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茂林‖平遥十二景

 剑刚情柔 2022-10-07 发布于山西

清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载:“旧有八景为一邑之胜,骚人逸士所寄游览者。”旧八景即:贺兰仙桥、市楼金井、凤鸟栖台、于仙药迹、源池泉涌、婴溪晚照、超峰晓月、麓台叠翠。光绪年间人们又将清虚仙迹、书院弦歌、河桥野望、仙观古柏四景增入邑胜,故合称“平遥古十二景”。这些景点有些尚在,有些已毁灭无存。

图片

清虚仙迹   位于县城内东大街清虚观内玉皇阁上。传说清康熙年间仙人吕洞宾来游,题:“一心二人仁”五字于柱上,字画绝奇。

十二景之·《清虚仙迹》

作者·李茂林

清虚道观双迎客,

蒙汉碑文蒙汉魂。

总有万般千载事。

中原一统定乾坤。

图片

凤鸟栖台   原址位于县城内西大街西段路南,今物资总公司院内。相传金代曾有凤凰栖其上。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砖砌重台,上建攒尖顶六角亭,并围墙筑房,植梧桐数十株。清光绪年(1876)重修。本世纪60年代初毁亭拆台。城内“凤凰台底街”,即由引得名。

十二景之·《凤凰栖台》

作者·李茂林

晋阳湖水荡波霞,

百鸟栖台朝凤家。

总觉神仙常到此,

松风翠柏隐琵琶。

图片

书院弦歌   收院系指西河书院,原址在今县城内照壁南街路西。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西河书院诵读之声不绝,午夜灯火犹如燃藜,为人文之胜。”然时过境迁,现仅存旧址。

十二景之·《书院弦歌》

作者·李茂林

西河翠柳隐蝉鸣,

东院竹萧吹马惊。

古韵曲歌吟诵苑,

秀才遮面读书声。

图片

 麓台叠翠   自然景观,位于县城东约35公里处,海拔1770米。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有述:“奇峰叠出,翠秀可爱。”

十二景之·《麓台叠翠》

作者·李茂林

古柏云涛转雾淞。

妆成玉宇好玲珑。

幽人策仗登临景,

天下奇光一望中。

图片

市楼金井   城内南大街建有市楼,跨街而立,雄踞全城中心。楼南东侧有井,水色如金,故名金井联称市楼,雅名金井楼。

十二景之·《金井市楼》

作者·李茂林

十里陶城景色优,

寻常紫燕市中楼。

等闲识得东风面,

唯有登高一展喉。

图片

源池泉涌   指县城东南7.5公里岳壁乡西源祠村东沟之泉水。古人视为神水,建源神庙,并筑“神池”。池水源流不断,清澈见底。宜人胜景,闻名遐迩。本世纪50年代兴修水利,因在西源祠村北之梁村开凿深层井,挖截流沟,地下水流向改变,泉水骤减,几近枯竭。

十二景之·《源池泉涌》

作者·李茂林

脉向婴溪鲁涧沟,

经从暗海石泉流。

源池本是神仙水,

却入人间供庙头。

图片

于仙药迹   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古有于仙修道超山,浚池引泉制药,病者饮之即瘥,水味如橘。”现超山百福寺内清泉依旧,水味仍佳,唯心史观于仙灵药无法寻觅,于仙其人难得其详。

十二景之·《迂仙药迹》

作者·李茂林

峭壁生峰石径斜,

云深入景万层霞。

樵夫采药不知处,

闻似歌声在近家。

图片

超峰晓月   系自然景观,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超山峰顶。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记述:“峰顶嶙赠,月上如昼。”至今往观,仍名不虚传。

十二景之·《超峰晓月》

作者·李茂林

超峰山月挂中秋,

今夜松风入水流。

若要神仙不寂寞,

举杯更上一层楼。

图片

 河桥野望   河桥指县城东北距城墙0.5公里处的惠济桥,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惠济桥成,环城植柳,春秋登眺,烟光如画。”新中国成立后,惠济桥几经修葺,面貌如故,然桥旁建筑日渐增多。昔旷野,今已变为古城市区。

十二景之·《河桥野望》

作者·李茂林

平遥朝雨扫轻尘,

野望河桥柳色新。

渔火情歌相对饮,

暮归牛背却无人。

图片

婴溪晚照   位于县城东17公里南依涧乡婴溪村。距村三教寺东北约百米,有一高大的的砖石古桥直跨东西山腰,婴涧河水横贯桥下。桥体照实,桥面平坦。古井、凉亭、老树点缀桥头。每夕阳西坠之际,青蒲壁间,山崖宅墙,尽有霞光映红,艳丽夺目,一派非凡景象。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中记载:“红轮西坠,涧中犹有光映。”因近年河水流量渐减,反射面略逊于早年。

十二景之·《婴溪晚照》

作者·李茂林

婴溪石眼暗无声,

流到河西绕古城。

已是朝阳临暮色,

牧童牛背夕中行。

图片

仙观古柏   仙观指仙观,位于县城南4.5 公里达蒲乡西湖村。古柏指柏仙观中以苍古称奇的柏树。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柏苍古奇怪,不可方物,因以仙名。”1965提。柏树焚毁于火灾。

十二景之·《仙观古柏》

作者·李茂林

中都古柏翠荫天,

道院老槐生紫烟。

时有熏香徊殿宇,

仙翁捣药煮青莲。

图片

贺兰桥  位于城内东部贺兰桥街中段。旧传有仙人贺兰过此,故称。贺兰仙子,其人不详。桥始建年代无考。清乾隆元年(1770)“重整旧迹”。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新中国成立后,景观大体如帮故,拱桥纵贯南北,左右各有形状不规整的大水池。老树成荫,碑石点缀。至本世纪60年代,水池日渐淤平,桥身亦渐埋没。如今景观旧物,一无所有。

十二景之·《贺兰仙桥》

作者·李茂林

贺兰仙子莲池坐,

座座莲池石拱桥。

若把清风修道骨,

闲来得月最逍遥。

图片

个人简历;李茂林..62年生.网名;森林茂密.手工艺师,作品入非物质遗产奖。平遥文学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学协会会员,中国联合文学协会会员,中国网络诗歌会员。《当代校园文艺》编委,部分作品发表于当地报刊以及《中国文学》《中国诗》《当代校园文艺》等。七绝《游武汉长江大桥》入编中国第二届百诗百联大赛。

主编:梁小彬

执行主编:弓弦

所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平台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