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6年,黄河流域爆发条锈病、麦田绝收

 智汇百川 2022-10-07 发布于河北
1956年,黄河流域爆发条锈病、麦田绝收,一株牧草的发现拯救了上亿国人,研究员李振声在这件事上的成就堪比袁隆平,却鲜为人知。

1956年,眼看到了麦熟时节,麦田里大片小麦突然都变得病恹恹的,一株株小麦的叶片上出现了一条条黄色粉末。

这种后来被称作黄绣病的病菌随风一吹,会四处扩散,很难控制。

如果任其发展,粮食产量必然下降,农民就要挨饿,这让农业研究员李振声心急如焚,想起自己曾有的遭遇,他更是心情沉痛。

因为父亲早逝,家境贫寒,李振声从小便饱尝忍饥挨饿的滋味。

在高二时,李振声被山东农业学院录取。通过学习,他这才知道,想把地种好,光靠天不行,先进的农业技术至关重要。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我学得的知识多种出粮食来,让每个农民都有饭吃。”

胸怀大志的李振声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除了吃睡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学习上,成绩也很优秀。毕业后,他被顺利分配到北京工作。

北京的研究所科研条件优越,可李振声很快就拒绝了:“科研需要走到一线,那里才是我真正需要去的地方。”

抱着这样的信念,李振声要求去大西北工作,因为当时那里正是发展种植小麦的基地。

1956年,李振声还只是一个25岁的年轻小伙子。却第一次遇到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灾害。

在当时,全世界都没有任何应对黄锈病的方案,李振声也陷入瓶颈,但好在他没有退缩,多次踏入麦田,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在麦地考察时,李振声突然在病恹恹的麦子中间发现一株牧草,它看上去没受任何影响,显然抗病能力更好。

于是李振声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把牧草和小麦进行杂交是不是可以改良小麦的品种并达成抗病毒的效果?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研究并不容易,虽然他拼尽全力,在前面几年里基本没有任何成果,直到第八年,第一批改良的小麦才被种下。

然而,当时又遇上反常天气,先是下了40多天的雨,接着突然高温干旱。实验田里的小麦,终是没挺住,大都干枯死了。

又一次经历惨痛失败的李振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麦田上,心里焦虑不堪。

他突然看见一株没有生病的小麦,屹立在麦田中随风摇摆。李振声眼前一亮,高兴地大喊:“没错,我们要的就是这一株抗病的小麦”。

然而一株是远远不够,接下来需要的是量产。李振声来不及休息,立刻进行深入研究。

大家都知道,农业产品,特别是小麦一期试验就要几乎长达一年。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一款改良新品“小偃小麦”终于问世了。

这款小麦抗病毒性强,而且产量也高,深受农民喜爱。

然而,李振声并没有放弃科研工作,继续突破了小麦的远缘杂交不亲和、杂交小麦不育的难题,并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新品种。

后来,李振声研究出的小偃6号,不仅又衍生出更多改良品种还增加粮食产量。特别是有一个高原333品种,单变量保持世界记录。

而此时的李振声,已是两鬓白发。

一生奔赴麦田科研的李振声,被誉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并荣获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可以说就是小麦界的“袁隆平”!

他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养活了上亿国人,然而对他的故事却少为人知,为什么呢?

他一生以农民的孩子自居,在生活中艰苦奋斗,坚持朴素生活,所有的获奖奖金还全部捐献到科研项目和助学基金中。

奔赴一生,都与麦田相守,就连他的老伴离世时,他还在麦田里,未能及时赶回见最后一眼。

可以说,李院士一生躬耕于麦田里,看淡功与名,是时代楷模,民族真英雄!

作者:海雾山岚晨露

编辑:青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