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蜕心堂“说说”选 59

 江南达者 2022-10-07 发布于重庆

尝思:对人与物事之评价,简言之,实为一系列“加分”“减分”后所掂出之“份量”总和,亦即对其“质量”存在之心理求证也。自然,评判者本身对那“量度”正负读数之精准把握,又乃其最见“个人功夫”处。

偶思识人要领:观其在本人或所属团体利益与公理及正义尖锐冲突时所持态度如何。

斋名托志,艺文哲思学术古玩各界皆然;要者,斋中实实在在耍弄出点名堂来!

又:“菊香”。或诘之:是菊尽皆香否?

    ——因微信帖《风骨文心·文人的斋馆堂号》回复友人

本朝艺坛……老干俱乐部罢了。西画,好在“画术”管着!

    ——因微信帖《美协主席刘大为余震未停,美术界又一大佬龙瑞接受审查》回复友人

却原来这“玄明墨液”虽好,则唯因凝固力特强,作书倘不及时洗笔,颇坏毫的。《写给女儿的诗词》手稿,书写中感觉后来写的幅面笔意有异于首页,百思不得其解之下,终发现问题所在:后写时笔锋已秃。因此更换新笔,兼每用即洗,乃得纠正。事物之二重性,在此亦得彰显耶?

另,选用那年“华东游”时来自绍兴鲁镇的“金不换”笔,感觉好像还可以。价廉物美的“大市货”得能如此,果是沾了“文豪灵气”耶?

有司抛饵设限,欲诱求功名者鱼贯行向暗示方向。不料有楞头学子瞧科其事,至拍案而起。此子亦因是惨遭重罚。或诘评有司:人家便是有感而作又怎的?闻讥恼羞成怒已然无量;翻手加害,更属恶毒。何以本朝学子少创见,兹可见其一二矣!

    ——评微信帖《北京中考零分作文》

最是看得惯这种放手书写且信笔涂改的面目。原汁原味的文心艺趣!

    ——转发微信帖《文征明的书法草稿》按

笑顾自家禀性,虽于常生中遵俗从众,凡事等闲不逾雷池。则于艺文方面,何崛傲非凡、轻易从不买人帐的?而此亦并非持之无据。盖放眼古今中外艺史,值得敬重者固然不少,但真能令吾辈虔心膜拜者,统共也就不过百人之内而已。此先贤阵前,相较每显己之矬矮;唯时时自觅不足,方可求得缓缓进步。然对同代之人,不妨概以“一校同学”视之。说个顽话:其间也,各班班长及所有相关干部亦然,或另有背景者也罢,任彼地位不同,感觉良好,一己却唯以成绩优劣说事。好在“作业”都摆在那儿的呢!也毋怪吾辈狷狂。这心气不高,眼界何高起来?自然也知“据位人士”视吾不见或装着不见,抑或与吾彼此窃笑,相互“不瞭”。此等局面,也是数十年来内内外外、方方面面原因综合作用之下所形成,看来一般也不可能改变了。而吾辈又何可说的,也只得立足现实,兢兢业业走好走完自家的路罢。至若所谓“盖棺定论”之事,呵呵,当然也只可留归后人啦。昨与友人闲谈涉及如此这般事宜,有感志之。 

待下午又出外玩乐前,总也得干点正事。撰文作画之余一气得三帧诗词手书稿。听取女儿意见,将“行距”稍稍弄稀疏一点。

    ——己亥“父亲节”

(陈传席)此文评刘海粟到位。不过,今之世,艺才尚不及刘,而自我吹擂、攀扯权势兼瞒天过海之功更甚之者,又曷可数计!另,画者文才少欠于其艺事之损害,于此亦可见一斑。

    ——转发微信帖《画坛点将录:评现代名家与大家》按

录罢这一日游事得来、信手拟成之二十七则“澄江行”画题,并审视既成诸画,一时欣慰、自豪乃至自负之感,油然浮泛于心。此倘非十足文士艺者,似真难能矣。谅当下本朝艺术体制内那班“大师匠”们,倒挂起来,挤干滴尽便便大腹内所有墨水,多也莫可为之。实话实说,不故作谦逊了。呵呵。

鲁、韩游归,重拾旧事。此游参团,昏天黑地赶路,致连旅行日记都抽不出时间写,好在有时借用乘车时间,直接以发帖形式,写了三十来首小诗并零星散文,也权当游记了。既归,绘事方面,因手中“成套”题材正巧已画完,干脆便即刻画这新得来的内容。首先草拟得如下画题——

十来题,尽皆基本结合游事先后,也将顺次为(或径曰解答)之。每题自然俱是得于实感,并参看以当时留下照片资料。不过,其中好些内容,亦是相当“考”人。道理简单:吾人当时身处现实三维空间内,事实上多是未可能得见诸般景象也。而这反倒给予此心任意构想之机会。画者“本职工作”即为此焉,否则,干脆去弄摄影好了。呵呵。

另,此次外出文字,诗体占主要篇幅,虽以“说说”发布,却似不宜辑录入这《蜕心堂“说说”集》了,单独设了份文档:《“鲁韩游”说说汇(诗文杂汇)》。特此说明。

虽玩了半个多世纪的毛笔,但一段时间不用它,仍怕找不准感觉。外出旅行时,亦偶忧及此。归,迫不及待,便屏息敛气,多温习之。却好写出篇字儿来,似还挺堪慰的。这两日,连画儿也重新上道了。

旧话重提:固守其志,不溺世事。唯随此心,以游吾艺。必以今生,演绎完一个悖离当代的文化故事……

又,知当世,却“不了”(“不瞭”;甚至若粗俗语所谓“不卵视”)当世。盖因五十年前即尝试思索,三十年前渐至不惑;近二十余年间,不论人间如何风云诡谲,吾心皆自若镜明彻。只既知彼亦知此,乃别无选择以一贯之。故,今也,不趋炎,不附势,不近“愤青”,不慕“公知”,但任他人各行阳关道,吾且行跨独木桥、穿越荆棘路,然后自在优游于一派荒海冥空。斯方称艺者之“宿命”矣!

池水清,莲叶碧。夏日阴凉。兄妹重聚于渝北。

以己对电脑之认识,取“兼容”模式组机,再取符合自家常用功能之较好配置,此乃一向之“置机”观念。今,经好大一番忙碌,果得一颇合自家心意之“艺文用计算机”。其基本配置如下——

英特尔 I-5 4590 CPU

8G内存

2T硬盘外加120G固态硬盘

华硕主板

27英寸飞利浦显示器

因从来不涉电玩游戏,故尔就不在CPU版本及独立显卡甚的方面用功夫啦。而按客观需要,这新机仍装为双系统:固态硬盘上装Win7旗舰版;传统机械硬盘上则装2019年最新版XP。盖因自家多年来所搜罗的一些艺文用软件,或根本就不能够用于那Win7系统的。

另,阿猫一时都被咱工作案台上新出现的偌大个家伙吓得暂且不敢守在这儿了。呵呵。

经历两天“硬斗硬”的工作,终将新电脑的设置安排与资料转移基本完成到位。好大一个“艺文阵势”!十八年来所积,齐汇于斯。俩系统相互配合协调,各种需要的软件,大致都能用上了。遗憾的是,像《大百科全书》、《全唐诗》、《全宋词》等一些“冷门”资料,已只能靠在旧机中查阅。另,今儿尝试在新机工作,写了篇《画中游》“澄江行”初稿,顺手。上网发帖,速度超快。而对屏作画《天方晓 异国风光迎曙色·彼韩至矣》,一边听着机内自存的“仙乐”,真堪称爽极!当然,阿猫在一旁,浑然无知。呵呵。

所涉领域,多只研习代表性作者之代表性作品,乃此心一世自识时日有限之必由选择。亦觉确有道理。然倘以本帖前段论之,北大人,仍似能出学术成果为更佳。

    ——评微信帖《人生最大的捷径是读一流的书》

润色并编纂《画中游》“澄江行”文稿。这新电脑屏幕大且清晰,字儿又设为一号宋体,足足有手指头般大小,因而写与读起来,都爽快至极。一时堪称也体会到当年某些人物才能有的“阅文”待遇呀。兹时,阿猫又伏于近旁,肆意撕扯着它的专用“拨爪垫”,看去颇有点好笑。荆妻说,它成天“赖”在咱身边,那“懒眉死眼”的样子,硬是像个“啃老族”!呵呵,怕也真是的,哈?

………………………………

这“杂类”菜单中所示文字,多属只限于在小范围内传布者。自家此生既已许之艺文,是以向来为文从艺,偶亦喜来上点抒发文人情怀的东西。此“说说”也,自当只为俗生之零星感悟。

吾一生所涉艺文事体庞杂。今自度时光金贵,此余生也,唯限致力于中式传统之画、文、诗、书四艺。又忖之,欲将其品透玩深,焉得不立个章法与规矩,或曰须得定下个追求之目标。故尔,在从前所拟翰墨丹青艺事标杆之外,此亦分别将其他三项依序补足。

吾之文事追求

凡有所感,皆立主旨。

涉笔成趣,郁乎文意。

取西法之严密逻辑分析与相对完整句式,得中体之约博宏深及简劲直捷感觉。俗生感遇但能触动心弦,必予捋理构架以成篇章,且是文无定法,任凭意兴发挥。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