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曾给各省“大改名”,一个比一个奇葩,看看你在的省叫啥

 历史探奇 2022-10-08 发布于河南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政权。简又文称赞太平天国政治先进、爱护民众、军纪严明,为民族革命史上的光辉一页,一方面又认为“客观上,在吾国全部历史中,若连内乱外患合计,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盖无匹也”。

定都天京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不断地向老百姓搜刮钱财,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勒索老百姓。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老百姓开始起义,洪秀全利用基督教,不断的发展教徒。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称太平王,后改称天王。

太平天国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发展到了最高峰,太平军也是一路势如破竹,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在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拥护下,进入金陵,改金陵为天京,正式建立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是在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开始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太平天国内部也出现了内斗。最让人感觉到啼笑皆非的是,洪仁玕给各省改名。

给各省改明,让人啼笑皆非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曾经在香港住了很多年,他对西方见识比较广,于是提出了《执政新篇》,他想让洪秀全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由于客观上周边环境的恶劣与主观上农民阶级的漠视,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当时太平天国有六个王,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这些王在自己管辖领域内,都有名字的避讳,很多省份也被他们改了名字。

太平天国在建国以后,改清廷“省、府、道、县”的行政区划方式为“省、郡、县”三级制,即取消“道”,改“府”为“郡”,干王洪仁玕称天平天国将划分天下二十一个省,就是清朝的十八省和东北三省。江南省设十二郡,其他省设十一郡,但是没有得到落实。

古代皇帝名字避讳都是按照“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就产生了避讳,一般举国臣民,甚至皇帝本人,都要必须遵循避讳,一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后来又扩大到,惠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等等。

太平天国里面六个王,不仅要避讳人名,还要避讳各省的名字,假如你是山东省、山西省的,这个“山”字就要避讳,因为南王是冯云山,直接改称珊东、珊西;以此类推,云南省改为“芸南”,就是避讳冯云山的“云”;西王萧朝贵里面有个“贵”字,也要避讳,贵州改成了“桂州”。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建立“拜上帝会”,到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开始反清,这些领导人大多数都是广西人,于是他们就把广西改成了“桂福省”,同时,浙江、江西、新疆,改成了“浙姜”、“姜西”、“新姜”,天津直接改成“罪隶省”。

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了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尽可能争取知识分子,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犯了兵家大忌,最后以失败告终。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