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称为“太行灵山”的千年古刹—焦作圆融无碍禅寺

 singer0852 2022-10-07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圆融无碍禅寺在本地 亦称“佛爷洞”,坐落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宋瓷都”--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古瓷窑遗址西北处吕涧山上,吕涧山系南太行余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昔日雏龙谷内谷静幽深,草木茂盛,溪水穿流,花香遍野,百鸟争翠,寺前纳山川于腹内,靠金背而有依,面九莲山天然之屏。左右青龙、白虎,前后朱雀、玄武四象俱现,山泉清烈,仗锡可得,已显十七处护法天龙所献甘泉,实为人间之福地灵山之圣境。圆融古刹晨钟暮鼓环绕山宇之声,更是为人间福地平添了几分神韵。故以古人雅称此处为“太行灵山”。因由山势所驱,故圆融无碍禅寺是中原佛寺中唯一一座坐西面东由群山环抱的千年古刹。而圆融无碍禅寺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佛教圆融思想而命名的千年古刹。所谓“圆融”,即“破除偏执,圆满融通”;“无碍”,即“心无挂碍,行无所碍”。

文章图片2

  圆融古刹是被佛学界誉为“民间东传佛教第一僧”的西晋、后赵僧人佛图澄国师(231—351)所创建的893座寺庙之一 (即以公元351年,佛图澄国师创建893座寺庙的最后一年算来)。圆融无碍禅寺距今已有1659年的历史,比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的洛阳龙门石窟还要早一百六七十年。由此可以推定,圆融无碍禅寺是豫北地区的第一古老佛寺。

  圆融无碍禅寺创建于五胡十六国的乱世,又历经南北朝的战乱,到北齐时虽仅建寺约百余年,但已经被战火蹂躏得破落不堪。后由北齐御封僧稠国师(公元480-560年)奉诏盛建。因僧稠禅师当时不但是被誉为“岭东佛教禅学第一人”的高僧,更是中华佛教“官禅”的创始人,故八方善信听闻禅师奉诏恢复昔日祖师道场,皆倾囊倾力相助,所以只用十余载便使古刹重辉。古刹建成后,朱墙金瓦,殿宇巍立,院落重置,常住僧人曾达千余,时人称之为“大河之北中原佛教丛林之首”。按历史记载,僧稠禅师是公元560年圆寂的,即使以公元560年作为圆融无碍禅寺重生的年代标记,至今也已经1450年了。如此看来,说圆融无碍禅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实乃名符其实也!

文章图片3

  南北朝时期,朝权更迭,时局多变,灵山古刹也未能免去战火之灾。至大唐贞观年间,圆融无碍禅寺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僧俗大众对僧稠禅师的敬慕与怀念,极为崇佛的唐皇便从府库拨付巨资,同时诏命素宝禅师主持重修祖庭,再兴伽蓝。唐皇还特旨素宝禅师要在禅师初创古刹的习禅传法之处再置宝阁用以供养禅师等身宝像以示敬仰。从圆融寺现在遗存的唐代汉白玉佛塔及唐代狮虎兽、石虎、石造像等珍贵文物亦可推测出唐时这座千年古刹的兴盛与繁荣。

文章图片4

  朝至北宋,古刹的丰厚历史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因北宋时古刹所处之处(当阳峪)是为宋都开封百万人口供应民间用瓷的窑场,此处窑口可谓是繁盛百里,因而为了窑工这个特殊行业的信仰需求,古刹又一次体现了她的圆融之处。不但以佛菩萨的慈悲来庇佑众人,更是在这伽蓝圣地,容纳了这些手工业者的职业精神寄托,这也正是现在圆融无碍禅寺这个佛教“官禅”祖庭为什么会置有诸如山神、土地、火神等众多民间信仰之神的护法殿的历史缘由。宋代的双塔遗址及有关鲁班井、圣姑泉的传说也似乎印证这段佛道并存的历史。就是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被人们千百年来所传颂的美妙故事。圆融寺在近年来的复建当中,常有宋代古瓷片和宋代崇宁年间的铜钱出现。后因金辽入侵北宋,当时祖庭主持空悲禅师因常常以寺庇护难民而遭金辽兵将的寄怒,使这座在北宋盛极一时的千年古刹又一次毁于朝权更迭的战火之中。

文章图片5

  千余年来,圆融无碍禅寺饱经战火,几度兴废。至明朝永乐年间,汴州城周王朝山进香,见此昔日名刹荒废无几,支砖片瓦,荒草斜阳,心生叹息,便请当时豫北名僧宗佑禅师住持该寺,并助其银钱万两,以使古刹重辉。施工匠人在挖山取土时,竟无意发现寺后有一天然古洞,洞内宽纳平坦,可容百人。更令人称奇的是,此洞内钟乳石酷似人之内腹,肝胆心肺俱全。故周王特命玉匠,用上等白玉恭造辟支佛坐像一尊,供于洞中。自此,前来朝山观洞之人更不绝续。后至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也因缅僧稠禅师之名,闻古佛洞之奇而数临古刹朝山观洞。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并为古刹分别留下了“灵山宝相”“吕涧灵迹”的御笔墨宝。此后,因时世难测,群雄逐鹿,古刹又几经劫难,至民国二十七年冯玉祥主政河南收寺产以兴学堂,使古刹最后一任住持净持法师被迫离寺。昔日祖庭的天然古佛洞及千余年来所积之造像、石碑、法物等珍贵文物尽毁,惟剩一尊玉佛造像埋于古佛洞内。文革初期,当阳峪村民为保护文物,遂将玉佛造像转交修武县文化局保护至今。

文章图片6

  清道光二十年版的《修武县志》县域全图中,古修武县在其境内所辖百里太行,东以竹林七贤隐居之地--百家岩为图标,而西则是以“太行灵山”圆融无碍禅寺为图标,由此可见圆融古刹当时地位之显达。其中《寺观附》一节称:“圆融无碍禅寺,在县西北五十里吕涧山,北齐太和三年建。明永乐七年,周王殿下琢玉佛施于寺中,今存。”其后附有金国文人李俊民赠给出家为僧的辽国大将军陈仲和的诗文一首,全文如下:

  “吾友仲和,故辽降虎太师之后,以荫补官,累阶三品。丧乱之际,相会于山阳。年六十有二,神闲而意适,手持数珠,日诵佛书不辍,真发僧也。因诵“饱谙世事慵开口,会尽人情只点头”之句,以此意索诗,因书以示之:

  百年浮过落花风,漆水荣华一梦空。

  拈起数珠都忘却,大千世界入圆融。”

文章图片7

  《修武县志》据此诗文推测:“诗虽不言何寺,然以'大千世界入圆融’句味之,殆寄迹此庵欤!”由此可见,圆融无碍禅寺自古以来便是藏龙卧虎之地,文化积淀丰厚,实当誉为“千年古刹”。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逐步落实宗教政策和支持自主办教、自力更生的指示精神,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2年,受修武县宗教局礼请,果建法师出任圆融无碍禅寺住持,启动了千年古寺的恢复重建工程。法师初到圆融,时年三十有二,目睹百废待兴,奋起身体力行,亲手搬石筑路,挥镐平山整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精勤持戒,领众熏修,四处唱缘,募集资金数千万元。遂查阅典籍,亲绘蓝图,督导施工,多方协调,三五年间竟完成以往数十年之始可完成之浩大工程,使千年古刹得以重兴。2002年法师刚来寺时,古井无水,常住几人饮水甚为艰难,遇天旱之时,靠山下担水度日。现今日之古刹,同为龙泉。深不过丈余,僧团和施工近三百余人饮水却无大碍,三夏季节,工程用水亦可应承。更为称奇的是圆融无碍禅寺自整建以来,共发现深不过丈的井泉计十七处,且井井水盈。可见,佛法的高深。

文章图片8

  自2002年以来,河南省政协、河南省委统战部、河南省宗教局、焦作市委、焦作市政府、焦作市政协、焦作市委统战部、焦作市政府宗教局、修武县委、修武县政府、修武县政协,修武县委统战部、修武县政府宗教局等领导多次到圆融无碍禅寺视察、指导古刹的重兴工作,相关领导数次在圆融无碍禅寺召开寺院发展规划现场协调办公会。各方领导给予了多方支持,故使圆融无碍禅寺建设按期进行。

文章图片9

  圆融无碍禅寺及圆融佛教文化风景规划项目工程总造价9695万元人民币。其中寺院建设部分4885万元人民币,资源环境改造480万元人民币,景点建设费660万元人民币,相关配套设施费用1800万元人民币,文化设施建设费用为1860万元人民币。工程共分5个阶段进行建设,即三年见雏形,五年见规模,八年见成效。自2002年至今,圆融无碍禅寺及圆融佛教文化风景规划项目已投资9700余万元人民币。

文章图片10

  圆融无碍禅寺在果建法师依经典之源,查史集之考后,分三期建设工程使千年古刹再得重辉。圆融无碍禅寺为十一进计十九殿、两塔院、七堂、二院落、一馆及十七处泉井集历代修建於大成的历史之圣貌。十一进为依山势所驱,寺院中轴设计为九层错落进阶;十九殿为灵官殿、文财神殿、伽蓝殿、古佛殿、天王殿、护法殿、钟楼、鼓楼、琉璃光宝殿、大智文殊宝殿、大行普贤宝殿、大雄广场、龙亭、万佛宝殿、大愿地藏宝殿、大悲观音宝殿、清凉台、古佛洞、藏经阁、祖师殿;两塔院为万佛塔院和祖师塔院;一馆为石刻佛教艺术品陈列馆;七堂为戒堂、法堂、禅堂、念佛堂、斋堂、客堂和上客堂;二院落为圆融书院和方丈院。

文章图片11

  圆融无碍禅寺共有十七处泉井,藏经阁后老祖卓锡泉;古佛洞中龙脊泉、卧虎泉;观音、地藏殿的甘露泉、起悲泉;碑廊南北之净心池、洗钵池;大雄广场之洗目泉;念佛堂处极乐泉;龙亭庇护之龙泉;鲁班井、智慧泉、药师泉、钟鼓楼旁乾坤井,古佛殿后圣僧卓锡泉,都深不过丈余,且井井水盈。于太行山南处有此众多甘泉齐显堪称奇事也。

文章图片12

  寺院之内奇花异草达百种之多,百年以上古树达数十棵。350余年古柿子树、320余年古国槐树等古老树木都在向人们讲述着圆融无碍禅寺千年的沧桑与传奇。

文章图片13

  圆融无碍禅寺现存古迹有国家一级文物隋2.5米高沙石卢舍那坐佛一尊,明1.8米高白玉辟支坐佛一尊,唐白玉七级造像塔一座,唐狮虎兽一对,唐石虎一只,明白玉马一对,明碑一通,明石供桌一个,明文殊吼一对,清石狮一对,清戏水兽一对等珍贵的历代石刻文物数十件,及部分唐、宋残碑及石构件。

文章图片14

  史称为'太行灵山’的千年古刹圆融无碍禅寺,以其四大名山本尊造像纳入其中,大悲观音殿、大愿地藏殿、大智文殊殿、大行普贤殿。大雄广场中高9 .9米的释迦牟尼佛及阿难、迦叶两位尊者,以其集历代圣迹於一处而放百丈毫光,普施佛恩,普降法雨。

文章图片15

如今登高而望,但见吕涧山中松柏滴翠、古树婀娜、院落相错、宝殿辉煌、鳞次栉比,梵音缭绕、佛塔林立,诸多建筑群落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堪称“深山藏古寺、群峰绕梵刹”的佛国胜地。

文章图片16

  为了配合政府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旅游城市形象,促进佛教文化产业发展,挖掘和发扬佛教传统文化优势,做好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改变寺院形象,提升寺院品位。圆融无碍禅寺在百废待兴、建设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经多方筹措资金,于2004年底投资500余万元人民币作为专项资金,修建圆融书院并广集历代名家书画作品,如今已藏名家书画作品数千幅。河南省书画专业委员会、河南省书画家协会、河南国际文化艺术研究交流中心、华夏艺术研究院、河南老年人书画院及河南老艺术家协会等权威艺术团体已把圆融书院做为创作基地。

文章图片17

  2005年底,住持果建法师又在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800余万元人民币做为佛教文物收集专项基金,以做佛教文物收集整理工作,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已征集、收购及善信捐赠文物自唐至当代已有300余件,其中不乏佛门瑰宝。并建成了百余平方米的佛教造像陈列馆、石刻艺术陈列馆,填补了河南佛教界一直没有专题佛教陈列馆的空白。

文章图片18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号召,圆融无碍禅寺在缺资金、缺水源的状况下,从2002年起每年都要拿出大批资金加强林木资源的育植。连续三届市政协主席都带领政协机关及部分市政协委员到寺外荒山植树,截止目前为止,已植各种树木数万株,并被市政协命名为“政协和谐林”。为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圆融无碍禅寺作出积极的努力。

文章图片19

  为了挖掘古刹文化积淀,圆融无碍禅寺于2006年同焦作市文联联合成功举办了圆融无碍禅寺杯征文比赛,收到各类投稿数百篇,为宣传古刹重辉、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文化品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章图片20

  在圆融无碍禅寺整体建设及相关配套辅助设施等工程完工后,昔日的吕涧山将会形成以佛教朝圣、禅乐书画、佛教艺术为特色的佛教文化风景旅游区。

文章图片21

  果建法师在尽心尽力谋划寺院建设的同时,更是身体力行,领众熏修,弘传佛法,使前时荒山小寺,不但重现昔日圣貌,更是随着法师对广大信众的慈悲教化,弘传圣典,千年古刹已经逐步成为河南省重点寺院和焦作市佛教中心寺院,仅2008年便接待信众、游客近三十万人次,并且圆融无碍禅寺同时还是市、县两级佛协驻地。

文章图片22

  2009年寺院为响应焦作市政府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号召,增强本市文化底蕴。寺院在今年投资1000余万元人民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以“保AAA、争AAAA、创AAAA”为创建目标,精益求精打造优质旅游景区。一年中先后完成了景区旅游大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星级卫生间、佛教石刻文化陈列馆、藏经阁、尊客堂、会议室等大型工程的建设和寺院内部警示牌、指引牌、文明石、休息石凳、视频导游等设施的配套设置;拍摄近150多分钟的专业视频片和近10分钟的圆融印象片;出台各类文件115个,建立健全各类制度40多个;根据创建旅游景区达标细则,设计制作了包含照片2000多张,700多页的创建文本。使圆融无碍禅寺顺利通过了河南省旅游局、国家旅游局的验收,成为焦作市文化旅游景区的又一亮点。

文章图片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