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春钓鱼不能钓草?这些地方才是春末夏初垂钓的好钓位

 钓手说钓 2022-10-08 发布于广东

现在是仲春时节,气温一天比一天高,水温也在节节攀升,此时我们主要垂钓的鱼种还是鲫鱼。俗话说“钓鱼不钓草,有鱼钓不到”,水草确实是一些鱼类的安全生活保障及其食物的来源。再过几天便是阳春三月,也就是晚春时节,不过在晚春垂钓鲫鱼,并不适合钓草,此时钓草,鱼口会变得比较稀少。下面钓客有鱼乐就和大家聊聊这个方面的话题。

    一、晚春不适合钓草的几种原因

    1、鱼产卵后会离草。一般鲫鱼的产卵期大约在三到七月份,南方地区部分水域的鲫鱼一般在二月底三月初便开始产卵。产卵之后,鲫鱼会寻找新的生活环境活动觅食。此时鲫鱼一般会在靠近水草边的明水区域,寻找新鲜的食物,所以晚春乃至夏初时节我们再钓草,就会很少有鱼吃饵。

    2、水草的食物链发生变化。二三月份鲫鱼会集中在浅水区,比如会在一些浅水处的草洞、草缝处栖息觅食,此时,我们垂钓鲫鱼宜钓草。而到了晚春及夏初的四月份左右,水草中的各种微生物、昆虫所产出来的卵,大部分都已经孵化。

    这些孵化后的虫卵成堆成团,必须要一个更大的空间才能活动,因此,此时这些小虫子都已纷纷分离开水草,到了外边的明水区域。由于这些虫子、虫卵是鲫鱼的天然食物,虫子、虫卵既然跑到了外边,因此鲫鱼也会跟着这些孵化后的虫卵,而追到水草的外面觅食。

    3、水草的生长影响鱼的活动。三四月份的气温节节攀升,水草生长旺盛。水草的疯长,使得水下密不透风,尤其是水里的暗草密集,会大量地消耗水中的溶氧量,还让水流不顺畅,鱼在这些地方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春末夏初的时候在水草密集的位置垂钓,一般没有多少鱼口。

    4、水草区溶氧量较少。晚春和夏初,受到气温回升的影响,水里的水草一直在疯长,水草越密集,所消耗的溶氧量就越大。尤其是在三四月份的阴雨天,由于没有阳光的光合作用,水里的水草就会吸收水里的氧气,因此,此时水草区的溶氧量就会更低,鱼在里面待不住,就会纷纷离开水草区。

    5、水草的保温作用变成劣势。春末夏初的大晴天温度较高,特别是在中午时分,气温飙升,一般在有水草的区域水位会更浅,水温会更高,即使有水草勉强遮住了阳光,但其也有保温的作用,影响水里热量的散发。因此,在气温低时,水草的保温作用是优势,而现在就变成了劣势。

    而此时较深的明水区的水温一般相对比较低,鱼就会离开水草,到水温低的地方去活动觅食。鱼在晚春和夏初的时候离草的迹象这么明显,如果我们还死守在一些草洞、草缝处垂钓,钓不到鱼也只能怪自己。

    二、晚春钓鱼如何选钓位

    那么晚春时节,我们应该选择在什么地方垂钓比较好?

    1、水草的边缘。在晚春钓鱼,有“离草三尺下竿”的说法,意思就是在水草过于旺盛的季节,我们垂钓应该离水草稍远,一般在离开水草一米到一米五米左右的地方下竿比较稳妥。

    2、垂钓食物丰富的明水区。鱼产卵之后,需要补充能量,一般会聚集在食物比较丰富的明水区域活动觅食。比如在一些铧尖处、水域中凸起的小岛位置、水底不平有障碍物等水草不密集、水质较混浊的一些地方,都是春末夏初鲫鱼聚集的区域。另外,选择在一些水深一到两米的下风口、入水口的位置垂钓,也是我们晚春钓鱼,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三、结语

在晚春至夏初,由于气温、水温的升高,鱼情、水情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在这个时期,鱼产卵后会离开水草,水草区域鱼的食物链也会发生变化。由于水草疯长,水草区的溶氧量也会减少,会影响鱼的活动觅食。因为水温较高,此时水草的保温作用也已变成劣势。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鱼不得不暂时离开休戚相关的水草区域,而来到离水草不远的明水区觅食。因此,我们晚春乃至夏初钓鱼,需寻找一些水草的边缘、离水草不远的明水区作钓。

我是钓客有鱼乐,分享钓鱼知识,分享垂钓经验,分享美女钓鱼视频,每天更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