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一组察雅麦堆村的环境人像摄影,顺便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

 景探老高 2022-10-06 发布于西藏

这次西藏疫情爆发,因为种种原因,疫情防控已经持续了快两个月了,说实话,目前还看不到完全正常流动的那一天。很多在西藏,尤其是拉萨的外地人都把离开西藏称为“逃离”!

所以,我这个时候说“进藏”,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其实,我现在也想离开西藏,虽然我不在拉萨,各方面情况要好一点,但现在离开西藏还不要说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酱紫滴:

从拉萨乘机到成都,只能买到十天后的机票,票价8000-10000多;昌都到成都的票价虽然也涨了,但要便宜得多,2000左右,但不能直接到重庆。从昌都到成都坐黑车(运营性质的),平日600元,现在2000,生意还很好。

好了,休谈国事,还是回到今天的主题:环境人像摄影及其背后的故事!

到西藏旅游的自驾进藏线路有好几条,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国道318了。其实和318一南一北并行的还有一条317国道,这两条线分别叫做川藏南北线。为什么以前大部分进藏的自驾游客(尤其是新人)都知道318,而走317的人不多呢?

除了318线经过多年的包装炒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318,此生必驾”这个概念是上海一家公司长期运作的一个ip),人们对“318”耳熟能详,形成了“318就是进藏之路”的概念。

另外,318和317相比,它的美景多为自然风光,也就是说,318的“美”是浮在表面上的,大家只要路过就能看见!而317的“美”既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又有厚重的人文历史。但可惜,其最有价值的人文历史这一部分,不是自驾游客“走马观花”所能体会到的,它需要深入下去,了解沿途每座山、每条河、每个古村落、每个老寺庙背后的历史和传说!

由于历史原因,西藏的文化艺术、建筑美学以及其它有价值的传承,又主要集中在大大小小的寺庙里,或者通过寺庙来体现。

不过昌都因为特殊原因,那里的寺庙,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寺庙里的宝贝更不是一般人随便可以见到的!

今天,景探老高就给大家讲讲察雅县荣周乡萨迦寺两位高僧影像背后的故事。

这是萨迦寺的民委主任昂旺先巴,他怀里抱着的是萨迦寺的重要文物(铜像部分),这些佛像的年代大部分都在几百年,历史最早的有上千年了。

麦堆村玛尼堆的石刻很多,其雕刻的内容不只是文字,更多的是相当精美的人物、花卉、动物。从其风化的程度来看,年代也十分久远。

主任给我们演示法器之一,装饰了精美花纹,几百年了。海螺还破损了,用银修补了的。

这是民委副主任加永顿巴,精通汉语,知识面很广,当天担任模特儿和翻译,翻译的水平很高。

他在给我们演示法器的使用,这个也是几百年的文物了。

这是老唐卡,一看这个成色,就知道是老物件了。

这是演示他们做法事的时候用的服饰、帷帐,都是老物件,那天给我们展示的都是压箱底的宝贝,几个僧人在密室里找了半天,陆续拿出来的。

上面两张照片是在演示制作藏药。

这是法鼓,藏语叫哒日,其中一个是人头骨做的,需要两个人。详见《穿越层层关卡,见缝插针继续察雅旅游资源普查,今天匿名献上一组某寺庙的镇寺之宝》。

这个土陶罐是装青稞酒的,外面的木架是用来装、背罐子的,并且还能对罐子起到保护作用。据说当年哪家人结婚办酒席时,能上这么几罐青稞酒,那说明这家人绝对是大户人家。

这块木板是个老物件,但不是文物,它是用来写字的。这块木板的表面有一层特殊的涂料,写字用的“笔”其实是削尖的木棍,算是“硬笔书法”范畴了。木板写完之后还可以擦掉重复使用,有点像我们内陆现在用来练习毛笔书法的那个玩意儿。只是一个是硬笔,一个是软笔,关键是都不费纸!

这是萨迦寺的僧人们在麦堆村最早的寺庙(原址)里。他们目光所凝视的地方以前有一座佛像,这座佛像是为当地民众看病消灾的。

上面两张是在麦堆村的一个村民家时抓拍的。麦堆村虽然离察芒路不远,但平时除了乡村干部外,很少有外人前往。这家男主人虽然不会汉话,但面对我们的到访,满脸的笑容和热情的手势还是看得出对我们的欢迎,但女主人就很害羞了。

好了,麦堆村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有很多悠久的历史,这就是川藏中线的魅力!2021年,穿越察雅的G214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30条公路”,被冠上中国最美公路称号!

318现在在资深自驾旅行者口中已经变成“小白”、“新手”的代名词,沿途很多东西都成了被吐槽的对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