的是,有人尝试着背负起这份重量,并且,在成长过程中,一点点将其变轻。

比如,一早就知道自己能获得这份求学机会非常不容易,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成长,继而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而有的人则选择逃避这种重量,然后,把TA该承担的那一份,撂挑子给别人。

比如,年轻时候不学习、不赚钱、不攒钱,天天想着要出去“见世面”,视世俗标准为粪土,老了让身边所有人为他的任性买单。

我是无论如何都没法跟后者共情的。

我的成长经历,也决定了我始终没法为包裹在文艺外壳下的、这样的叙事感到浪漫。

安分守己的人生,很值得鄙视吗?

离经叛道的人生,又那么值得神往吗?

为啥在这种事情上,还要生出一条鄙视链?

世界是由离经叛道的人“引领”的,但却是由安分守己的大多数“创造”的。

离经叛道的人,一类对社会有极强建设力,另一类有极强的破坏力。

比尔盖茨退学、创造了微软;韩寒退学,靠写作突出重围。

但是,这些人都是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中途退学的人,最后都混成了“街溜子”,只能靠嫖娼、赌博、吸毒、家暴、啃老等低级发泄,解决内心的冲突。

该上学时好好读书,该工作时好好工作,结婚后好好对待伴侣和子女……安于自己的本分,约束自己、守住自己,有什么不对?!

聪明人、能逆袭的人在人群中占的比例很小,这是常识。

社会稳定,靠的就是安分守己的人,靠的就是每一个肯对自我和家庭负责的人。

对普通人来说,选择一条主流的生活方式,就是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