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光线太强的地方夜钓不好钓鱼?原来小鱼喜光,大鱼怕光

 钓手说钓 2022-10-08 发布于广东

现在很多的河边都紧挨着马路,到了夜晚,马路上的路灯就会亮起来,那么我们在路灯下钓鱼效果会怎么样?在路灯下夜钓与黑灯瞎火夜钓有什么不同?鱼在夜晚,是不是也喜欢在有光亮的地方活动觅食?今天钓客有鱼乐就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鱼类觅食并非全靠视力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们就要弄明白鱼类是靠什么发现食物的。鱼类瞪着两只永远合不上的大眼珠子,它们的视力会怎么样?它们觅食是不是就靠着这双永不瞑目的眼睛?其实鱼类的视力水平参差不齐,这与其生活的水层有着密切关系,这种现象在海洋尤为明显。

    海洋上层鱼类的视力都非常好,它们捕食也主要靠视力来发现猎物。而深海里面的鱼类则有可能完全就是瞎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捕食能力就会很弱。相反,它们有很强大的其它身体器官功能用来捕食。

    淡水里面的鱼类也是如此,有视力好的,也有视力差的。视力好的鱼类,主要依靠视觉系统来觅食,其它器官功能作为辅助;视力较差的鱼类,则主要依靠其它器官功能来觅食,而视觉系统反倒变为辅助,这种现象就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进化与退化现象。长时间使用某一种感觉器官,那么这种器官就会变得非常发达;而不常使用的器官,其功能就会退化。

    光线差会影响小杂鱼觅食

    淡水鱼类这种进化与退化的现象并不明显,但也十分常见。一般的小杂鱼都长时间地生活在浅水区域或者是水体的上层水域,比如小白条等等。浅水区域或者水体的上层水域,光线比较充足,鱼类的觅食活动主要是靠视觉功能,长此以往,这些小杂鱼的视觉功能就会变得特别发达,而其它系统功能相反就会变得相对较弱,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会成为这个种群鱼类的集体特征。

    夜钓场景几乎是没有光线的环境,当其它鱼类都能够依靠其它器官系统觅食的时候,而小杂鱼对食物的判断能力却比较差,因而在进食方面就会受到影响。这也就是在夜钓当中,窝点里面虽然有小杂鱼,而浮漂却不出现明显动作的真正原因,就是钓鱼人经常所说的“夜钓没有小鱼闹窝”的情况。

    但是如果我们在路灯下夜钓,路灯的光线一般比较明亮,小杂鱼就会重启视觉模式,作钓时小杂鱼的吃口就会明显增多。而且路灯的灯光还会将其它黑暗水域里面的小杂鱼招引过来,就会出现小杂鱼闹钩或者是闹窝的现象,这就是在路灯下夜钓的一大弊端。

    底层鱼类觅食不需要任何光线

    那么其它大个体鱼类对路灯灯光会有什么反应?个体较大的鱼类一般在底层活动,它们在夜晚的觅食能力一般都很强大,视觉系统是否正常并不影响它们正常觅食。它们在晚上的视力虽然不太好,但它们有强大的嗅觉系统,尤其是一些长有触须的鱼类,比如鲤鱼、嘎鱼、鲶鱼以及泥鳅等鱼类,在其触须上布满了味蕾系统,不用眼睛看也能准确判断哪里有食物,食物是否可口。

    这些大个体鱼类甚至在白天也躲藏在阴暗的地方,这种不喜欢光线的天性,使得它们其它器官的功能很强大,比如鱼体上的侧线系统。侧线即鱼腥线,鱼腥线是侧线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鱼体的两侧,用于判断方位、感知振动,以及判断食物的来源等等。所以一般的底层鱼类,在晚上可以完全不需要任何光线来辅助觅食。

    大个体鱼对光线有一定的警惕性

    在路灯下夜钓,如果水位比较浅,路灯的光线比较强,那么我们钓到大鱼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到了深夜,大鱼有可能会游向岸边觅食,由于近岸水浅,稍微有一点光线就会影响到水底。一般的大鱼都很警惕,所以我们夜钓大鱼,最好使用夜光漂,而不要使用夜钓灯,而且要尽量减少头灯、手电等一些照明光源的使用时间。

    不过,路灯灯光对夜钓鲫鱼,一般影响不大,这可能与其种群庞大的数量有一定的关系。有时在路灯下夜钓鲫鱼,垂钓效果还有可能会更好,不过对垂钓真正的大鲫鱼,还是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结

    由于小杂鱼一般靠视力觅食,而大个体鱼对光线又有一定的警惕性,虽然在路灯下可以垂钓一般的鲫鱼,但路灯的光线一般较强,所以不仅对垂钓大个体鱼类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还容易招惹小杂鱼,导致小鱼闹钩或者是闹窝的现象发生。因此,我们与其在路灯下夜钓,还不如在黑灯瞎火下夜钓。我是钓客有鱼乐,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及建议,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接着聊。

我是钓客有鱼乐,分享钓鱼知识,分享垂钓经验,分享美女钓鱼视频,每天更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