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5种植物曾“荣获”诺贝尔奖,有的来自中国

 洋溢九洲 2022-10-06 发布于河南

玉米中得到的抗癌思路

红辣椒中的维生素C

小球藻与光合作用

柳树与阿司匹林

中药青蒿中的抗疟疾灵药……

2022年诺贝尔奖正陆续公布。在不少人心中,诺贝尔奖等于看不懂的技术名词和高深的前沿科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距之甚远。

然而,许多拿下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从身边的事物中得到启发,比如一株植物,或一棵蔬菜。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有幸“荣获”诺奖的植物

图片

从玉米中得到抗癌思路

1944 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芭芭拉 · 麦克林托克走在纽约长岛的玉米田中,观察地里种的印度彩色玉米。

她是首位绘制出玉米基因遗传图的科学家,但有一个问题仍令她百思不解:这些玉米的籽粒和叶片颜色的遗传为何没有固定规律,无法用传统的遗传学理论解释。

图片

早在1938年,麦克林托克就有了“转座基因”(Genetic Trans- position)的设想,她认为某些基因能够在染色体组中自由转移,但那时她并不清楚其中的调控机理。

1944—1950 年,麦克林托克以玉米为研究材料研究转座基因,发现真核生物中的“Ds-Ac 调控系统”

图片

示意图:在 Ds-Ac 调控系统中,当 Ac 基因在附近,Ds 基因便能从原来位置离开,C 基因就可以正常工作(绘图:傅坤元)

麦克林托克把研究成果写成两篇论文,但这两篇开创性论文非但没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反而被斥为异端邪说,她原本前途大好的学术生涯也因此黯淡。

在一片冷眼和嘲笑中,这位女科学家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直到20多年后,多个科学家发现并证明了她的理论是正确的,学术界才开始重新审视她的研究成果,并惊叹于她极具前瞻性的设想和强大的内心世界。

1983 年,麦克林托克终于获得迟到了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时她已81岁高龄

转座基因又被称为转座子(transposon),不光影响植物性状,更与人类疾病息息相关。

1988年,科学家首次证实转座子插入人体凝血因子基因后,可以阻碍该基因表达,从而导致血友病;2019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转座子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中,可以激活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的生长。

如若能抑制这些致病转座子插入,便能控制疾病发生。

转座子虽是引起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但这个发现同样为人类提供了基因疗法的抗癌思路。

图片

红辣椒中的维生素C

玉米并不是第一种“荣获”诺贝尔奖的植物。

1928 年,匈牙利生化学家阿尔伯特· 圣捷尔吉从植物汁液和肾上腺皮质中成功分离出一种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又有卓越的抗坏血效果,因而被命名为抗坏血酸,它还有另一个身份——让欧洲医生苦寻数百年的维生素 C

在大航海时代,坏血症是海上航行中的头号杀手。

直到1602年,这一状况才出现转机。

图片

一支西班牙舰队路过墨西哥沿岸,发现当地的仙人掌果美味可口,更神奇的是,患有坏血病的海员吃了这种水果后病情好转。

18 世纪末,英国海军军医詹姆斯 · 林德发现让海员食用柑橘、柠檬能防治坏血病。

此后,虽然人们知道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能够防治坏血病,但没人知道是蔬果中的何种物质在发挥作用。而圣捷尔吉提纯的抗坏血酸,正是这种防治坏血病的关键物质。1932 年,美国科学家发现抗坏血酸是一种维生素,并将其命名为维生素 C。

在提纯了维生素C后,圣捷尔吉一直在寻找富含维生素C又价钱便宜的原材料,以便进行高效的提取。

圣捷尔吉的祖国匈牙利正是欧洲为数不多的爱吃辣椒的国家之一,国内的辣椒种植量远超欧洲其他国家。而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百克辣椒中含有110毫克维生素 C,含量是茄子的25倍,圣捷尔吉买了大量

辣椒,从中提取了数公斤的维生素C。

1937年,圣捷尔吉因为对维生素 C 和延胡索酸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图片

小球藻与光合作用

20世纪4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俄裔植物学家梅尔文 · 卡尔文开始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具体机理。这也是自古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从一株嫩芽成长为参天大树,植物增加的重量从何而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来自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

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挑战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他认为植物的重量主要来源于吸收的水分。

1804年,瑞士科学家索绪尔通过实验,提出植物增重不光是因为吸收了水分,也吸收了二氧化碳。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则在1864年,发现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淀粉等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具体机理如何,仍是未解之谜

同位素技术被发明后,卡尔文发现自己可以用这门新技术来研究光合作用。

卡尔文选择的实验植物,便是一种名叫小球藻(Chlorella)的单细胞藻类。这种藻类不但生长迅速,而且光合作用效率极高,又没有根茎叶等复杂结构,极容易处理,是非常理想的实验材料。

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卡尔文发现植物体内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的光合碳循环步骤,这就是著名的卡尔文循环

1961年,卡尔文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图片

柳树与阿司匹林

早在2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和中国古人就发现了服食柳树的叶子和树皮可以止痛

但此后2000多年里,各国医生虽一直使用柳树叶、柳树皮及其制剂给病人缓解疼痛,但无人知晓其中有效成分

直到1828年,法国药剂师亨利 · 勒鲁克斯和意大利化学家约瑟夫· 布希纳首次从柳树皮中提炼出黄色晶体物质,将其命名为水杨苷。水杨苷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和水杨酸,水杨酸正是柳树中发挥止痛作用的有效成分

图片

之后,各国化学家又发现水杨酸分子的结构,用化学方法合成水杨酸,让水杨酸成为第一种人工合成药物。

但是,药用水杨酸存在着稳定性差、副作用强等缺点。

1897年,青年化学家费利克斯 · 霍夫曼研发出一种效果稳定、副作用小的止痛药,他给水杨酸添加了一个乙酰基团,制造出临床效果更好的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在注册专利时被命名为阿司匹林

1971 年,英国医学家约翰·范恩发现阿司匹林止痛作用的机理,它还能阻止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

1982 年,范恩因对阿司匹林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授予英国爵士头衔。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阿司匹林作为止痛药已有百年历史,而阿司匹林的最早雏形——柳树皮、柳树叶,也许有着更多神奇药效,等着我们去发掘。

图片

中药青蒿中的抗疟疾灵药

2015 年,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Artemisinin)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温暖湿润、蚊虫横行的地区,疟疾一直是当地人们的噩梦。

美洲印第安人自古以来一直用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1820 年,法国医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提纯出奎宁,使疟疾治疗更方便、精准。此后,科学家们又研制出氯喹等抗疟疾药物。

然而随着这些抗疟疾药物的长期使用,不少地区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

在1967 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 抗疟计划”,研发抗疟疾新药

1969年,北京中药所屠呦呦率领研究小组从中国古籍中搜集到2000多份治疗疟疾的中医古方,对这些方子提及的200多种中药进行重点研究

青蒿作为药用植物,在中国已有千年种植历史。不少古籍都提到青蒿治疗疟疾有奇效,但研究小组在用青蒿提取物杀灭疟原虫时,发现青蒿提取物的效果非常不稳定,似乎并非理想的抗疟疾药物。

1971 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书中治疗疟疾的方子是: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个方子处理青蒿的方法是绞汁,而非传统的煎药。她想到,也许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不耐高温,于是她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得到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提取物

1972 年,研究小组成功从青蒿提取物中提纯出有效物质的结晶体,并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之后,为解决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问题,屠呦呦又率领研究小组不断改进疗法。

青蒿素的临床应用,使我国疟疾患者从 20 世纪 70 年代的2400多万减少到目前的数10万,在非洲发展中国家,含有青蒿素的抗疟疾药物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