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困惑时,建立起这些生活的准则,你将活得不再迷茫 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我们经常感到迷茫,看不清事实,内心也时有困惑、动摇或纠结。 如何才能减少内耗,跟自己很好地相处呢? 我们要建立一套自己的准则,这样一来,即使偶有偏离,也能很快回到轨道上来。 这个准则,其实是关于自己如何为人处世的思考,它能提醒自己不断进步,获得人生的升华。 01 遵从自己的内心,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老子》有云:“少则得,多则惑。” 意思是当可供选择的选项少时,我们就会用心对待,有所收获,而选项过多,心里就难免混乱和迷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选择,小到晚上吃什么,大到人生道路选哪条,以至于在纠结和拧巴中消耗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那么,下不了决心的时候应该如何决定呢? 在脑海中畅想做出不同选择后的自己,那个让人感觉身心更放松的选项,就是我们内心的选择。 就是选择去做自己内心想要做的事。 面对选择,很多时候答案早已在我们心中,不管周遭的声音为何,我们要做的只是认真地去聆听内心。 演员陈数爆红之后,曾经在短短14个月内拍了4部戏,旁人纷纷羡慕她的高产,羡慕她名利双收。但只有陈数自己知道她状态一点也不好,过得也并不开心,如果继续下去,她感觉自己会被掏空。 她完全可以继续拍戏,收获更多的金钱和名望,但她慎重考虑过后,选择了遵从内心,在自己的事业发展高峰停下来,给工作按下了暂停键。 于是,有两年的时间她拒绝了所有影视剧的邀约,通过做物品的断舍离调整自己,通过看书、看话剧、旅游等给自己充电。就这样,她慢慢走过了那段内心艰难的时光。 当我们愿意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为了取悦或讨好旁人,做选择就会相对容易许多。 遵从内心的前提是我们不盲从别人的建议,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己生命中值得追寻的东西,并且保持冷静和沉着,在选择面前三思而后行。 当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而非向现实妥协,就在越来越靠近更好的自己。 简·爱幼年时,父母就染病双双去世,她被寄养在亲戚家,受尽欺凌。 虽然后来她被送至福利院,可依旧受到院长及同学的摧残。 所幸,简·爱不曾认输,她从始至终都相信,生命中最好的贵人,是不断努力的自己。 对于外界事物,她无欲无求,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自己身上,利用一切时间学习知识,弹琴画画,样样精通,很快便拥有不逊色于其他贵族的气质和学识。 最终,凭借着不屈的意志与淡然的灵魂,她收获了爱情,活成了最美的风景。 越是遵从自己内心的人,越知道自己的目标,他们懂得在生命的困境中,如何找到美好,在生活的繁琐中,怎样收获幸福。 身处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悲观消沉、自甘堕落,可怕的是丧失信心,不再顺心而为。 人生到最后能依靠的永远只有自己,所以尽兴去活,用最洒脱的态度,活出自己最美的风景。 不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让自己活得舒适而自在,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02 学会看淡,随遇而安。 杨绛先生曾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生活的简朴,来自心境的平和;高贵的灵魂,源于内心的淡然。 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生离死别更是猝不及防,糟心远比欢乐要多。 面对无力改变的命运,有的人一辈子愤愤不平,郁郁而终,有的人却在认清人生的真相后,选择好好生活,获得了心灵上的自在与安宁。 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看淡才能更自在。 人这一生,没有必要一味纠结事物的琐碎,凡事看淡一些,反而能收获不一样的天地。 人生,不可太过强求。 人这一生,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想要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 人生,其实就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的过程。 古时候,有一个贪财的人,背着一大袋金子乘船。 却不料途中发生了意外,当船驶到河中央的时间,突然就翻起了大风浪。 眼看着船快要被风浪打翻,船夫赶紧劝那个人扔掉他那袋沉重的金子保命。 但是他却一意孤行,不听船夫的劝告,紧紧抱着那袋金子不放手。 最后,他连同那袋金子一起沉入了河里。 有时候,我们太过于执着一样东西,往往更容易因小失大。 就像亦舒说的: “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过你,也不必惋惜。” 世间万物,有得必有失。 过度在意得失,想要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 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 如若事事过于在意得失,便会因得不到的东西而挣扎痛苦。 乐来欢喜,苦来甘愿,才能在生命的旅途中,坦然面对人生无常,聚散无定。 寓娘,是苏轼好友王巩的歌妓。 那一年,王巩受到“乌台诗案”的牵连,被贬谪到岭南荒僻之地宾州,几近家破人散,然而寓娘却毫不畏惧,毅然跟随。 元丰六年,王巩北归,与苏轼会宴。 席间,苏轼见寓娘毫不颓废,气质依旧清丽脱俗,便好奇问道:“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 寓娘瞧出苏轼的好奇,便坦然答道:“我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故乡。” 人生得失皆为常事,唯有看淡,方可随遇而安,从容生活。 班婕妤是西汉汉成帝的妃子,她聪明伶俐,文才出众。 初入宫廷,便凭借出众的美丽与才华,引起了汉成帝的注意,从少史到婕妤,连升六级。 面对汉成帝的偏爱,她并没有恃宠而骄,依旧克己守礼,甚至在汉成帝行事不当时,规劝帝王。 然而,赵飞燕姐妹的入宫,却让她陷入困境。姐妹二人为了争宠,诬陷班婕妤参与了“巫蛊”案。 汉成帝大怒,前去质问她,可她却从容不迫道:“此事我根本不屑于去做。” 汉成帝看着她超然淡泊的神情,又想起往日情分,最后不但没责罚她,反倒给予她许多赏赐。 对于这些荣辱得失,班婕妤早已看淡,活得不再纠结。 其实,人活着,本就无需太在意得失,患得患失,只会让我们活得太累。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随遇而安,用豁达的心看世界,人生也就不再苦累了。 随遇而安,并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历经了岁月的打磨,看淡了生命的苦难,从而修得淡定从容,不畏艰难。 与其悲天悯人,不如随遇而安;与其执意当下,不如顺其自然。 人生并不会始终顺遂人意,只有看淡并放下一切纷扰,珍惜现在拥有的,体会生命的每一段经历,才能在磨难中愈发坚韧,活得自在。 人生无需纠结,心安便是归处。 03 学会静心等待,对未来充满希望,总有翻盘的机会。 如果你深陷困境了,那么只需要望着天空,充满希望,一直往前就对了。 在困境中仍心存希望和拥有等待的耐心,糟糕的处境迟早都会过去。 《基督山伯爵》中,在与爱人订婚当天,唐戴斯因为收到费尔南、唐格拉尔等小人的陷害,蒙冤入狱18载,被剥夺了本该属于他的美好爱情和大好前程。 在他近乎绝望之际,结识了生命中的贵人—法里亚神父。 经过老神父的分析,唐代斯方才意识到,他的遭遇不过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爱恨交织缠绕在他心中,他一边向老神捕学习知识,一边与老神父一起为越狱做准备。 他终于成功越狱,并化身基督山伯爵开始复仇,最终大仇得报。 其实,唐戴斯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老神父的帮助,还得益于他数十年如一日不灭的希望与坚忍。 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人生的至暗时刻,看不到未来,可绝望只会让我们沮丧,只有学会静心等待,且对未来充满希望,总有翻盘的机会。 前不久,孟晚舟女士平安归来,不由得感慨她能在逆境中,仍保持从容的心态。 在被羁押的这1028天里,她每天备受摧残,戴电子脚铐,出门散步都得被人监视,甚至多次收到死亡威胁。 这样的屈辱和煎熬,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尊严与内心的防线。 但孟晚舟却丝毫不受困境影响,每一次亮相她都精心打扮,面带微笑、行为举止从容淡定。 这一切,源于她内心的强大。 被人诬陷,她不认罪,而是选择耐心等待;身处低谷,她从未自暴自弃,眼里只有希望。 丰子恺曾说:“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成功靠的不是瞬时的爆发,而是在漫长的等待后,自然而然获得的结果。 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一跳成名,被大家称为“天才少女”,当记者问她怎么能够跳出满分时,她这样回答:“练的,慢慢一直练呗。” 据她的教练透露,“全红婵每天的训练量都是几百次,每次训练都全力以赴,她值得她的成绩。” 你拼尽全力最好每天要做的事情,在漫长的等待后,时间自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三毛曾说:“我要你静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成熟的情绪,也要你一定保有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 等待和希望,正是一个人在荆棘丛生的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智慧。 司马迁的希望与等待,造就了不朽著作《史记》;越王勾践的希望与等待,让他一雪前耻、成就霸业。 人这一生,谁都不能事事顺心,学会在等待中找寻希望,坦然面对人生种种,你想要的结果,终会抵达。 建立起生活准则的人,就是拥有生活哲学的人。 当我们在遇到犹疑不定的情况时,按内心的准则行事,可以快速找回令自己舒适的状态,也能用享受的姿态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