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吟师傅详解奇门中的天盘、人盘、神盘

 看事仙佛缘相聚 2022-10-07 发布于山东

文/龙吟师傅

奇门遁甲由由四层构成:地盘、天盘、人盘、神盘,它巧妙地将地上九宫、八卦、八方与天上九星、人间八门、自然界八种神秘力量(神煞),同时间,即一年二十四节气和月、日、时辰,六十甲于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宇宙全息特征的立体时空运动模型,以之用于预测和选择最佳时空、趋吉避凶。

天盘是指天体运动对地球和万物的影响。在奇门,它指的是九星。这里提到的九星不是现代天文学中观察到的实际星座,而是古人在天人感应观中,通过经验和直觉感应发现的九个天体运动能量的代表,对应于地球上的九个方位和《周易》中的八卦。分别是指天蓬星、天任星、天冲星、天辅星、天英星、天芮星、天柱星、天心星、天禽星。其基本排列的宫位如图:

九星运动的规律是每时辰改换一个宫位,也就是说,它随时辰天干而动。时辰的天干在哪一个宫,值班星球就运转到哪一个宫,其他星球依次移动,但顺序总是一样的,即即天蓬星永远挨着天任星,天任星永远挨着天冲星,天冲星永远挨着天辅星,依此类推。

具体来说,根据预测时的时辰干支,首先确定这一干支所在的旬,是甲子旬,还是甲戌旬、甲申旬、甲午旬、甲辰旬或甲寅旬。当知道哪一旬,就知道了地盘上是六甲中哪一员大将在带班。这员大将站在几宫带班,与他所在宫位对应的天上九星之一就是值班的星座,奇门遁甲中叫值符。

比如冬至上元某日戊戌时预测,首先找出戊戌时属于甲午旬,冬至上元用阳遁一局,元帅甲子戊在一宫,大将甲午辛属于第四甲,自然就在四宫,即在甲午旬中由他在四宫带班值班十个时辰。这是地盘上的阵式。与地盘上值班大将甲午辛所在四宫对应的天上九星是天辅星,那么这个旬中天盘上就是天辅星为值班的星座,传统上就叫值符。值符运转的规律是随时辰的天干。到戊戌时,天辅星运转到哪一宫呢?戊戌时的天干是戊。戊是元帅甲子的仪仗。阳一局元帅甲子戊在一宫。所以这时值班的星座天辅星运转到了一宫。如果是在甲午旬中的壬寅时问卦,时干是壬,壬是五甲大将甲辰的仪仗,阳一局甲辰壬在五宫、寄坤二宫,因此值符天辅星在壬寅时就运转到五宫,也寄坤二宫。同样,癸卯时,天辅星转到六宫;丁酉时,由于时干丁奇在七宫,天辅星就转到七宫。

以上是九星运转的规律,也就是奇门预测中拨转天盘的方法。

人盘又称门盘。它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学说,根据不同空间方位对人体生理以及人类生产、生活、行军和战争等活动的优缺点影响的不同特点而创立的。有八门,对应于八卦和八个方位。

八门是指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的运行规律是随时宫,即根据阳遁顺行、阴遁逆行,按时辰的和九宫的顺序运行,也就是每个时辰更换一个宫位。

具体说来,首先要搞清楚某局某旬中值班的门吏是谁,奇门遁甲就叫值使,即八门中哪个门在值班。值使的确定以值符为准,也就是说,天上值班的星座是谁,与它对应宫次的八门之一就是在人间值班的门吏。比如上边讲的冬至上元阳一局中某日戊戌时问卦,找到旬头是四甲甲午辛,与地盘甲午辛所在四宫对应的天盘上的天辅星是值符,与它对应的杜门就是值班的门吏,传统上叫值使。

值使杜门怎么运转呢?它根据阳遁顺行、阴遁逆行,按照时辰地支和九宫的次序运转,甲午辛在四宫,即地支午时杜门在四宫,未时在五宫,申时在六宫,酉时在七宫,戌时在八宫。即到戊戌时,值使杜门运转到八宫。如果是癸卯时,按照午(四)、未(五)、申(六)、酉(七)、戍(八)、亥(九)子(一)、丑(二)、寅(三)、卯(四)顺行,即卯时,值使杜门又运转到四宫。

神盘又叫八诈门、八诈盘、八将盘、针盘、顶盘。它是古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天、地、人相互感应中发现的八种影响人类生活吉凶祸福和举事成败得失的神秘能量,并分别给予命名,传统上又叫神煞。奇门中分别为值符、腾蛇、太阴、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

这里的值符是八神的元首、九星的领袖、又名小值符,以区别于天盘上九星值班的大值符。

八神相邻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永远不变,排列的顺序在阳遁九局中,按顺时针方向排布;在阴遁九局中,它们按逆时针方向排列。

八神的运作法则相对简单。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小值符总是跟随大值符。阳遁时用阳遁八神的顺序,阴遁时用阴遁八神的顺序。每个时辰预测时,只要找出大值符(天盘上值班的星)之后,大值符运转到几宫,小值符也运转到几宫,其它七神依次旋转即可。另一种观点是,小值符号运行缓慢。每旬即每十个时辰才运转一个宫次,这个一般多用在奇门遁甲地理风水择日择吉时使用。

今天的内容龙吟师傅就说到这里,如有缺漏补充之处,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