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最佩服的5位中国伟人,提及他们的名字,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格林书屋 2022-10-06 发布于广西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后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英雄,在这之中,有五人深受朝鲜人民的尊敬,直到如今提起他们的名字,仍旧为人称道。

他们究竟是谁?

引言:

谈及中朝两国关系,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一战,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坚固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洗刷了全世界人民对新中国的固有认知,重振了新中国的威名。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鼎力支持,更是成功解救了朝鲜人民,帮助朝鲜摆脱了沦为美帝国主义棋子的命运,使其避免了亡国。

因此,抗美援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朝鲜来说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关键节点,将其从水火中拯救了出来

下定决心进行抗美援朝的毛主席、和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也就成为了朝鲜人民最为佩服的人。

01毛主席和彭德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作为朝鲜的邻国,毛主席密切关注着朝鲜战争的局势,起初,这只是朝鲜内部的一次战事,但随着美国的加入,这场战争的性质也就开始改变。

美国在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的同时,并试图将战火延伸至朝鲜以外的亚洲地区,派遣了海军舰队进入到了中国台湾海峡,公然干预中国内政,企图阻挠我国海峡两岸的统一,这对新中国来说可谓是赤裸裸的挑衅。

为此,我国曾多次对美国进行了警告,但美国不仅熟视无睹,更是变本加厉。

自1950年8月27日起,美国派遣侵略朝鲜的飞机多次飞入了我国东北边境的领空,对东北边境地区进行了轰炸和扫射,使得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人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均受到了严重威胁和损失。

等到了9月15日,美国更是直接派遣7万余军队登陆仁川,并在30日进抵三八线。

三八线是中国最后的底线,看着美军的肆无忌惮,中方再次向美军发出了最后的警告: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

但美军仍旧是充耳不闻,美国政府更是认为这只是中方的虚张声势,他们认为此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并没有胆量出兵支援朝鲜。

于是,10月7日,美军大肆跨过了三八线

面对美国的得寸进尺,中国必须有所回应。

其实早在此之前,毛主席就就朝鲜战事多次召开过会议,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举国欢庆的时候,朝鲜政府也是向新中国发来了电报,希望中国能够出兵支援朝鲜。

10月3日,朝鲜方面的代表人来到了北京,当面将朝鲜领导人的求援信交给了毛主席,看着心中朝鲜领导人言辞恳切的请求,毛主席心中于心不忍,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毛主席自然清楚。

纵然毛主席心中早已经有了出兵朝鲜的思想准备,但是想要下定决心还是十分不易的。

当时的新中国才刚刚成立,国内百废待兴,国民党残余势力依旧猖狂,更何况和装备精良的美军相比,我军在各个方面都落后很多。

除却客观条件,刚刚历经艰难险阻结束战火,过上和平日子的百姓也不再希望再一次经历动家国动乱,再一次饱尝流离失所的滋味。

因此,毛主席的心中是五味杂陈,对于出兵与否压力巨大,一再思索,甚至夜不能寐。

10月2日,毛主席就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的出兵问题召开了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大多数人都对出兵表示反对。

无奈之下,毛主席决定在4日继续召开会议,会后,毛主席更是吩咐周总理将彭德怀接到了北京。

10月4日下午,待彭德怀抵达中南海的时候,会议正在进行,当天仍旧是有人主张不出兵,认为这有碍新中国的和平建设。

彭德怀刚刚进入会场,由于不了解会议的具体情况,也就没有进行发言,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彭德怀反复思量,整晚没有睡着觉。

等到了次日上午彭德怀再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向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表示自己将坚决拥护毛主席出兵朝鲜的决策。

正如毛主席所说,正所谓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不能给美帝国主义可乘之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在当天下午的会议中,彭德怀也是站了出来坚决拥护了毛主席出兵的决策,而在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之后,彭德怀也是被任命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随军支援朝鲜。

彭德怀在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之后,率先去到了朝鲜考察形势,并针对美军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志愿军仍旧是小米加步枪,相比之下,美军的坦克、飞机等应有尽有,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拿下美军,我军只能制定完备的策略,靠战术取胜。

为此,彭德怀费尽了心思。

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六天,彭德怀便利用美军嚣张的心理,立即发动了第一次战役,巧用迂回包围战术,成功切割敌人的队伍,然后再数个进行歼灭。

十几天的浴血奋战,中国志愿军成功取得第一次战役的胜利,遏制住了美军在朝鲜战场的优势,化解了朝鲜面临的危机,更使得志愿军站稳了脚跟。

随后在第二三次战役中,彭德怀更是设下圈套,率军乘胜追击,最终再次接连取得胜利,使得骄横的麦克阿瑟不得不在一片反对声中被撤了职,更是让彭德怀的名声大燥,朝鲜人民都知道了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是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帅。

因此,抗美援朝一战,让朝鲜人民记住了决策者毛主席,也让大家记住了军事家彭德怀。

02周总理

除了彭德怀之外,鲜为人知的是周总理更是那个自始至终支持毛主席出兵朝鲜的人,也曾陪毛主席在出兵前夕多次接见朝鲜代表人。

除此之外,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在一次次接见朝鲜领导人期间,周总理与后者就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而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周总理也是来到了朝鲜访问,受到了朝鲜领导人及其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之后,朝鲜领导人再次访问中国,并与中国代表团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此时中方的签字代表便是周总理。

朝鲜战争时中国伸出的援助之手,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中朝两国的关系,两国几乎已经成为了“生死之交”

因此,在这之后,中朝两国也是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而这出国访问的任务一般也都是作为新中国外交部部长周总理的工作范畴,频频去到朝鲜访问的周总理也就成为了朝鲜人民所熟悉的中国领导人。

身兼外交重任的周总理对中朝两国的友好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大推进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朝鲜领导人和人民的深切爱戴。

因此,在听闻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后,朝鲜领导人先是为周总理的灵堂送去了一个特大花圈,紧接着便在朝鲜国内建立了一座周总理的铜像,而这也是朝鲜国内首座外国领导人的铜像,由此可见,朝鲜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和怀念。

03杨靖宇和魏拯民

除了毛主席、周总理和彭德怀之外,朝鲜人民还比较尊敬的两个人则为我们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和魏拯民。

早在日本占领朝鲜之后,一些不堪忍受日寇暴行的朝鲜人民就不远万里逃到了我国东北地区,因此,在我国东北地区有着很好的朝鲜群众基础。

这些朝鲜民众虽为逃荒,但是面对横行霸道的日寇,他们并不畏惧,而是跟随我们的抗日队伍英勇地进行了反抗。

在此期间,同在抗日队伍中的杨靖宇和魏拯民就成为了朝鲜人民所熟悉的两个人。

“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组织派到了东北主持领导工作,之后,杨靖宇根据指示,在游击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担任了师长兼政委。

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成立之后,杨靖宇更是担任了总指挥,在他的指挥带领下,东北的各个抗日部队与日伪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并在1934年取得了反“讨伐”胜利。

1936年,日寇为消灭活跃在抚顺地区的抗日联军,调集了一个师团的兵力,大举向抚顺地区进攻。

敌众我寡的情形下,杨靖宇采用了牵“牛鼻子”的方法,迂回作战,成功将敌人拖得精疲力尽。

随后,杨靖宇便分散兵力开始对日寇进行反击,通过各个击破的手段歼灭了不少敌军,最终成功粉碎了敌人的讨伐,大大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这时的魏拯民也在抗日队伍中,担任了东北抗联第1路军的副司令,与杨靖宇一同并肩作战。

在这两人的配合下,使得东南满地区的抗日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先后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在东北地区创造了佳话,两人也因此成为了东北地区人民的英雄,朝鲜民众对其也是颇为熟悉和尊敬。

然而,就在1940年,年仅35岁的杨靖宇在与敌人周旋的时候壮烈牺牲,杨靖宇去世之后,魏拯民接替杨靖宇全面统帅第一路军。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历史再次上演,仅仅一年之后,由于叛徒告密,年仅32岁的魏拯民也牺牲了。

两位年轻的抗日英雄就此成为了历史,但两人为革命立下的汗马功劳和英雄事迹时常被人们传颂。

在魏拯民去世后,朝鲜领导人也是表示,他是值得人们敬重的好战友,大家应该好好地纪念魏拯民。

结语:

五位英雄是我国最为受朝鲜人民尊重的英雄,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人们纪念和敬佩。

当然,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像五位一样为革命做出牺牲和奉献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或被人们铭记,亦或沦为了无名氏,但不管怎样,如今的我们生活的康庄大道都是由那个时期无数的先辈用热血换来的,我们在珍惜的同时理应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向革命先烈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