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 青蛇出洞,一条竹叶青从厂房后山闯入厂区

 拉拉酋长 2022-10-07 发布于广东


朋友黄庆义,那天发来了一个视频,一条竹叶青从厂房后山闯入厂区。

潮汕人绝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将青色的蛇称呼为“青竹标”或者“青竹镖”,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但是在这种蛇到底是有毒的或者是无毒的说法上,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说是有毒的,也有的人说是无毒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同的说法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潮汕人通常只是将青色的蛇通称之为“青竹标”,而不是认真仔细地将青蛇中的有毒的“竹叶青蛇”和无毒的“翠青蛇”给区分出来。

我们在网络上所查询到的,有关于“青竹标”一语,在潮汕地区之外的意思是一种中药材:

青竹标,中药材之一。为天南星科岩角藤的全株。可去瘀镇痛,润肺止咳。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

而至于有毒的“竹叶青蛇”和无毒的“翠青蛇”的区别在于:有毒药的“竹叶青蛇”的头部是呈三角形的,眼较小,一般是红色的,也有灰色的,尾巴似火燎焦,所以也有人叫它“焦尾仔”或“火烧尾”;无毒的“翠青蛇”,其眼大呈黑色,全身为翠绿色,一般没有花纹,尾较长。

附录上一些有关“竹叶青蛇”的相关资料(以下资料来自网络,仅作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权请告之):

竹叶青蛇是蝮亚科的一种,属于竹叶青蛇属。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象猫的眼睛,观赏价值极高。头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头顶具细鳞;左右鼻间鳞不相切,由细鳞分开;背鳞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鳞,中段19-21(偶有23)行。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竹叶青蛇发现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

通身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被鳞沟完全分开;躯干中段背鳞19~21行;腹鳞150~178;尾下鳞54~80对。

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神经质,具攻击性。近距离遇到人将进行攻击。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

竹叶青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竹叶青蛇的消化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竹叶青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

(上图为翠青蛇,图片来自网络,特此注明)

翠青蛇又名:青竹蛇、小青龙。

传说《白蛇传》里面的小青的原型化身,民间也有叫做青小蛇

翠青蛇体型一般比竹叶青大(视品种而定),眼大呈黑色,全身为翠绿色,没有花纹,尾很长,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头椭圆形略尖,头部鳞片大,和竹叶青的细小鳞片有明显的区别。

尾巴细长,眼睛大,黑色。性格内向,胆怯,一旦受到惊吓就会拼命逃窜,不主动攻击人,也不擅长咬人,平时以蚯蚓蛤蟆为主食,擅长以身体颜色掩藏自己行踪以自保。

图、视频/黄庆义

文稿/魔童短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