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惠 陈洪海 陈洪海:我们拍摄87版《红楼梦》有两件怪异的故事。比如说王导走着走着,一脑袋就摔在地上,当时我们在正定,他说这个镜头拍完我们就收工了。那是快傍晚的时候,树木晃来晃去好像有点恐怖的样子。我们那时候摄像机、录像机是分体的,摄像有录像组,录像有录像组,摄像与摄像不像现在是一体的,当时是分体的。王导在最前面,我们在后面跟着,大概也就是在我们前面十步八步吧,他突然就像一个门板一下就摔倒了。这个声音不是人肉摔在地下的感觉,就是门板拍在地下的声音。我们一帮人就赶紧上前去扶起他,问他怎么样怎么样,因为王导毕竟55岁了。当时我问他多大年纪,他两个手翻了一下,五十五。扶起来以后,王导的两个膝盖都摔破了。扶起来大家都说别拍了,王导说:“没事儿没事儿,赶快继续拍。”没走三步,啪,他又摔倒了,那个声音跟刚才的声音一模一样。后来我们就赶快把他送医院,一查,缺钾,缺钾就缺钾,那肉摔到地上肯定是软塌塌的声音,他却像个门板拍在地上一样的声音,你说怪不怪? 张惠:陈老师,我看戏曲京剧表演中有一种叫“僵尸摔”,演员往后一摔,像一块门板倒地。是不是王导拍戏太专注,再加上营养跟不上,所以突然晕厥,造成像“僵尸摔”那样的效果? 陈洪海:正定拍摄的最后一天还有个怪异的事。正定和石家庄中间不是有个大沙河吗?我不知道你去过没有,这个沙河已经干涸了N多年了。那天我们早早的来到大沙河边拍秦可卿出殡那场戏,出殡时候孝子贤孙打的那个幡,还有棺材前面那些纸活儿,都是提前半年就扎的。扎活的这个吴师傅曾经给阎锡山做过灵棚,那个时候都七八十岁了,他为了这场戏的这个扎纸活儿,半年多前就开始准备。拍摄的第二天,我们就全组人就要离开正定,坐车进大观园,所以那天下午是在正定的最后一场戏。 那天上午,他们美术就把这些纸活儿扛到大沙河那边去了。因为秦可卿出完殡以后,要把这些纸活烧了,宝玉、秦可卿、王熙凤就在旁边看着烧这个纸活儿。上午美术制景的时候,是万里晴空,工人都跑到河两岸树荫底下等,而且拍片之前,已经问过天气预报,一个礼拜内没有雨。因为秦可卿出殡要在河床上拍,要有雨很麻烦。当天晒得不得了,演员都到位了。我那个时候等于是参加了剧组里导演组的活儿,比如说秦可卿出殡、元春省亲,都叫我参与指挥。当时搭了一个很高的台子,就是给摄影用的,因为要拍整个荣国府的全景,搭得很高,我就站在台子上排练。要求是每个方阵要排好走位,吹唢呐的,打幡的等等,一开始是不穿戏服去排练。三天排练,我两天就给拍完了,因为一,我嗓子好,没几天全剧组的嗓子都喊哑了,我还站在台子顶上喊着一二一。因为我12岁唱戏,我练过,我知道要怎么样喊,怎么样运气发声不哑嗓。二,我能组织,每一个方阵,我只跟方阵的方阵长说话,别人我不管,别人找我,我说你找你们的方阵长。 张惠:这不是和《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管理模式一样?协理宁国府的时候,王熙凤也说过,这二十个单管人客来往倒茶,这二十个单管本家亲戚茶饭,这四十个人单管灵前上香添油。这四个人单管杯碟茶器,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以后那一行乱了,我只和那一行说话。 陈洪海:拍秦可卿出殡那条路就像体育场的400米一样,大家这么走,我在台上喊着指挥,彩排排了两天就排完了。王导说陈洪海你太厉害了,你的组织能力很强。到正式拍了,我们都站好了,那是八月十五以后,万里晴空,万里无云,李耀宗说开拍!我们那个时候是“独眼龙”拍摄,就是只有一台机器拍,不像现在一场戏都有四五台机器对一个人脸上拍,这样的话素材多,那个时候就一台机器。李耀宗说拍,点火!那边火把还没点着,突然狂风暴雨,狂风把搭得像山一样的纸活儿给吹几丈远,那雨点子比乒乓球还大,一下就下来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去撵,那个风刮得很远,我们就把那些花圈什么的都给撵回来,堆上就摁住,噼里啪啦下雨了。王导和李耀宗就商量拍不拍,不拍明天就回不到北京,这是最后一场戏。王导说:“拍!”我们就点火,火把一点着,立刻又晴空万里,立刻!一秒钟两秒钟就又回到了刚才那样,风没了,雨也没了,前前后后也就是三分钟的雨和三分钟的风。火一点到那个纸活儿上,立刻风停,立刻雨停,立刻,我讲的时候,用词是立刻,那真是立马就停了。 我这个人爱动脑子,我琢磨着,这个地方在古时候是个古战场,沙河两岸打仗死的人冤魂有很多。秦可卿可是格格出身啊,皇家来人了,那些冤魂、孤魂野鬼都来告状,就不能让你好好拍。 张惠:您为什么说秦可卿是格格出身?如果按照《红楼梦》原文,她可是孤儿院抱来的。 陈洪海:秦可卿一定是格格出身。不然的话,薛蟠送她一块楠木的棺材板,薛蟠是要杀头的,楠木的棺材只能给皇家人用,秦可卿的出身一定是皇家的。是哪个王的孩子不知道,这个我也没考啊。 张惠:刘心武先生2005年的时候在百家讲坛上讲,他认为秦可卿是废太子的女儿,您是同意他的看法吗? 陈洪海:我不是。反正秦可卿谁也说不清她的出身是怎么回事儿,对不对?你们搞红学的研究过秦可卿的真正出身吗?脂批里面也没有关于秦可卿的出身,《红楼梦》里关于她的不就只有那首诗吗? 张惠: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陈洪海:是吧?那首诗也没有说出她的出身啊,只是说了她的结局。反正你从这个地方考证,薛蟠送给贾珍一块棺材板儿,这个棺材板是楠木的,要是买的话,那可买不起。因为薛蟠家是皇商,家底子厚,所以说意思一下,赏他们几两工钱就完了。开玩笑,楠木棺材谁用啊,谁也不敢用,只有皇上家里人敢用,对不对? 张惠:《红楼梦》中说是“樯木”,但是从“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来看,又确实有些像楠木。况且薛蟠常闹白字的,唐寅还说成“庚黄”呢,说不定“楠木”当“樯木”也有可能。然而学术研究讲究“孤证不立”,仅凭这一点,难以坐实秦可卿格格的身份。 对了,陈老师,关于您刚才讲的突然下雨突然停,我发现了气象学的解释。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雨云飘过的时候降下骤雨,雨云飘去后,雨即停止。第二种是当热带气旋吹袭一个地方,风眼周围的强烈对流云团造成暴雨,但当一进入风眼中,雨即霎时停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