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镌仙媛纪事》明代中后期杨尔曾编撰的是一部类书性质的志怪小说集。全书分九卷,补遗一卷,共一百八十八个故事(主要辑录历代女性修炼成仙的故事)。其中共有插图三十三幅(徽州刻工黄玉林):无上元君、九天玄女、织女、江妃等等。此为明万历三十年钱塘杨氏草玄居自刻本。 《新镌仙媛纪事》的编撰并非简单收辑、整理,而是有一定的编撰体例(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人物的流动性为线索;(3)以情节相似性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其结构紧凑,并不松散。全书共收录故事 188 个,以《无上元君》始,终于《嵩岳仙姬》。各卷所载故事数量不一,第八卷仅有《昙阳子》一个长篇故事,后附王世懋《书昙阳子传后》。卷九 “苟仙姑” 后附《仙媛纪事补遗》。 其中共有插图三十三幅,为徽州刻工黄玉林雕刻,有插图的篇目分别为:《无上元君》、《金母元君》、《九天玄女》、《云华夫人》、《太真夫人》、《织女》、《江妃》、《麻姑》、《樊夫人》、《王妙想》、《魏夫人》、《萼绿华》、《云英》、《梁母》、《天台二女》、《何二娘》、《玉卮娘子》、《王法进》、《太阴夫人》、《萧氏乳母》、《谢自然》、《崔少玄》、《郭翰》、《玉蕊院女仙》、《张云容》、《缑仙姑》、《张珍奴》、《孙仙姑》、《台州蛇姑》(两幅)《刘香姑》、《仙尼净秀》、《嵩岳仙姬》。(参梁诗烨:《<仙媛纪事>初探》)。 《新镌仙媛纪事》中的版画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郑振铎给这本书的版画以极高的评价,认为 “由粗豪变而为秀隽,由古朴变而为健美,由质直变而为婉丽,盖徽派刻工作风转变之始也”。《中国美术通史》将其定义为 “徽州版画风格”,予其标本地位。 《新镌仙媛纪事》产生于万历年间志怪小说刊刻的高峰期,是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一部志怪与仙传色彩浓厚的小说集。其故事主要来源于魏晋以来的女仙故事,以卷四《紫云观女道士》为分界,前半部分为唐以前的女仙故事;其后至卷七为唐宋时期女仙故事;卷八后记录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故事,脉络清晰。小说中故事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道教 “宣传本”,反映了万历年间民间道教信仰的发展状况。《新镌仙媛纪事》中收录的故事有几篇题名并非女仙,如卷四《蓬球》、卷五《姚氏三子》及卷六《郭翰》,虽然后两篇中亦有女仙,但其题名与整本书的目次并不相符,显得突兀。亦有 “非女仙” 的故事被收录其中,如卷五《骊山姆》与卷七《石氏女》,此二人并非女仙,仅较常人长寿而已。当然,此 5 篇在 188 篇的庞大体例中只占据很小的部分,并未脱于《仙媛纪事》的整体编纂脉络。(梁诗烨:仙媛纪事_初探) 叙仙媛纪事(冯梦祯撰)、仙媛纪事序(邵于崘撰)、目录 卷一至卷八 书仙媛纪事后(杨尔曾撰) 前题:錢唐雉衡山人楊爾曾輯 赏图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内容来自书格数字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