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小时看懂缠论

 尧乡人 2022-10-07 发布于山西

第一章:缠论入门

话说网络江湖中,有一位隐世高手,自称「缠中说禅」,他在博客上发 表的「教你炒股票」系列文章被很多人认可和推崇,并被总结成了「缠论」

图片

目前这个流派的追随者已经超过了道氏理论江恩理论

图片

缠论有关的超多内容构成了一个完备的交易系统,以及一个全新的世 界。缠论拥有这么多追随者,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支持国内原创的一种心理。这是一套完全适用于国内 A 股市场的理论,跟江恩理论道氏理论不 同,缠论适用于任何金融品种的技术分析。

图片

缠论技术面的分析非常严谨,正确答案是唯一的,它不像道氏理论的因 人而异和千人千「浪」

图片

当然,没学踏实的话,在使用缠论时也会出现各种结论…… 

缠论引以为豪的是,它可以用 1 分钟周期的图形来分析行情走势,各种 级别周期相互呼应,精准判断行情。 

图片最重要的是,缠论认为一个级别的走势一定会完成,这也就是股市不确 定中的确定性。而放小级别,交易者可以不分牛熊,做到稳定盈利。

图片

不过,缠论像是一个新的世界,而新的世界有新的规矩,有的人很难接 受。而且就是接受了,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图片

说到缠论,肯定有人会说:

其实不然,真正的缠论是由技术面和基本面分析组成的。基本面主要包括:· 行业现状如何,是夕阳还是热门;

财务数据怎么样;

国家政策是怎么样的;

股市市值再行业中的地位如何;

· 板块总体形势怎么样; 

· 股价是历史高位,还是历史低位。 

缠论认为,基本面确定好后,在一段时间内就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本 书主要讲解技术面的知识。

缠论中的技术面分析是在无序的市场走势中建立起一套有序排列的结 构,并用数学递归的方式,找出级别。从中总结各级别走势类型的相似性和 可复制性,并且证明绝对的可操作性。

图片

为何说缠论开辟了新的世界呢?因为它里面所有的形态都有专有的名称,甚至 K 线都已不是原来的定 义。这里面最基础的术语有以下几个。

为何说缠论开辟了新的世界呢?

因为它里面所有的形态都有专有的名称,甚至 K 线都已不是原来的定 义。

这里面最基础的术语有以下几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是不是听到这些新名词都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这些形态的组合与缠论独有的三买三卖法结合应用,可以帮助你剔除风 险、获取收益。

图片

图片

因为缠论把走势的分析划分为了多个级别,所以这套系统适合任何交易 周期的投资者,超短线、短线、中线、长线都适用。

图片

这套理论是绝对的右侧交易,哪怕预测确定了最高点,也要等出信号后 再操作。这也是这套交易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第二章:缠论中的K线、分型和笔

有很多初步了解了缠论的人,会提出质疑。

图片

严肃地说:缠论其实很科学。

不像有些理论就只是理论,缠论是实实在在的交易体系。

从技术面讲,它的基础思想是分类,是对市场多空力量博弈的分类,是 不是听起来比垃圾分类还难?

图片

其实说白了就是对行情走势进行分类。 

我们可以把所有行情分为三类。

图片

它们相互结合就又会出现这六种走势。

图片

很多刚开始炒股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中了「卖了之后开始涨、买了之后开 始跌」的魔咒。

图片

缠论看来,市场走势无非六种可能性。只要明白当前市场处于什么走 势,什么现象代表将会发什么类型的转变,你的交易就会变得非常主动。

图片

K 线、分型 在缠论这个新世界,连 K 线都与传统技术分析理论中的不太一样了。缠 论中的 K 线不重视开盘价、收盘价、上影线、下影线,而是只看股价所到达 的价格区间。

图片

找到最高和最低点就能确定缠论的 K 线了。

单看 K 线肯定是没有什么实质的用处,所以我们要看 K 线组合所形成 的形态,在缠论里,这叫作分型

分型一共有四种。

图片

这四种类型涵盖了所有的 K 线形态。 

上升 K 线就是出新高、不出新低;

下降 K 线相反,一个上楼梯、一个 下楼梯。

图片

顶分型中间高,像「品」;底分型相反。

顶分型和底分型是上升和下降 K 线的拐点。

图片

出现顶分型代表顶部形成,股价要下降;

反之也一样。但小级别 K 线图 上股价的波动太频繁,不结合其他指示来判断操作是没有意义的。

图片这就要说到缠论里 K 线的包含关系。

两根相邻的 K 线中,一根被另一根完全包含住,这样就不符合四种分型 的条件和特点,所以就要合并。

图片

如果出现包含关系前,分型是上升的,就取两根 K 线中最高的高点和最 高的低点,然后合并。

图片

图片

如果之前的走势是下降的,那就取两根K线最低的高点和最低的低点。

图片

如果出现很多根 K 线包含,则依次处理。

图片

永远记住!先判断方向!

图片

其实规矩说起来很复杂,但理解后实际操作时,基本可以简单到看一眼 就能瞬间合并。

下面给你们一张比较难的 K 线图,自己合并一下看看。

图片

包含与合并处理是为了确立好分型,而分型的确立是为找到「笔」做准 备。

笔是缠论中最小的分析单元。

图片

图片

如果 K 线是兵,分型就是一个班,那笔就是一个排。

图片

一个排就可以出去打仗了。

图片

看起来像一个阶段走势的画线。

图片由三个部件组成:顶分型 +K 线 + 底分型

图片

因为笔是在两个相邻的顶底之间形成的,所以笔也是有方向的。 

上升笔 = 底分型 + 上升 K 线 + 顶分型

图片

下降笔 = 顶分型 + 下降 K 线 + 底分型

图片

注意!顶底必须对应,永远不会出现「底分型 +K 线 + 底分型」,也没 有平行笔。

图片

还要注意的是,中间的 K 线最少为一根,上不封顶,且必须是不属于顶分型和底分型的K线。

图片

所以最小的一根笔也要由 5 根 K 线组成。

图片

不管分型多标准,少一根 K 线也不是笔。

图片

是连续的,一根向上笔结束后,一定会跟一根向下笔。

图片

永远不会出现隔空笔的现象。

图片

我们来举个例子。股价走到 A 区域时,我们会判断顶分型成立,本应该 形成笔。

图片

但股价随之下跌,并且不足 5 根 K 线就没法确认形成底分型,所以这 根笔就不能完结,而是继续延续。直到新笔的出现,上一根笔才会真正完结。

新笔的出现,代表已经出现至少5根K线。

图片

当然,新笔虽然出现了,但还不能被确认,所以新笔要等更新的笔出现 后才能确立。

图片

为什么非要是至少 5 根 K 线才能形成笔呢? 

这里面牵扯到一个结合律的问题,这个后面章节再讲,但原理你可以理 解为:任何走势都是多空博弈的结果,多方力量足够强,股价才会出现上 升。

图片

顶分型则说明空方力量开始占优。

图片

如果空方力量太弱,没走几步,还没形成下降分型就被多方力量顶回来 了,就不具有分析意义。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时,股价往往会被多方力量再推涨一波。

图片

很多读者肯定会觉得,这样画笔太过延迟。

图片

虽然底分型出现就意味着底的到来,但多空力量总有势均力敌的时候。

图片

短期股价总会有波动,所以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前, 股价走势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用上面的画笔,就可以大大地加强走势判断的确定性。只有确定性强,后期结合历史走势、中枢以及背驰,才可以判断出当前顶底分型是否就是一个可以操作的买卖点,甚至可以预测接下来的走势。

图片

读者可能会发现,缠论的规矩还真是很多,但缠论也正因为严谨的规则,才能避免千人千「浪」的现象。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缠」路漫长? 

图片

其实你用本章学到的东西就已经可以做点什么了。不信?你可以打开大盘月线图来动手画一画笔,分析一下。

小结

本章主要带大家认识了缠论最基础的组成部件,以及缠论最小的单位——笔,可能很多读者满怀着一颗想学缠论的心,却被刚开始的条条框框给限制住了。

 这里补充一下,对于缠论来说,后期熟练了,基本一眼就能看出整个级别的走势,画笔、画线段也会非常快,其中难免会有些不完全合规的地方,比如我画笔的时候,只要这根笔不是太短,我一般也不太关注包含,除非就只有五六根 K 线,我才去数一下有没有包含关系。对于后期的缠论技术分析来说,交易者更多的是去掌握级别和走势,一两根笔的位置有些偏差并不会影响整个局势的判断,你学着学着也总会由精细变为模糊。但我想说的是,你现在的精细,才会让将来的模糊更准确,所以不要嫌我啰唆,不要有畏难情绪,文中提到的注意事项,一定要耐着性子去理解。因为缠论的应用确实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第三章:缠论中的线段

上一章讲了缠论中最小的单位——,以及的组件。

图片

其中我讲到,K 线是单打独斗的兵,分型是一个班,笔是一个排,那什么是一个连呢?

图片

连就是接下来要讲的——线段

图片

线段是由笔组成的,它的意义在于:当你在一个 K 线图中到处找笔的时候,线段会给你的笔一个直观的体现。 

图片

图片

线段最少由三笔组成。

图片

且这三笔在价位上必须有重叠的部分。毕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图片

线段的概念和笔很像,也是有方向的,而且只有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向,没有横向。向上线段起始于向上笔,也终结于向上笔。

图片

反之,向下线段起始于向下笔,终结于向下笔。

图片

注意!线段永远不会始于向下笔终于向上笔。

图片

上一章我们讲到了一个重点:向上笔的完成,是通过下一个向下笔的出现来确立的。

图片

线段也是一样,向上线段的终结,也是通过下一个向下线段的产生来确立的。

图片

如果没有出现向下线段,那线段就会一直延续。

图片

说白了,延续的原因就是向上的趋势没走完,而线段本身就是体现趋势的,所以它就只能延续,直到产生新的向下线段为止。

图片

整体来看,线段是比较容易画出来的,毕竟看一只股票的大体趋势还是比较容易的。

图片

不过在「江湖」上,缠论研究者也分成了好几派。

图片

有的认为,笔最重要线段可有可无

图片

有的则认为,线段最有用笔就是废物

图片

这就好像有的人喜欢用排打游击,有的人喜欢用连正面进攻,不管哪种方式,能赢就行。而且,笔和线段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如果觉得 5 分钟 K 线图里的笔看起来太乱,我们就可以在 30 分钟 K 线图上画笔。

图片

如果 30 分钟 K 线图上的笔看不清细节,我们就可以在 5 分的 K 线图的笔里找细节。

图片

往往大级别的一笔就相当于小级别的一个线段。 

图片

这里的 5 分钟、30 分钟,就是级别。

我准备把缠论的整个基本模型讲完后,再引入级别,所以各位读者不要着急。

线段是不是很简单?

尤其是对理解得比较深的读者,对线段也绝对能分分钟掌握。

「缠论」作者的原著中,在讲解线段时还提到了线段的特征序列。

简单说,这就是把笔转变成 K 线,再通过 K 线的分型来确定线段的结束。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且转化的 K 线还存在包含关系。

图片

不用害怕,我也没准备要讲这个。说实话,这块的作用还是蛮小的,我们就不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找材料学习一下。

图片

还有一个问题!

缠论里只有上升和下降的画线——

图片

这就需要讲一下另一个知识点——中枢


其实前面讲的内容都是围绕中枢来展开的,后面讲的也都要以中枢为基础,连买卖点都要根据它来定。

图片

所以下一章主要讲中枢。K 线、分型、笔的基本功扎实了,线段这第一道坎也迈过去了,后面你也会轻松驾驭的。

第四章:缠论中的中枢

之前说过,在缠论的新世界里,股价要么向上、要么向下,笔和线段都是只有两个方向。

图片

那横盘盘整阶段怎么办呢?

这就要说到本章要讲的知识点——中枢

因为缠论中的所有分析几乎都要用到它,所以中枢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图片

简单说,中枢就是筹码密集区

图片

股价的涨跌都是多空力量的博弈,股价一直涨,说明多方力量强于空方。

图片

但总有间歇的时候,这时候空方就乘虚而入,跟多方展开激烈搏斗。

图片

没成想势均力敌,你来我往,就形成了筹码密集区。

图片

所以,表面上看,走势就是一个平台,实际里面充斥着能量的对抗,最终会以一方获胜来结束盘整。

图片

你来我往的时间越长,能量就越大;能量越大,爆发的走势也就越强。

图片

单看中枢,它的意义在于其结束后会有一段行情的延续。

我们可以利用这点进行交易,同时也能从中看出,中枢其实是整个走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图片

图片

  理论上中枢是以线段为基础画的,至少要看 5 根线段,上不封顶。

图片

最初和最后一根线段分别是中枢的进入段和走出段,它们的方向必须一致。

图片

这个方向就是中枢的方向,中间那些线段的重叠部分就是中枢本体。也就是说,除去代表方向的两根线段,一个中枢至少要由 3 根线段组成。

图片

所以画中枢之前也要先辨认方向,上升走势的中枢一定是下-上-下结构。

图片

哪怕横盘时间再长,中枢也永远都会是下-上-下-上……最后以下-上-下结束。

图片

反之,下降趋势的中枢就会以上-下-上结构出现。

图片

下降趋势的中枢永远不会以上-下-上……上-下结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图片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重叠。中枢中的线段必须要取互相之间都重叠的部分。

这才是精华中的精华,这个区域的价格才更有说服力。

图片

之所以不会出现某个线段脱离中枢的现象,是因为那样就构不成中枢。

图片

其实,画图时我们很容易发现中枢的存在,因为重叠较多的线段都很明显。

图片

但那也需要一步一步来,先画笔,再画线段,然后找出中枢。只要是满足条件的走势,都可以画为中枢。 

图片

中枢时,要先判断方向,然后找到中枢的长度。

图片

再找重叠部分,找重叠部分其实就是找高点里的最低和低点里的最高。

「缠论」作者在原著中是这样定义中枢的:取中枢中前三根线段作为参考来画中枢。

图片

后面我都将按此标准来画中枢。缠论中把这两个点称为 ZG、ZD。

图片

这样,一个中枢就画好了。

从这个过程来看,中枢的组成单位是线段。

图片

但在实际操作中,中枢也可以由笔组成,也就是笔中枢。

图片

笔中枢的画法线段中枢的画法一模一样,只是把线段替换成了笔。

我是比较喜欢笔中枢的,因为方便又好认,看不出走势的时候就缩小级别,看着太乱的时候就放大级别。

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出现一种特殊的中枢,它的重合部分特别特别少,叫奔走中枢。这类中枢很容易被遗漏,其意义在于压制力量小,被原有力量瞬间秒杀,原走势会非常强势。

图片

本章主要想说明的是如何画中枢,跟中枢有关的还有中枢的级别、中枢的扩张等,后面我们慢慢讲。

小结

怎么样,中枢的画法理解了吗?后面我们再讲个走势类型,缠论的画线部分就全了,大家就可以把普通的 K 线图「缠论化」了。加上我们后面要讲的级别、背驰和买卖点,缠论的基础模型也就出来了,大家到时就会明白缠论是如何在交易中应用的了,所以各位读者不要着急,欲速则不达。

第五章:缠论中的走势类型

上一章讲过,一个中枢至少要看 5 根线段,因为一个完整的中枢由 3 部分组成:一个进入段、一个中枢、一个走出段。

图片

那问题来了,面对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中枢,如何确定它走完了,而不是继续延续?

图片

很简单,就是如果走出段走出中枢后,又出现一个线段,没有回到中枢内,那么这个中枢就确认完成了。

图片

而这个点就是后面会讲的第三类买卖点。

图片

好了,说多了,下面讲本章的主题——走势类型。

走势类型可以说真正是大佬级别,中枢都是走势类型的一部分。

可以这么说,打开 K 线图,里面全是走势。

图片

学会了看走势,就能知道该股目前处于什么状态,以及将来可能会走出什么趋势,从而进入一个更高的分析层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一章就讲。)

走势也是分类型的,一共分为两种:盘整型和趋势型。

它们的区别在于,盘整型是只有一个中枢的完整走势类型,而趋势型则是由至少两个同级别、同方向的中枢组建的完整走势类型。 

图片

不对,它们俩是同一个级别的,用「缠论」原作者的话说,这两种走势就像两棵树,只是一棵树上长一个苹果,另一棵树上长两个苹果。

图片

不要以为出现盘整就意味着有横向的走势了,在缠论里就没有横向走势,只有上升和下降!


所以盘整走势又分两种——上升盘整走势和下降盘整走势。

图片

那么趋势走势的类型自然也就分为两种——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

图片

趋势走势类型必须是由至少两个同方向、同级别的中枢构筑的。

图片

而且两个中枢之间不能有重合的部位。

图片

如果出现重合,就变成一个中枢了,这叫作中枢的扩张。

图片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碰见这样的走势。

图片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走势,是不能称之为上升趋势的。


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上升趋势和一个下降盘整,或者上升趋势和一个未走完的下降趋势。

图片

盘整走势有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形态。

图片

以上升盘整为例,原理还是多空双方博弈。


在上升盘整过程中,空方不会一直输,也会有硬气的时候,当空方获胜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图片

但这不符合中枢的定义,所以我们就要把它分开来看。

图片

放在 K 线图上就是这样的。

图片

同方向讲完了,下面就要讲同级别了。

这个很重要,但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拳击比赛中的重量级和羽量级选手没法比一样。

图片

那中枢怎么看级别,总不能称体重吧?

最简单的就是肉眼测量大小,两个体型差不多的人,体重也应该差不多。

图片

或者通过相同组件的构成来比较,比如两个笔中枢,如果笔数差不多那就是同级别。

图片

注意!笔中枢和线段中枢肯定不在一个级别。

图片

大小差异很大的两个中枢,是没法组成一个走势的。

图片

讲到这里,各位读者知道如何构建一个走势了吗?


缠论中我们还给走势的各个组成部分起了名字:

一个趋势中最初的进入段叫 a;

a 后面的中枢就叫作 A

A 的走出段就叫作 b

图片

以此类推,后面还有 B、c、C、d……

图片

一个盘整走势自然就有三个字母了……

图片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趋势走到 c 就差不多了,这时就不建议追高了,因为它随时可能会下跌。

图片

一个走势中很少有 C、d 阶段,这个通过背驰也能判断出来(背驰会在后面的章节里具体介绍)。

图片

那么知道了这些,我们应该怎么用呢?


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我们看一下视源股份,从日线图中你能看到目前股价处于什么阶段吗?

图片

如果按照正常标准来分析,这段调整大约还要走多久?接下来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同样的问题,再来看下金卡智能。

图片

是不是感觉自己可以预知未来了?

不要着急,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但大部分股票不会有这么明显的走势。

比如下面这个。

图片

走势分析的难度在于中枢的级别各不相同,在大小级别同时出现的时候,应以大级别为主。

比如下面图中走势刚开始走得好好的,要开始形成 B 了。

图片

走到 B 时发现中枢级别变大,这个时候原来 a、A、b 就变成了大走势中的 a。

图片

原来的那波走势就变成大级别 a 里的上升盘整走势,原来的 B 也就变成了大级别的 A。


将来还会出现同级别的 b、B、c,这段趋势类型才算走完。

图片

或者出现与 A 同级别的 b 后完成走势,就变成了这段的上升盘整走势。

图片

所以,股价看似千变万化,其实都离不开这两个走势类型,而且也都会以这两种走势类型完结。这也就是缠论中所说的走势必完成。


这里再以贵州茅台的走势举个例子,虽说是 5 分钟 K 线图,但也能说明问题。

我们以 6 月 10 日的低点作为起点,股价从 825.47 开始上升,先后形成了 A、B 两个中枢。

图片

如果 B 中枢完结,那么意味着再出个 c,整个走势就结束了。

图片

没想到,B 扩张了,局势也就变成了下图这样。

图片

这也就意味着将来还会出现 b、B、c。

图片

那么,针对目前处于 A 的状态来说,我们还是可以参与的。


结果,走势又扩张了……

图片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还会有同样大的级别出现,才会完结走势,这个高度是相当可观的。

直到同级别的 B 出现,基本就可以认定目前趋势了。

图片

c 完成,走势就走完了。

图片

而这个趋势,我们放在日线图上就非常明显了。

图片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客观地了解走势的构成,以及知道走势是有级别的,更重要的是,它还会生长,由小级别生长成大级别。

认清这些,缠论中关于走势的基本内容就算学完了。

希望通过走势类型的分析,可以让你认清走势。认清了走势,也就知道了什么时候该追,什么时候不该追;什么时候该卖,什么时候不该卖了。

所以本章刚开始给的大盘预测,只是理想中的情况。别忘了,走势会生长,说不定就会走成更大级别的中枢呢……

第六章:缠论中的级别

终于要讲到级别了,从之前的内容里,读者们可能也知道了一些。

这次就详细来聊聊什么是级别。

级别是缠论里重要的分析单位,共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就是平时说的时间周期。

图片

在缠论中,我们只看 1 分钟 K 线图、5 分钟 K 线图、30 分钟 K 线图、日 K 线图(日线图)、周 K 线图(周线图)和月 K 线图(月线图)。

图片

其余的 15 分钟 K 线图、60 分钟 K 线图不用看。

显然,月线级别最大,1 分钟 K 线级别最小。

图片

级别的第二种含义其实就是它代表着之前我讲过的——笔、线段、走势。

图片

笔组成了线段,线段组成走势,就像排、连、营的关系一样。

所以笔的级别最小,线段次之,走势的级别最大。

图片

但要注意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在同一个时间周期内来比较。


比如,都在 5 分钟级别 K 线图里,从级别来说,5 分钟走势 >5 分钟线段 >5 分钟笔。

图片

如果是在不同的时间周期里,那就不好说了。

1 分钟 K 线图里的一个走势,在 30 分钟 K 线图里可能连一笔都构不成。

所以要把关系说清楚,需要先说时间周期级别,再说形态级别。比如——

图片

下面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正好可以让各位读者深入了解级别。

问题一:为什么不看 15 分钟 K 线图和 60 分钟 K 线图?多看几个级别不好吗?

图片

答:5 分钟 K 线图里的一根 K 线相当于 1 分钟 K 线图里的 5 根 K 线。

图片

而一笔最少由 5 根 K 线组成,所以 5 分钟 K 线图中的一根 K 线在 1 分钟 K 线图中就有可能是一笔。

图片

而 15 分钟 K 线图里的一根 K 线在 5 分钟 K 线图里只有 3 根 K 线,分析的意义不大。

图片

同理,一根日线在 60 分钟 K 线图里只有 4 根 K 线,没法构成一个缠论里的最小分析单位,看多了还会乱。基于这样的特点,就会出现 1 分钟 K 线图里的一个线段在 5 分钟 K 线图里就是一笔,30 分钟 K 线图的完整走势,在日线图里就是一根线段这样的现象。

图片

之前我说自己喜欢用笔来分析,包括画笔中枢,这样比较简单,看起来也比较方便,在大级别图中就能轻松找到小级别的走势。

图片

问题二:按照上面的逻辑,如果 30 分钟 K 线图能看出是一个走势,那么在 5 分钟 K 线图中也是肯定可以看出来的,不过我们称这个走势是 5 分钟级别走势还是 30 分钟级别走势呢?

图片

答:这里涉及走势的生长问题。以 1 分钟 K 线图为例,如果一个走势在 1 分钟 K 线图里开始进行,就叫 1 分钟级别走势。

图片

当这个走势完结时,我们就要看 5 分钟 K 线图。

可能 1 分钟 K 线图走势在 5 分钟 K 线图里只是一个线段,但这时就要称这个走势为 5 分钟级别走势。

图片

直到 5 分钟级别走势完结,我们才会说这个走势升级到了 30 分钟级别,以此类推。

图片

一个级别的升级,是由该级别走势的完成决定的,因为在形态级别里,走势已经是最大的了。

如果 1 分钟 K 线图的走势走了几个月都没走完,哪怕在月线中都快成一笔了,这个走势也只能是 1 分钟级别走势。

图片

如果感觉这些有点难理解,那你就只需要知道,小级别走势终究是大级别走势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过来说,大级别的每一笔,在小级别中都是有走势体现的,如果没有,就一定会体现在更小的级别中。了解到这个程度就够了。

问题三:如果是以走势完结为级别升级的条件,那笔走势完成了,也要升级级别吗?

图片

答:当把笔走势画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就是一条线段。

图片

而线段组成的走势类型才是该级别最大的形态级别。所以要以线段走势的完成作为级别升级的条件。

图片

问题四:什么叫线段趋势?


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看中枢就可以了。如果这个中枢是由线段组成的,那么它就是线段趋势;由笔构成的中枢就是笔趋势。

图片

所以当一个笔中枢由 9 根或 9 根以上笔构成时,它就升级为线段中枢了。

图片

问题五:这么多级别,该依据哪个级别来交易呢?


答:各个级别都要看!但交易决策时,只按照一个级别的分析来交易。例如,看到 30 分钟 K 线图刚走完下降走势,有个买点,于是买入了。

图片

后面也要等 30 分钟 K 线图上出现卖点再卖。

图片

千万不要看着 30 分钟 K 线图级别的买点买,又根据 5 分钟 K 线图出现的卖点给卖掉了。

图片

问题六:那只看一个级别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看其他级别呢?

答:这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当最佳买卖点出现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它是不是最佳买卖点。

图片

而买卖点确认后,股价已经走出一截了,看着又会后悔。

怎么做才可以不用等买卖点确认就准确出手呢?

这就需要看小级别 K 线图,比如 30 分钟 K 线图出现卖点,肯定意味着 5 分钟 K 线图的上升走势完成了。

图片

如果 5 分钟 K 线图上的走势没有完成,那么 30 分钟 K 线图的买卖点也许就不是最佳买卖点。

喜欢做 T 的读者可以用小级别 K 线图作为主要交易分析级别,比如 1 分钟 K 线图、5 分钟 K 线图;喜欢做中、短线的读者,可以用 30 分钟 K 线图、日线图来分析操作;喜欢做长线的读者,用周线图、月线图都可以。当然,我还是建议读者用大周期,熟练后再尝试用小周期。

理解了上面这些问题,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级别。

下面举个例子,带大家再复习一遍,加深大家对级别的理解。

下面是某股的一个走势图,我们从 5 分钟 K 线图开始。

图片

走势在 5 分钟 K 线图上开始形成了第一个中枢,我们可以称目前这个走势为 5 分钟走势。

后面随着股价的下跌,我们确认这段是一个 5 分钟 K 线图级别的向上盘整的完整走势。

图片

如果接着往下看这个走势的发展就要看 30 分钟 K 线图了,因为 5 分钟级别已经完成走势,该升级了。

在 30 分钟 K 线图里,5 分钟 K 线图的走势变成了 30 分钟 K 线图里的一条线段。

图片

我们该称它为 30 分钟级别走势,至于是盘整还是趋势,我们还不知道。

图片

直到 30 分钟 K 线图上走出一个完整走势后,这个 30 分钟级别的上升趋势就又升级了,升级为日线图级别走势里的一条线段。

图片

当日线图级别走完走势之后,我们才能继续升级为周线图级别走势。

图片

此时日线图里的线段,在周线图里只是笔。

图片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人会考你「当前是个什么级别的什么走势」,你只需要明白小走势会生长成大走势,大走势都是由小走势组成的就可以了。

没事的时候可以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股票,从 1 分钟 K 线图开始看,体会走势的生长,这会让你更清晰地了解它目前的走势形态,以及它将要走出的形态。

大师之路也从此开始。

第七章:缠论中的背驰

缠论讲了这么久,有的读者可能会说:

图片

那是因为目前所讲的都是连环知识点,一环扣着一环,如果其中一环漏掉了,就很难再接上,所以前面的每一章你都要学牢固,尤其是中枢、走势这一块。

图片

讲级别的那一章,说是讲级别,也顺带着涉及了递归和区间套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或者「牙口」不好的读者来说,容易嚼不烂。

后面我会讲解得尽量简洁明了,一章就讲一个要点,把当前的知识点说透就可以了,这样读者的负担还能轻点。

好了,言归正传,这一章我们讲——

图片

说到背驰,有些技术分析知识基础的读者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 MACD 背驰量价背驰

图片

这两类背驰意味着价格升高,量能反而减小。

在缠论中,背驰的意义也是这样的。

比如一个上升走势代表多方力量的获胜,但这个力量不会一直延续下去,股价总有一天还会跌下来,然后形成向下走势。

图片

但在跌下来之前,多方力量肯定会有撑不住、脱力的表现,这就形成了背驰。

图片

所以背驰在缠论中的意义是:用来判断一个走势是否快要走完了。

出现背驰就意味着这个走势呈衰弱趋势,说不准哪天要完结,我们可以开始找买卖点了。

图片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走势的 a、b、c 阶段来分析背驰,也就是在中枢的进入段和走出段来分析。

图片

一个中枢是有能量的,就像一块磁铁,不管是多方还是空方,谁想离开中枢,都总会被吸回来。

图片

只有力量足够大才能脱离中枢,这个力量就是参考是否出现背驰的标准。

图片

一个方法是比较 a、b、c 的红绿柱面积大小,我们能发现多空方能量的强弱,可以清楚地看出力量有没有缩减。

图片

另一种方法就是看成交量。但缠论的分析体系对于成交量并不怎么看重,因为如果上涨段是由涨停组成的,那么成交量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图片

还有一种方法,虽然也是后人研究出来的,但确实挺好用,也很简单,具体就是看中枢进入段和走出段的绝对长度,绝对长度就是真正走出中枢的长度。

图片

走出的长度越来越短,则说明脱离磁力的力量越来越弱,走势可能即将被重新吸回中枢价格区间。

图片

而这往往就代表着新的走势的开启。

所以,把中枢的进入段和走出段,也就是 a、b、c 的绝对长度作比较,也能观察出背驰的现象,还可以与 MACD 结合使用。

图片

如果一个走势中 b 的绝对长度小于 a,那么 B 走完,走势可能随时就会完成。

图片

所以此时不建议确定任何买卖点,尤其是买点,风险较大。

图片

那就是没有背驰。

图片

B 完成后,c 走的距离可能就会更高。

图片

如果 c 还是没有背驰,那么接下来可能就会出现 C、d 等,直到背驰产生,走势才会慢慢结束。

图片

但一般一个走势走到 c 基本就完结了,很少有能走出 C、d 的走势来。

图片

这是由人们的交易习性决定的,除非习性改变,走势定义才会被改变,但恐怕要到全智能投资时代,人性的习惯对交易的影响才会被改变吧。

图片

别看背驰简单,它也是建立在走势分析之上的。

如果走势没研究明白,建议各位读者还是先把基础搞扎实。

最后提醒一句,一定要在 a、b、c 之间比较。

图片

千万别与中枢内的线段或者笔比较,本来已经背驰了,却看成没有背驰,重仓杀进去就会被套。

图片

图片

MACD 的方法是取红绿柱最高的拐点处的面积乘以 2,这样可以大体估算出有没有背驰。

图片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区间套,通过它可以准确地看出是否背驰。

当然,这是下一章要讲的内容了。

第八章:缠论中的区间套

上一章的主题是背驰,一个走势完结前必然会产生背驰。

图片

那如何判断走势是否正在发生背驰?这就需要用到本章要讲的这个知识点——区间套了

之前我在级别那一章中说过,小级别走势构成了大级别走势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大级别单独拿出一根线段,在小级别中可能就是一个走势。

图片

而从大级别往小级别找走势的过程,就叫区间套

说叫区间套,其实不如叫区间放大镜——哪里不清楚,放大哪里。 

图片

图片

怎么看走势是否正在发生背驰呢?

这个不复杂,用区间套放大就可以了。

比如一个 30 分钟级别的走势发展到 b,想确认 b 是否可能会背驰。

图片

就把这段 b 放大成看 5 分钟级别走势,看看 5 分钟 K 线图的走势走到哪里了。

图片

如果此时 30 分钟 K 线图里面的 b 都已经走得和 a 差不多高了,在 5 分钟 K 线图里也丝毫没有要完结的样子。

那么就可以断定,目前正走的 b 不会背驰。

图片

反过来,如果 30 分钟 K 线图的 b 还没走多远,在 5 分钟 K 线图里的走势已经走到 c,马上要完结了,那么这段 30 分钟 K 线图的 b 就已经背驰了。

图片

那如果 30 分钟 K 线图的走势走到 b,5 分钟 K 线图的走势也走到 b 呢?


这时可以把 5 分钟 K 线图的 b 放大到 1 分钟 K 线图,来判断是否背驰。

图片

整个过程就像用手机地图找地方,比如我要去都江堰游玩,想用手机地图找到景区的位置。大级别里我只能看到四川省的地图,把四川省的地图放大,就能看到成都市,再把成都市的地图放大,这样就能看到都江堰景区了。

如果有需要,你还可以再放大地图,那看到的东西就更清楚、更精细了。

而这个过程跟区间套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由找景区变成了找背驰、找买卖点而已。

我们来举个例子,下面这只股票日线图走到了 b 段。 

图片

我们不知道它能不能继续上涨,也不知道有没有产生背驰。

看 MACD 红绿柱面积,感觉 a 与 b 差不多。

图片

所以我们就要看 b 的区间套了。


找出 b 在 30 分钟 K 线图上的走势,你会发现——这个走势已经快走完了。

图片

这就意味着日线图上的 b 也就该结束了。

接下来就会来一个同级别的中枢,然后再来个 c 就结束走势了。

这样我们就能判断出 b 已经背驰了。

图片

接下来的走势也确实是这样。

当然这个走势到目前还没有走完,但之前买入的就已经可以准备卖出了。

图片

再举个下跌的例子,比如你看到这样一只股票。

图片

股价一直跌、一直跌……

很明显,从日线图能看出小级别正在走一个走势,有明显的背驰,目前正在走 c 段,这意味着走势即将完结。

图片

如果你这时想参与这只股票,该怎么办?

你要先在 30 分钟 K 线图上画出走势。

图片

然后找到 c 段,用区间套找出 5 分钟级别的走势。

图片

你会发现 5 分钟 K 线图目前正在走下降趋势的 B。

图片

所以股价还会跌,不要着急出手。等 c 走出来,并完结走势,此刻才是入手时机。

图片

走势的完结会迎来新走势的开始,涨幅不算大,也就 34 涨到了 51。这个已经很清楚了,就不多说了。

图片

是不是感觉看透了股市的玄机?

通过放大,判断大级别走势是否要完结,我们就可以寻找绝佳的买卖点。

下一章我们讲缠论中的买卖点。知道了买卖点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缠论整体模型已经构建好了,操作熟练之后,你就可以进行实盘买卖了。

注意,一定是操作熟练之后。

也就是说,目前只是到入门阶段,之前的内容即便都看懂了,也暂时达不到操作的火候。还需要阅读其他书籍进修一下,或者自己分析研究一段时间。

毕竟前面各章所讲的缠论的内容,只靠阅读书面文字还是很难理解透彻的。

第九章:缠论中的买点和卖点

想要分析买卖点,就必须要先懂区间套。

上一章的区间套搞明白了吗?没搞明白的就没有必要往下看了,需要返回上一章再学习一遍。

搞明白了的话我们就继续。

缠论的买卖点是根据走势位置确立的,也就是走势走到一定位置,就会在那个位置上出现交易点,我们只需要按照交易指示操作就可以了。

图片

买点一共分三类。

图片

图片

名称是有点草率,但不影响操作,它们在缠论中被并称为——三买三卖。

图片

先讲买点。

当一个下降走势完结时,接下来就会继续一个向上走势,而转折点就是第一类买点,也是真正的底。

图片

这类买点是由前面下降走势的背驰所引发的。

图片

注意!没有下降走势的完结,就没有一类买点。

图片

问题就在于,这个点很难准确抓到,往往会抄在……

图片

所以有人说,找一类买点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凡人就需要找后面的买点。

图片

二类买点发生在一类买点后。

新走势开始上涨之后,不久会产生一个回落,这个回落的低点不会低于一类买点的位置,它就是第二类买点了。

图片

那说明你的一类买点判断错了……

图片

其实这就说明,二类买点出现,一类买点才能确立。

接下来的三类买点发生在二类买点后。在一个上升走势中必然会有中枢,中枢走完再回落,不进入中枢,这就是第三类买点了。

图片

肯定有读者会问:

图片

问题就在于走势有两种:一种是盘整走势,一种是趋势走势。

图片

这里插播一下,怎么确定目前走势是盘整还是趋势?

准确来说,只有当走势走完才可以确认类型,但盘整一般有两个特征。

图片

噌噌噌拉上来,然后一个中枢走上很长的时间,然后再拉一下就结束走势了。


当然,这些特征都不是绝对的,可以当作经验之谈。

不过在买卖点里并不需要确定是盘整还是趋势,因为盘整走势可以出现一买、二买,但出现不了三买就掉头向下完结走势了。

图片

三买的意义就在于排除处于盘整走势的个股,因为这些个股盘整时间长不说,还没啥利润,而我们赚钱就是要赚趋势走势的钱。

所以买点里最重要的就是第三类。

一类买点容易抄不到底。

二类买点容易赚不到钱。

三类买点才是赚钱神器。

图片

建议新手先不要参与一类买点,因为你很难找到它!

但不参与不代表没有,没有一类买点就没有二类买点,没有二类买点也就没有三类买点。

还有一种情况,下降走势完结后,上升走势异常凶猛,形成的二类买点已经在前一个走势的中枢之上。

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二类、三类买点一起买。

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出现盘整,也会有一定的利润。

图片

这就是缠论的三类买点。

图片

反过来就是三类卖点,道理完全一样。

图片

讲到这,还没消化的读者可以先消化消化上面讲的知识。(重新读一遍上面的内容。)因为内容有点多,消化得差不多之后,您再继续往下读。

那么问题又来了,三类的「类」是什么意思?

图片

你的预感应验了,难就难在这个类上。

我们只看一个级别的 K 线图,那么三买三卖是可以轻松找到的,但别忘了缠论的分析体系中是有级别的。

回想级别那一章,我们知道大级别走势的组件是由小级别走势构成的。

图片

比如,在日线图上找到了标准的买卖点之后,在 30 分钟 K 线图上会出现好几个三买三卖,如果放到 5 分钟 K 线图上,那就更多了。

图片

所以如果用区间套的方法看日线图,基本上全是买卖点,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分清各级别的走势,也就是知道什么级别目前是什么走势。

在这个走势上出现的买卖点只属于这个级别。

图片

其次就是确定你要操作的级别。对新手来说,如果你是根据 30 分钟 K 线图买入的,就要等 30 分钟 K 线图出现卖点再卖。

图片

很多人就止步在了这一点,没熟练掌握就在各个级别上买卖,你不乱,谁乱?

图片

所以新手应尽量挑 30 分钟或以上级别的 K 线图操作,太小级别操作,涨幅太小没搞头,而且时间太短,稍有延误就会错过。

所以我们最好到大级别 K 线图的买卖点去交易,不仅时间充裕,还会有足够的利润去吃。

图片

当然是用区间套来确认买卖点了,这个上一章不就讲过了吗?

首先,大级别 K 线图里的一根线段在小级别 K 线图里很可能就是一个走势。如果没有,就在更小级别的 K 线图里去找。

图片

那么买卖点也是一样,通过观察你会发现大级别的买点都是小级别的一买。

图片

大级别的卖点也都是小级别的一卖。

图片

比如,如果大级别 K 线图即将走到买点,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区间套去看小级别走势。

图片

如果小级别出现一买,那么也就意味着确认大级别买点出现。

图片

注意,这里必须要在小级别一买确立后,才能在大级别交易。

一买怎么确立?

答案是要等二买出现。

哪怕等到小级别 K 线图上出现二买,大级别 K 线图中也不过刚走高一点点,是完全不用可惜的。

图片

这一块就要考验大家对区间套的应用了。

最后提醒几句。

一类买点必须是在一个下降走势结束后形成的。

图片

第二类、第三类买点都是在上升走势中形成的。

图片

反之则是卖点所要注意的。

图片

第一类买卖点最难掌握,不建议大家参与。


大家可以在第二类买卖点下手,而第三类买点基本是一定要参与的。

如果实在摆脱不了一类买卖点的诱惑,大家可以分散仓位来控制风险。

比如在一买建 1 成仓位,在二买建 3 成仓位,在三买建 6 成仓位。

图片

选择交易的 K 线图级别不要太低,对于喜欢短线交易的读者,30 分钟 K 线图最合适。

这样往小级别走有 5 分钟 K 线图和 1 分钟 K 线图,足够让你看清走势。往大级别走能知道当下位置,让你游刃有余。

图片

第十章:缠论中的结合律

如果有人问你,人类的生存必须要依靠什么?

你会怎么回答?

图片

  但大部分人都会忽略一种重要但又感觉不到的东西——空气。

缠论的分析体系中也有一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像空气一样无比重要,它就是—— 

图片

看名字就会知道,「结合律」讲的就是结合的铁律。在缠论中,多根 K 线结合变成了笔,多个笔结合变成了线段,多个线段结合变成了走势。

图片

多个走势结合变成了更大级别的走势。

图片

所以结合是缠论的基础。

结合律不光是缠论画线的基础,而且还是保证缠论分析贴近市场客观现实的基础。缠论的分析,就像 1+1 一样,有着客观的答案,在哪里都是等于 2,而不是有人想等于 3,有人愿意等于 4。如果没有结合律,就会出现千人千「浪」。

有的人也会说:

图片

如果基础都是正确的话,千人千「缠」只不过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级别交易罢了。有的喜欢用小级别 K 线图分析做超短线交易,有的喜欢用大级别 K 线图分析做波段,仅此而已。

所以,知道了结合律,就能更准确地划分走势。

图片

它其实就是一种数学法则,公式就是:

图片

a+b+c 不等于(a+c)+b

图片

b 之所以可以和 a 组合或者可以和 c 组合,是因为 b 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不属于 a 和 c。

图片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很多人会提问:

图片

以下面的 K 线组合为例。

图片

如果我问:「这个 K 线组合是什么分型?」

肯定就会有人像图里这么回答。

图片

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不同的定义。

这里就会出现歧义,千人千「浪」的现象也就由此产生。

图片

一笔中最少要有一个完整的顶分型,一个完整的底分型和一根既不属于顶分型又不属于底分型的 K 线。

图片

这就是一笔为什么要至少由 5 根 K 线组成。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也会对结合律有所了解。

1.结合的组件要独立,任何组件都不能重复使用。

2.必须按照顺序结合,不能跳过中间结构。

当然,在缠论中结合律的体现不只是笔,更重要的是正确地划分走势,比如下面这个走势,该如何划分?

图片

目前走的是一个新走势吗?

图片

还是一个中枢的扩张?

图片

这取决于接下来会怎么走。

如果中枢走完继续上涨,就是要合并了。因为相当于原走势没有结束,走势生长了。

图片

如果中枢走完向下走了,则意味着目前的走势是新走势的一部分,所以就不能合并。

图片

怎么看中枢走完是向上还是向下呢?

之前说过确定中枢结束就是看回落或反弹有没有回到中枢内,也就是我们上一章说的第三类买卖点。

出现第三类买卖点,也就确认了走势,这也正是第三类买卖点的一个重要作用。

图片

这个例子也体现了结合律的特征。

1.可以结合的走势一定要相对独立。

2.走势必须要完整。

图片

3.可以合并的走势必须是一整个走势的合并,不可能是两个走势的局部合并。

图片

再举个例子。

比如你遇到了下面的股票,(为了大家看得清楚,所以选择的是日线图,但实际这是一个 30 分钟级别的线段走势)。

图片

一般情况下,我们开始会以为这个下跌走势结束了,接下来该开始新的上升走势。

图片

但走着走着感觉不对!

价格又回到中枢内震荡,此时这个走势极有可能是中枢生长了,也就意味着下跌走势还未完成。

图片

怎么办呢?我们只有等,等走势清晰,我们才能准确判断,是该买还是该继续观望,而走势的清晰取决于第三类买卖点的出现。

图片

出现了三买,我们就可以确定目前是一个新的上涨走势,就可以介入了。

如果出现了三卖,那么目前就是走势的生长,说明下跌走势还没走完,我们要继续观望。

图片

读过上面的内容,相信您已经了解了结合律的本质——就像空气一样,简单又重要。运用结合律可以精准地画出走势,不会出现可能是这个走势也可能是那个走势的现象。这也帮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第三类买卖点的重要性。

图片

第十一章:缠论中的多义性

上一章的主题是结合律,它是保证缠论分析结论保持客观与唯一性的绝招。

所以这个结合律大家一定要掌握,不然就会出现主观判断所带来的失误。

其实学到这里你会发现,所谓走势,就是一个个完整组件不停地结合罢了。

图片

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图片

这时候该如何去结合?也就是如何画出当前走势?是下面这样吗?

图片

还是这样?

图片

又或者是这样?

图片

我可以跟你说,都对!

因为只要满足结合律,满足之前讲的所有知识点,就可以随意组合,这就叫做走势的多义性。

那么问题来了。

图片

具体来看,假设接下来走势是这样的。

图片

不同结合所带来的第三类买卖点都是一样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里再次体现了第三类买卖点的重要性。

所以,客观体现在:在满足结合律的前提下,不管怎么划分,买卖点都不变,这就是结合律的最大特征。

不变性的含义就是随意结合但结果不变。

图片

上面的这种情况往往会在大级别的 K 线图中出现,比如研究某股在日线图中正在进行的走势。

因为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个股受外因影响,走势可能会生长,也可能会快速背驰,用盘整形态结束走势。

图片

所以说缠论是个右侧交易理论,只有形态全部走完之后,才能确定走势。

但这并不影响操作,因为由结合律确认的买卖点是一定的,对应着操作就可以。

就是说缠论本身不是用来预测的,也就是所谓的——

图片

但根据多义性,从中我们又可以总结出几个接下来可能会有的走势,根据当前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利好利空的出现,来适当预测走势,根据第三类买卖点的出现来确定走势。

从而做到——

图片

举个实例吧。

视源股份,之前我们也提过。

图片

因为该股 2018 年业绩的同比增长,我开始关注该股。

关注时 A 已经在构建中,第三类买卖点还没有出现,所以我们可以为接下来的走势做出几种预测。

预测一,结束上涨走势,开始新的下跌走势。

图片

预测二,接下来价格继续在中枢内走,甚至出现中枢扩张,完成一个上升盘整走势。

图片

预测三,最理想状态,出现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上升趋势走势。

图片

以 2018 年年末的市场环境来看,我认为该走势应该就已经终结了——也就是预测一的构想,只需要等到三卖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暂时不去关注它了。

图片

但三卖并没有出现,紧接着的就是 2019 年年初的一波大涨行情,由此基本已经判定出接下来要走的走势是趋势走势类型,三买出现,确认走势,买入。

图片

后面的中枢 B 如约而至,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小级别里交易,做低成本。

图片

直到 c 出现,通过背驰我们也能大致分析出 c 的位置不会很高。

图片

出现卖点,利用区间套卖出离场就可以了。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缠论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你之前学到的知识也都不是白学的。

讲到现在,如果大家把前面的知识点都吃透了,基本上就可以准确找到买卖点了。但是根据功力的不同,操作级别、买卖点分布仓位也会不同,自然盈利也会不同。

图片

结束语

总之,用了十一章的内容来讲缠论的一些基础知识,不同的人花费了不同的时间,也学到了不同层次的东西。在第一章我就说过,带大家入门缠论,起初是因为很多公众号上的关注者都想让我讲一下,并且我也觉得缠论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交易体系。对于没有完整的交易系统的人来说,不停尝试新系统,不如借助于缠论,所以我就写了现在这本书,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后面希望大家通过别的方法继续深入学习,比如阅读「缠论」原作者的文章。最后提醒大家,不要似懂非懂就胸有成竹地去操作,不然,你会觉得我讲的都是骗人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