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振兴,为什么很多地方只振不兴

 lccdclzw 2022-10-08 发布于云南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作者 郑颜克

明未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里有一则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的小故事,一人上茅坑不慎丟了一包三十两的银子,被后来者金孝拣到并交还失主。失主担心金孝索要酬金,冒称包里有五十两银子,诬陷说金孝侵吞了二十两,金孝受屈不过,两人打将起来,正逢陈御史路过,带两人到公堂上审案。判定,即然金孝拣到的是三十两,并非失主所丢的五十两,可定所拣之银并非是失主所失之银,于是将三十两银子判给了金孝,失主人如再啰嗦,定罚不饶。

读了这则故事,让我立马想到了“申张正义”这个词,故事让人解气。当今常见的现象则是御史走下案来让原被告两人协商解决,或原告是个上访专业户,或会让金孝出点钱摆平,还会劝金孝,谁让你没有证据证明你的清白呢!当今道德沧陷的原因不是没有道德揩模而是对恶的放纵,特别在乡村,耍横的人总是得不到敲打和惩罚,甚至反而能占到更多的便宜,可以横着走路,这是现代文明最大的悲哀。

文章图片3

乡村度假,依托于一方好山好水,一些有旅游资源的村庄的村民靠卖山水景观,靠“养”城里人掘得第一桶金。中国的很多农民缺乏创新,最擅长的是跟风和模仿,村庄会因此冒出大量的农家乐,由于是自发式的,大家都用原始的方式进行经营,做着做着做到了天花板,旺季尚好,淡季就开始恶意竞争,价格上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连吃带住每天有人会低到几十元,这是农家乐集聚地区的一种通病。

不少的村民用贷款建房装修,因此会压力很大,我也与不少开农家乐的村民交流过,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力、无奈。现在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农家乐要提档升级,但村民受文化素养和眼界所限,自身是很难提档升级的。

我的观点,一是把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资源构建成一个体系,政府引导,市场介入,让该地区乡村旅游内容多元化,有吃的,住的,也有玩的;二是对经营业主进行职业培训;三是扶持一两个提档升级的案例,让案例说服村民,引导村民;四是引入专业管理机构,走合作化、专业化道路。乡村旅游走过了原始积累阶段,现在需要破局和升华,做得好,凤凰涅槃,否则,就走向衰落。

大凡发展得比较好的村都是村集体强的村,村级组织战斗力强,集体经济强,村民的集体意识强。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分田到户,随着利益的碎片化,集体意识开始慢慢消亡。现在的乡村,普遍是各家顾各家,集体只是个行政概念。

文章图片4

集体意识的缺失最大的危害就是公德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而乡村治理,法制太宽泛,杀人放火犯罪才能动用法治,乡村治理主要靠德治,德治的前提是村民集体意识、集体力量的重构;集体意识、集体力量的重构,首先得让集体手头有权有钱,得让集体能够有让村民求和怕的资源,要设计一套机制,让对集体有贡献的村民,让守规矩的村民,让善良勤良的村民首先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实惠,这样,集体才有权威,集体才有力量。

看过电视剧《破冰行动》,一人犯了族规,一家人就无法在村里立足,颜面尽失,也读过李佩甫的《羊的门》,村里的公墓也分三六九等,平时不守规矩,游手好闲的人死后只能埋在下等墓区,让其后代也为其而耻,这些做法虽与现代文明有所冲突,但我的观点,农村必须先教化,先让集体强起来,才能最终实现自治和德治,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过去一直讲的是旅游,从这个景点到那个景点,疲于奔命,完成了一个个打卡却留下了一身的疲惫。如今,度假的市场正在兴起,走势也越来越强劲,找一处好山水,停下来,住下来,在大自然中放空自己的焦虑和压力越来越是城市人追求的时尚。

但我们更多的人还是停留在旅游思维和房产思维去开发度假产品和服务,这需要我们读透人们的度假需求,找到客户来度假的理由和支撑,建立度假产品的开发和运营的体系,培养起一批度假产业专业人才,迎接度假市场的下一波红利。

文章图片5

对当下的乡村治理现状,村一级的组织更多的是扮演”维持会”的角色,上级对村组织的要求的实质上也是“不出事”,加上现行的信访制度,基层政府和村干部往往会抛弃原则和道义,对有些矛盾的处理采用息事宁人的方法处理,这样,事是暂时摆平了,但规则、公德、民风无形中在崩溃和恶化,这是如今乡村治理普遍的现状。

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在我眼里是很遥远的事,要达到,首先要重建规则,要让村民骨子里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关键的是让不守规矩的行为必须得到足够的惩罚,其次要有路经也要有威望人去做这些事,乡村是熟人社会,要聚起一帮这样的德高望众者起初一定很难,但一旦形成了是一群人,成了势就会形成一股力量,就会扭转乾坤。

大多的人去乡村运营是奔着情怀和乡村振兴的大势去的,认为乡村是世外桃源,可随意抒发情怀,实现人生梦想。老乡们都是纯朴善良的,政府会给很多很多钱,中央乡村振兴要花七万亿,怎么也会分给村里一些,所以早做布局。

这几年,接触了太多乡村运营的团队,大多是奔着情怀而来最后是落寞而撤,还在做的也是苦苦支撑,当然,疫情也导致了运营的艰难。乡村运营,得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否则你就是一个物业管理公司,如果做物业管理,那还不如在城里做,城里的物业公司客户和收费相对是稳定的,衍生的收入也比较可观,农村的集体经济大多没钱,乡村本身也没有现成稳定的消费,要有稳定、可观的收入,很难。

文章图片6

有些乡村运营会包装得很好看,大多是政府花财政资金砸出来的空架子样板,没有内在的商业逻辑,没有造血功能,哪天政府不给钱了,瞬间就趴下了。

不是基于农民的需求,而是基于没有调查研究想当然的发号施令,后面还带着考核和追责,对此,农民们冷眼旁观,基层干部们则苦不堪言,最终,钱花掉不少,事做得很多,农民们却没得到任何实惠,有些还成了农民的负担,甚至是永久的负担,每年还要烧不少钱去运营和维护。

还有一批连农村都没怎么呆过,农民也不曾接触过的所谓城市精英,扛着乡村振兴的大旗,怀揣着一个个概念,到乡村淘金,什么田园综合体,什么数字乡村,等等,除了在田间地头拉下一堆钢筋混凝土垃圾和拉几条网线弄几个界面,再烧掉纳税人几个血汗钱,没造福乡村反而祸害了乡村,那些人好事没干成,坏事却干了不少。

所以,乡村振兴,最要紧的是首先得弄明白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农民才是乡村的主人。我党的传统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乡村振兴中需要把这传统找回来,制订政策前住到村里,呆下来多看看,多听听农民们的看法,也可以听听还清醒着的一些基层干部的声音,反复修整,谋定而后动,否则,就是在折腾乡村、祸害乡村。

文章图片7

本期审稿 王松凡 执行编辑 张进锋@豫乡文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