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不冷,看寒露”,寒露到了,今年冬季很冷吗?寒露谚语早知道

 三农小毛 2022-10-08 发布于北京

导读:“冷不冷,看寒露”,寒露到了,今年冬季很冷吗?寒露谚语早知道

寒露节气到了,在笔者的家乡这边重阳节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气温高达37℃。像往年重阳节就已经很凉爽了,并且一般都会降雨。

而今年的气温有点反常,当天是一滴雨也没有下。因为已经有3个多月没有下雨了,所以大家的期盼着重阳节能下一点雨,毕竟好多蔬菜和农作物也都要急着播种了。

而在几天后的寒露节气,气温是迎来了断崖式的下跌,一下子就降到了14℃了,足足下降了十几度。真的是从酷热的夏季一下子就进入到“冬季”了,而且在寒露这天大清早就开始下雨了。这对于农民来说,真的是一个好消息。虽然寒露所下的雨水不大,但毕竟下雨了,总比不下强多了。

在村里,有些老人还说“冷不冷,看寒露”,意思是说今年冬季冷不冷,就看寒露节气当天的天气了。那这话有道理吗?如果通过寒露节气的天气来预测冬季冷还是暖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村的谚语咋说的。

①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寒露是24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寒露的解释是:“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意思是说寒露是在农历九月份的一个节气,这个时候雨水减少了,但是露水却增多了,而且因为寒冷的缘故,就会凝结成为露水在植株的表面上,因此称之为“寒露”。另外在史书上也有对寒露的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而农谚“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的意思是说到了寒露节气的时候,天气因为已经比较的凉爽了,穿单衣已经不能抵御寒冷了。像笔者的家乡这边,最近几天好多人就都已经开始翻找秋裤了。

其实吧,在广大北方地区到了寒露节气的时候,都已经呈现出冬季的景象了。而就算是在南方地区,这个时候也受冷高压的控制,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尤其是早晚的温度偏低。

②寒露有雨,以后多雨。

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寒露节气前后几天都是下雨天为主,尤其是寒露当天也是下雨了。那么就预示着后面的冬季雨水较为充足。换言之在冬季晴朗的日子不多,主要是以雨雪天气为主。而冬季如果下雨、下雪的天气多,自然冬天就会偏冷了。

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说法,说的是寒露节气雨水多,那么冬季的雨雪天气多。在有些地方甚至有“寒露若逢天下雨,正月二月雨水多。”即通过寒露节气当天的天气,还能预测到第二年的春节和二月份的雨(雪)水天气。

其实吧这个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寒露节气是在重阳节前后。在民间有着“重阳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而今年的寒露就是农历九月十三日。重阳和农历九月十三下雨了,寓意着后面的雨水多,而这两天都没有下雨,意味着后面的雨水偏少,可能出现冬旱,这个和寒露预测冬季雨水多少是一样的道理。

③寒露北风少雪霜,寒露南风好荞麦。

听村里会预测天气的老李说,要想知道冬季冷不冷,还可以看寒露节气当天所刮的是什么风。如果在寒露节气这天主要是以北方为主,那么冬季就雨雪偏少,意味着冬天就比较的暖和。

而如果在寒露节气这天是刮南风为主,那冬季的雨雪就较为充足,这样对于荞麦的生长很有利,但是冬季则会偏冷。

类似的农谚还有“寒露降了霜,一冬暖洋洋”,它的意思是说寒露节气的时候就已经看到白霜了,那么冬季就会比较的暖和。一般只有在霜降节气以后,等气温接近零度的时候才会见到白霜。可是寒露节气就见到白霜了,就说明寒露节气的时候就已经很冷了,冬季提前到了。而冷得早,到了寒冬的时候就会比较暖和了。

写在后面

通过古人所传下来的农谚来看,寒露节气的天气确实可以起到预测冬季冷暖的作用。如果在寒露节气这天下雨了,那么冬季的雨雪天气多。而冬季下雨、下雪的日子多,天气过于潮湿阴冷,自然气温偏低。相反,寒露节气是大晴天,则预示着后面的日子以晴暖为主,即冬季也是比较暖和的。

而笔者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在寒露节气的时候因为受到冷空气团的影响,国内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一轮降雨天气,以此来看今年冬季降雨的天气偏多,因此大概率冬季也是偏寒冷的。所以希望农民朋友在冬天来临之前,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

当然了,农谚也是有地域性的,而且随着气候所发生的变化,它们也只是起到预测而已,并不一定就是百分百准确的。所以如果你的家乡寒露节气没有下雨,也不要过于担忧。

而且冬季适当的冷一点,对农业反而是有利的,毕竟老话说得好: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季偏冷人畜可能受不了,但是会冻死地里的害虫,这样来年农作物的虫害就会少很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