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文姬:入胡归汉,一生三嫁,诗词之外的胡笳声里,是女人的悲声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2-10-07 发布于湖北
原创2020-08-14 18:47·笑写霸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辽远苍茫的胡地,脱缰的马儿自由驰骋,豪放的牧民铁马长刀,帐蓬里大声说笑,啖肉食腥膻。

胡笳声中,落日的余辉里,一个女子单孑独立,清丽的南国面容,忧伤,深邃。

她,就是蔡文姬。

史书记载: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开封市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蔡文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娴熟音律。初嫁夫卫仲道仅一年咯血而死。无子女。战乱中,为突厥所获,迫嫁左贤王,生两子。后归汉,三十五岁再嫁屯田校尉董祀。

其作品更是历代奇绝:

其一:《胡笳十八拍》词曲传诵胡汉两地,至今无出其右。

其二:《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其三:擅长书法,其文笔宋刻收录于《淳化阁帖》

其四:归汉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撰写了《续后汉书》

其五:家藏图书因战乱被毁,归汉后凭记忆默写出四百余篇绝世之作,令人惊叹。

因其种种卓越贡献,在1987年国际天文组织正式公布的第一批水星环形山名字中,有15个环形山用了中国人的名字,其中有一个命名为“蔡琰环形山”,和李清照并肩。

!微斯人,孰与其同?微斯人,孰似其悲?

常在史册和野史故事的真与假中,揣测着这个做为文学家,诗人,曲作家,书法家,史学家的传奇女子坎坷纠缠的一生,在三段善与恶的婚姻中如何经营着自己的幸福,在道德礼法与证悟中如何修行,又如何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征服了世人的冷眼与偏见?

溯源而上,我撷一丝芳草,寻觅千古之前那个高傲倔强的灵魂。

一、幼时之幸

缘起幼时,蔡文姬是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的女儿。蔡邕被当时人评价他“文同三闾,孝齐骞。”也就是文学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阂子骛,有着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

因此,文姬也有着短暂的幸福美好的童年,也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给了她美好的教育,汲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在以后的风霜雪雨中,能让她始终如一地坚定着对文化的传承,并发扬光大。

后蔡邕战乱中获罪,自请黥首刖足完成《汉史》没有获得批准,却让蔡文姬从此种下写史书的志愿

幼年时的快乐时光便是她一生中梦回时的真善美之源,宁静地守护着她历经磨难的灵魂。

二、初婚之哀

少女时代,她嫁给了河东卫仲道。他是一介士子,文墨相合,齐眉举案。然而等待她的却是婚后一年新婚燕尔的丈夫咳血而亡。

比翼双飞,感情正浓的伴侣抛下她一个人去了,多少女子的悲惨命运便是这样的开局,在她还没来得及从悲伤中抬起头来的时候,夫家说她克夫,悲愤之下,她不顾父亲反对,归宁娘家。

其中,悲多,愤多?无由得知。

三、入胡之悲

她没有文君新寡时的梧桐引凤,也没有朱淑真独居时的自怨自艾。因为父亲的获罪,战争的离乱没给她顾及自己情感的空隙,历史嘲弄般地让她被匈奴人捕获,一路上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

那一年,她才二十一岁。后来被当做贡品一样献给了当时的左贤王,做了一个匈奴人的妻子。同样远嫁异乡,昭君出塞的风光,文成远嫁的功绩,在她这里丝毫没有,她是做为俘虏被献上去的,形同奴隶毫无自主权。

而后世给她的评语更多的是:蔡文姬受辱虏庭,诞育胡子,文辞有余,节烈不足。

哪里是苍天,哪里是公理?

蔡文姬没有求天,没有求人,只是求已。倔强求生的蔡文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匈奴语言和他们的乐器胡笳,凭借自己的才干获得左贤王的呵护和宠爱并生下了两个男孩儿,取名阿迪拐和阿眉拐。

十二年间,她从一个汉家才女,变成胡妇,所幸的是那个粗鲁的左贤王并没有把她当奴隶一样看待,而是真心地爱上了她,一双幼子缠绕膝下,十二年间,她从文化的不认可,到胡汉相通,引领胡人学习汉文化,从吃生肉、喝生奶的不习惯,到操持家务。

只是,落日余辉中,总有一个纤弱的人影面向南朝,永难忘华夏文明的源泉之地,她,几乎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蔡文姬。

四、归汉之痛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魏武帝曹操,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在他的一生的卓越功绩中,还有一项便是著名的文姬归汉。曹操与蔡邕是旧交,对蔡邕的文化成就一向崇拜,也认识幼时的蔡文姬,当听说蔡文姬被掳胡地的时候,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文姬归汉,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归来的蔡文姬,修史书,默名篇,为中化的传承和抢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一代才女实至名归。

曹操,也不愧为慧眼识英雄的文化领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统一梦想也同样在自己精湛的文学领地实现着。

抛开耀眼的光环,我却看到了将远离亲子、肝肠寸断的母亲,看到了永别深爱自己的丈夫不忍分离的妻子,回归故国是蔡文姬多少年的渴望,但温暖幸福的家,却是一个女人最深沉的幸福归宿。

冲击和矛盾,亲情和乡情,骨肉与家国,得到与失去,为什么人生不能两全?

为什么总是在获得的时候再次失去?

为什么所有的努力都会因为际遇的改变变得一文不值?

为什么在坎坷的途中没有一只救援的手,在幸福的路上却总有另一条通向别途的路?

五、胡笳十八拍

辗转不舍中,蔡文姬怀抱胡笳,唱出了冠绝千古的《胡笳十八拍》,部分摘录:

【第一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溃死兮无人知。

【第四拍】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俗殊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难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第十一拍】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兮彻心髓。

【第十六拍】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徒想忧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生我兮独罹此殃。

将离别,将离别,泪洒胡地思儿切。

轻离别,轻离别,海样深情烟尘灭。

伤离别,伤离别,一骑红尘阴阳绝。

这首胡十八拍,后经胡人、汉人传唱,成为胡笳曲中的经典作品,而蔡文姬也因此蜚声文坛。

“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於长空。”

每每读至此句,我总是不觉会疑惑:文姬归汉,为的是文姬,还是汉?

文姬归汉故事中,有多少是文姬自己的意愿?

“归”字,是主动还是被动?若是文姬主动,怎么会有“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於长空”的悲鸣?

从初入胡地的恐惧,胡人的野蛮无理,到不得不嫁的无奈与悲苦,文化荒漠带来的精神悲苦,更多的则是通篇的骨肉分离,满纸的伤心欲绝,怎么看也不象是一段佳话中应该存在的甜蜜和感恩。

十八拍,击节而叹。

十八拍,痛断肝肠问苍天。

十八拍,一行归雁一去不复返,此生绝别。

六、自传悲愤诗

蔡文姬的悲与愤,在十八拍中反复吟唱,却丝毫不能减轻内心的痛苦,不吐不快,吐之不尽。

十八拍后,蔡文姬又写下了长篇五言、自传体骚体诗《悲愤诗》,开此类诗之先河。

【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其二】

……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

……临长路兮捐所生。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

仿佛,只有这样的长篇,才能写尽心中的悲与愤。

仿佛,只有这样写,才能缓解内心深处的愁苦。

全诗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是中国女性文学作品中绝无仅有的珍品。

这一年,蔡文姬刚刚年过三十。

七、三嫁之难

曹操怜她孤身无依,把她嫁给董祀。

就蔡文姬而言,饱经离乱忧伤,已经是残花败柳之身,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只是迫于压力免为其难地接纳。

三段婚姻,无一有自己的意志,都是不得不接受的安排。

就是这样,命运似乎也不想放过这个多才的女人。就在婚姻后第二年,董祀获罪将斩。蔡文姬顾不得嫌隙,寒冬冷月里,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当着无数人的面为丈夫求情,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胆识,动用父亲的名望和关系,使得曹操终于豁免了她的丈夫。

在等待丈夫归来的时间里,曹操称曾在蔡家见过许多珍藏版图书,均在战乱中无可寻觅。蔡文姬说她能记得一些,曹操想派些人过去帮她整理,她却说:“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就这样蔡文姬凭记忆独自默写出四百部著作,文无遗误,曹操叹赏之余,蔡文姬的才名从此远播。

归来的董祀如同变了一个人一样,对蔡文姬的敬爱与日俱增。

千年以后,试想董祀当年,见三嫁的蔡文姬节烈自持,为救自己不惜抛头露面,更兼才华绝代,胆气逼人。他才明白,有这样的女人在自己身边,做自己的妻子,是他的福气和幸运。从那以后,他不仅不再排斥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的传世过程中,董祀都是功不可没,史称他是汉人中传唱十八拍的第一人。而蔡文姬的文献记载中,则是:蔡琰,董祀妻。

捡回一条命的董祀和妻子双双看淡世事,远离俗世,退隐山林,他们的幸福,只有在远离世人的桃花源中,才能生根,开出纯净的花。

悲苦一生的蔡文姬,终于在第三次婚姻中,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蔡文姬如何从一个俘虏变成左贤王的宠妃,史上从无记载,但从对与董祀的全力争取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在那个命运安排了无数蹂躏的时代,蔡文姬一直是如何坚强地活着。再苦,再难,再悲,也没有打倒她。如同她的绝世才华一样,也让自己的生命活得坚挺顽强。

八、文姬之思

纵观诗海词林,女性手下的诗词偏于婉约,哀怨,大多以离愁别恨为主线,丈夫远行,寡居孤苦的内容充斥,而女性诗人本身大多无法抗拒时代和命运的不公,若所遇非人,便足矣毁掉自己的一生。如鱼玄机的放纵,贺双卿的早亡。令人扼腕叹息之余,又为她们不值,生命之意义所在,难道只为一个不值得付出的男人?

女人的生命,不是依附在男人身上的藤蔓。

当无根可依时,蔡文姬让生命顽强地生了根,长成了自己生命的参天大树。当无数人在为自己的婚姻不幸悲叹时,蔡文姬却两次用自己的努力重建和维护着自己的家园。

无论是在封建思想浓厚的那个时代中,还是在东西方文化融汇交流的当代,她的专一,用心,都值得那个面对她的男人付出一生的真爱。

谁还忍心去揭开她的累累伤痕,鞭笞她的白璧微暇。

一读再读,越来越钦佩这个顽强地活下来,努力修行于世的才女。

不是她的文才,而是,她的不屈、努力、积极,是对于生命最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红颜绝代系列——蔡文姬 全文完】

【红颜绝代系列——

【红颜绝代系列——

【红颜绝代系列——

*****我是@笑写霸家的笑笑,【笑说历史】【笑读红楼】【笑写诗词】【笑言高考】系列文章,与你一起在故纸堆里寻找有趣儿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