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外钓鱼为什么钓到后来会慢慢停口?打窝能不能一次性打够不补窝

 钓手说钓 2022-10-08 发布于广东

在野外钓鱼的时候,有些问题一直令人困惑。我们在作钓过程中,刚开始鱼口变慢或者是停口,只要补点窝料就能起作用,就能再钓到一些鱼。但是到了后期,一旦鱼口变慢或者是停口,再怎么补窝都没有用,有时还会起反作用,甚至补窝就死窝,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持续补窝导致窝子里面的窝料过剩,还是鱼都已经吃饱了?是不是周边的鱼都钓完了?刚补的窝,为什么就再也引不来鱼?是不是周边的鱼都已经对这种窝料产生了警惕性?有意思的是,窝子在静止一夜或者是更长的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焕发活力,这又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补窝的方法根本就不应该用,能不能直接打窝一步到位,把窝料量打够不再补窝?今天钓客有鱼乐就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一、钓点及周边鱼的数量更新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钓点周边水域鱼的数量变化一般不大,更新需要时间,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许有很多钓友会持反对意见,总以为鱼是在不停地运动,并且是在大范围地运动。其实除非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鱼一般不会大范围地游动,常钓的淡水鱼往往就在它们的一亩三分地的活动范围内游动,也许那里就是它们的家,并且白天和夜晚游动的区域也不尽相同。

    除非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形,比如夏季下大雨、暴雨,会导致河水猛涨,此时鱼类才会出现大范围的游动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某一特定水域鱼的数量才会更新较快。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前半夜的初期,鱼类的活动范围会比其它时段明显加大,这也是钓点在死窝以后,经过一夜会重新恢复活力的原因。

    二、作钓后期窝点及附近的鱼容易出现的几种现象

已经进入窝点的鱼,其警惕性会逐渐增高,数量会逐渐减少,食欲也会逐渐下降。在窝点以内及其周边现有鱼群数量一定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作钓,又会出现哪些现象

    1、鱼的警惕性增高。我们每钓上一条鱼,都会对其它的鱼形成一定的干扰,也许在短时间内这种干扰的作用不太明显,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比如一整天,这种干扰就会非常地明显。而且鱼的个体越大,这种干扰就会越明显,到后期即使窝点的周边依然有很多的鱼,也会因为警惕性的增高而远离我们的窝点,不再进窝觅食。另外每一次跑鱼、锚鱼,甚至每一次的挂底,都会对鱼形成干扰,都会让鱼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惊吓,鱼的警惕性也就会越来越高,到了后期,我们的钓点自然就会没有鱼口。

    2、鱼的数量逐渐减少。其一,我们将其中的一部分鱼钓上来之后,鱼的数量又没有办法及时得到补充,所以鱼会越钓越少。其二,鱼的警惕性越来越高,有一部分鱼逃离窝点,致使鱼口变少,乃至没有鱼口也就不足为奇。

    3、鱼的食欲越来越低。伴随我们作钓时间的不断延长,一定数量的鱼虽然还没有被钓起来,但它们此时会出现两种状况,一是鱼吃得越来越饱,吃饱了食欲就会下降。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以至于后来窝点里面有窝料,鱼也不想再吃。

    二是鱼对窝料会越来越敏感,这种敏感主要体现在窝料的类型和味型上。鱼一直在吃这种窝料,而且还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就会产生出一些抵触行为,就会越来越不想吃,以致鱼的食欲下降,后期就会没有鱼口。

    此时就算我们更换新的窝料,往往也会无济于事,甚至会适得其反。原因就在于好多窝料,我们人类也许觉得差别很大,但在鱼类的味觉条件下,其实都大同小异。而且更换窝料再补窝,往往补窝的窝料量会较大,会造成物料堆积,后期会更容易引发鱼类的警惕性。

    结语

    我们在外野钓,一般会出现刚开始有鱼口,钓到后来鱼口变慢或者是停口的情况。究其原因,一般是作钓后期鱼的数量逐渐减少,打窝后鱼的警惕性逐渐增高,而鱼的食欲却逐渐降低等因素。所以我们钓鱼打窝,一次性地将窝料打够,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打窝方法。

    打窝后前期发窝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中期垂钓实口期则会更长,后期出现的慢口或者是无口期的时间点会更晚一些。一般在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再小补一次窝,或者是垂钓到五六点钟就可以结束全天的作钓,这种打窝方法会更加适合我们以一天为时间单位来作钓。我是钓客有鱼乐,如果大家还有问题及建议,欢迎留言评论,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