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走进九月

 冬歌文苑 2022-10-08 发布于北京

走进九月

2022年的夏,是刻骨铭心的难熬,带着一夏的疲惫,跟随时光走进九月,秋的神韵如梦中情人翩然而至,迫不及待拥抱它,如久别重逢的好友,一见如故。一夏的烦躁荡涤尽净,享受着秋风送爽的快活,却也面临秋凉给某些体质带来的挑战。

前些天,大姐从贵阳发视频过来,聊天中才告知,日前,她一个人在家时,坐在门口,毫无征兆地昏倒地上,幸运的是自己又醒过来,也不知过了多久。等姐夫外面回来后怕不已,带大姐去住院,做了全面检查。

2019年秋季,大姐发生脑梗,幸好及时送医,当时差点眼睛失明,血压高到200多,由于医疗措施得当,出院后注意保养,眼睛的视力有所恢复,血压也相对平稳。这次突然晕倒,是身体发出的警告,必须引起注意。

大姐和姐夫有一儿一女,他们都在外地发展生意,好在姐夫体贴,儿女孝顺,孙辈承欢膝下,否则,相隔千万里的我们该如何担心与牵挂。视频快下线了,我跟大姐说:“姐,路途遥远,不能来看你,要自己多加小心,降温了,勤添衣,喝温水,外出记得戴帽子。”

2019年九月大姐发生脑梗后不久,我也发生晕倒又苏醒的状况,醒来时,全身冰凉,眼前发黑,当时是中午还以为晚上。后来住院全面检查,排除脑梗,我的问题与月子里受寒湿落下病根有关,心肺里很深的湿邪,在降温时会淤堵以致影响气血运行,正值更年期体质下降,降温没来得及保暖等诸多因素。出了状况也未必不好,过去不死不活捱过许多岁月,活得一点也不畅快,后来住院检查治疗,不断跟进看中医生,喝中药,不断深挖疑难杂症,不断攻克湿邪,身体从内而外地不断恢复活力。遇寒湿天气还会有些不适症状,久病成医,对自己的身体也有更多了解,一旦有状况,便很快就有相应的自救办法,是不断学习、探究、总结的自救办法。

九月初的周末早上,我到菜场买点喜欢的食材,准备为家人做羹汤,在回来的路上,看见一个阿姨,走路好好的,突然,扑通一声,毫无征兆毫无支撑地扑倒地上,脸部重重撞击地面,所有目击者都吓呆了,我愣住好几秒才回过神来,围着的人七嘴八舌,有人说,这下完了,太重了;有人说 ,这脸这么重撞地上,不毁容才怪;有人说,先把她翻过来;有人说,会不会惹上麻烦;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是没有人动手,不知如何是好。这位阿姨体胖个儿不高,翻过来还得费不少力。这时,有个年轻人拨开人群蹲下来摸一下大姐的脖子,然后,招呼旁边的人打电话120,疏散人群,又叫人帮忙把阿姨翻过来,接着他开始为阿姨做胸部按压即心肺复苏动作。我站的地方看不清阿姨的脸,说实在的,我有点儿不敢看。好一会儿,年轻人舒了一口气说:“有救了。”阿姨心跳恢复了。旁边所有的人都舒缓了刚才凝重的表情,纷纷为年轻人点赞。年轻人欣慰地说:“我刚刚参加过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用上了。”围观的人议论纷纷,说阿姨很幸运。这时救护车到了,把阿姨送往医院治疗。

9月19日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培训课进党校,面对40名中青班学员授课,正好在我工作的地方,近水楼台,我期待已久。

主讲老师冯立勋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红十字应急救护进社区服务队资深讲师,多次在省级红十字会举办的应急技能竞赛中获奖。

冯老师的课程分两部分,理论知识和实操。理论部分介绍了红十字会的发展史,红会的组成部分、红会的七个原则、红会的人道主义精神:人道、博爱、奉献。

应急救援面对的群体,意外伤害如:触电、交通事故、燃气爆炸、溺水、踩踏等等,还有气道异物梗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猝死、心脏骤停、窒息、休克等。

冯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每一个都触目惊心。如:气道梗阻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无论大人小孩吃东西噎住,懂海姆立克方法很快就能解决,不懂的话,这个看似小问题却是能要命的。就在九月的一天,一位女士在火锅店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没救过来。(冯老师提供视频)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年平均心脏猝死超过54万人,平均每分钟1个人,而成功抢救率不足1%。一旦心跳呼吸停止,4分钟内有50%可能救活,6分钟有10%可能救活,6分钟后有4%可能救活,10分钟后几乎为零,这个时候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挽救心脏骤停的关键因素被称为“黄金四分钟”。

人一旦发生这种状况,能指望医生吗?救护车来得及吗?前面的例子,有的人幸运,刚好身边有懂急救的人,很简单,几分钟就能恢复。有的人没那么幸运,拜拜,一辈子就过去了。

据了解,区红十字会去年培训应急救护取证人员1030名,今年计划培训2000名,两年培训师资93名。培训的队伍不断扩大,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正加大步伐向更大人群覆盖。

我不禁思考,红十字会为什么紧锣密鼓抓培训,其实际意义何在?当我放眼当下社会,真正有爱心主动帮助人的不多,反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居多。所以红十字会人道主义精神传播,深入人心尤为重要,当人们在思想意识上装备人道、博爱和奉献精神,提高思想境界,就可以以思想指导行为,以爱心驱动善行,让更多人受惠。我似乎稍微领略亨利·杜南创始红十字会的初衷。

愿更多人走进应急救援知识培训课堂。

愿红十字会的“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获得共识。

愿意外发生时,受害者身边都有懂急救的人,获及时脱困。

任时光四季游走,愿你平安无恙!更愿你学习保养顾惜于日常,防范于未然!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高莺,网名鸽子。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爱人到舟山,和爱人共渡十多年的军旅生涯。现在机关工作。爱好文学,曾在《舟山电视报》《舟山晚报》《平潭时报》等报刊发表过习作。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