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侯国:毕国

 zqbxi 2022-10-08 发布于江西

      毕国,是中国周朝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公爵。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封十五弟姬高于毕(今陕西省咸阳北),故称为毕公高,毕公高在王室担任要职。不知何时何故,断了封赐,子孙散居各地,晋国的魏氏即其一支系。

       商代毕方,多见于甲骨卜辞,主要活跃于商代中后期。关于毕,可以追溯到夏朝有仍氏,因为毕是任姓的分支,据杜预注《左传正义》说:“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也。”但到了商代,任姓毕方改为子姓毕方,在商朝尤其中后期历史舞台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商武丁开始,毕方历代作为商王朝重要的核心力量,为武丁中兴及后世商政权的维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商代毕方的地理位置在哪?通常认为,毕方古时称毕原,就在今天的陕西咸阳市北一带,这是根据文献中周文王灭毕方后将自己的庶出儿子毕公高封到商毕故地来的,于是有了西周毕国。但根据卜辞记载,商代毕方的地理位置可能一开始并不在毕原,而是在商王畿之内,为后期形势需要改封所致。毕方是商代重要方国,西方(白虎)七宿之一的毕宿便是以毕方来命名的。

毕伯克鼎

      “毕”的甲骨文上面是个“田”,像个“带柄的网兜”,造字本义来源于早期族人狩猎时用的长柄网兜,所以许慎说:“毕,田网也。”《国语·齐语》载:“田守毕弋。”毕是捕兽之网,戈是指兵器,这里是用来刺杀被网住的野兽的戈矛。《诗经-鸳鸯》中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的诗句,可见这种长柄网兜也跟罗人一样擅长捕鸟。等网住了野兽或鸟类,得到猎物,猎捕也就宣告结束,故“毕”字又有了完结、毕业、到底等引申义。早期毕地族人发明了这种“毕”式网兜,用来捕猎,是个擅长用“毕”式网兜捕猎的氏族。《山海经·西山经》载:“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huì),名曰毕方。”西方有毕方鸟,而毕方也在西部。还有很多古籍如《淮南子》、《韩非子》等都将毕方与某种神秘鸟类联系在一起,这可能一方面由于早期毕人是个以捕鸟为业的部族,一方面毕方又是商人的分支,而商人本身就是以玄鸟为图腾的。故何光岳认为毕国也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族。

毕的甲骨文

      毕方在甲骨卜辞中的出场频率非常之高,毕方国君自称“小臣毕”、“亚毕”,“小臣”、“亚”是商代重要官职,能担此职位者大多都是子商血统。学者认为,毕方为商武丁儿子的封国,卜辞中也称“子毕”,子是殷商的姓。毕方受到商王的特别重用,凡有农业、祭祀、战争、外交等国家大事,必有毕方的身影。比如有商王贞问毕方收成的卜辞:“贞:毕有灾。”或“毕无灾”等,因为毕方有商王的田猎场,卜辞中称“毕田”,故商王对毕方的灾害非常关心。商王经常邀毕方国君一起射猎,比如卜辞:“贞:令毕盖三百射。”、“卯贞:王令毕田于京。”等等,这些都表明毕方具备一定的军事能力,商王对毕方寄予厚望。国家每有战事,毕方便走马上任,亚毕之“亚”,便是商代的一种武将官职。卜辞:“丁未卜,争贞:勿令毕以众伐(上工下口)。”西北部的(上工下口)方入侵商朝地界,当地监国火速向商王禀报,商王急令贞人占卜:派毕方去征讨合适吗?卜辞:“丁巳卜,贞:王令毕伐于东邦。”东部有敌国入侵时,商王也派毕方去征讨,一般而言,战争讲究兵贵神速嘛,由于时间紧迫,商王乐于调动敌国附近的军队前去镇压,以尽快击退敌军,减少损失。但这些卜辞表示无论西北险情还是东部有难,商王都启用了毕方的军队,这一方面说明商王对毕方军国实力的信任,任人唯亲;另一方面对商代毕方的地理位置可能也略有存疑。商代毕方一开始可能并不在西部,而是在商王畿,所以商王调动起来比较方便。何光岳认为毕方是在商朝末年封到西部的,当时商朝的重心已转向东夷,为了防止周部族后院起火,毕国作为监视功能改封到毕原,成为周部族东进的绊脚石。

毕伯克鼎铭文

      毕方还经常被商王作为使者派遣到外邦,比如卜辞:“贞:令毕往。”、“贞:令毕呼犬延作……”更进一步说明前期毕方就在王畿内,如果一开始就远在毕原,那就没法重用了。毕方还具备主持王室大型祭祀的资格,比如卜辞:“甲午卜,贞:呼毕先御燎于河。”、“贞:呼毕(酉彡)岳。”这些都记录了商王呼毕方主持祭祀河川大岳的事。当然,作为商的成员国,每年的朝贡还是不能少的,卜辞中还记录了毕方向商王贡献牲畜,“未卜,贞:毕以牛。”、“……用自上甲五牢攉大示五牢。”五牢,就是五种牺牲或祭祀品。

毕鲜敦

商代毕方势力强大,由于与商王室的特殊关系,又建有赫赫战功,周边诸侯无不敬畏,因此在当时可以说是“闻毕胆丧”。商王把这么重要的一颗棋子安插在周部族榻侧,大大震慑了周方族人,严重阻碍了周方的发展进程,引起周人的极大忌惮。周文王即位后,以仁义治国,名闻天下,附近许多诸侯归附,羽翼逐渐丰满,时机成熟后,才寻机彻底剿灭了毕方。《史记·魏世家》载:“武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毕姓。”西周姬姓毕国立国较早,在商未亡之前就已封国,毕公高虽为庶出,威望极大,这源于他个人的能力。清华简《耆夜》载有“西伯戡黎”后续事宜,说得是文王攻打黎国班师回朝,古代打仗凯旋后需在太庙举行庆贺大典,祭祀、犒赏、分封、奖励等事宜,功臣大多是文王儿子,其中就包括毕公高。可见毕公高常年跟随文王东讨西征,战功赫赫,被封到如此重要的商毕故地也是名至实归。周成王在《书·毕命》中赞誉毕公高为“弼亮四世,正色率下。”可见毕公高高寿,曾辅佐了文武成康四代周王。

毕鲜敦铭文

      毕国在西周时期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毕公高显赫的声名,后世子孙也得以荫泽乘凉。清华简《祭公》篇中提到,周穆王时,当时的毕国国君位列三公(邢公、毛公、毕公),可谓世袭了祖上的尊位。但西周毕国最后的结局却不得而知,据出土铜器与文献的相互佐证,推测可能亡于西周末年。2007年出土于陕西韩城市梁带村芮国墓地的铜器“毕伯克鼎”是宣王时期的毕伯为祖先毕公高制作的器物,可见周宣王时,毕国还存在。由于毕国封地近于镐京,有可能是周幽王时亡于西戎入侵。除了新出土的“毕伯克鼎”,有记录的传世毕器还有“毕鲜敦”,但不知属于哪个时期。毕国亡后,国人以国为氏,形成毕姓,但毕人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春秋时,毕公高有个后裔叫毕万,在晋国当官,因在晋室立功,被封到魏地,故其后代便改姓为魏,形成春秋时晋国六卿之一,战国时三家分晋,建立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毕国建立

      据《通志·氏族略》 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于毕(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市之北),故称为毕公高,并建立毕国。后来,毕公高的长子楷伯另封至楷国,次子毕仲继承毕国。

历史沿革

       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塬或咸阳塬,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毕国灭亡

       毕国在建立275年之后,被西戎所灭。毕国,早在夏商时便已存在,古时这个地方称毕原,在今陕西咸阳市北一带。杜预注《左传正义》中说:“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也。”说明最早的毕国是任姓。到了商朝时期,改封为商朝嫡系的子姓毕国,仍在原址。据说毕国曾一度强盛,商末时,商王为了抑制歧山逐渐兴起的周国,还命毕国严防死守,监督周国的一举一动。后来,毕国终被文王所灭。《逸周书·史记解》记载:“昔有毕程氏,损禄增爵,群臣貌匮,比而戾民,毕程氏以亡。”意思是昔日毕程氏减少俸禄,增加爵位,群臣表面上装作贫穷,暗地里却沆瀣一气,剥削百姓,毕程氏逆天而行最终导致灭亡。可见商末的毕国执政者们生活腐朽,欺压百姓,文王灭亡毕国还是顺应民心的。

      随后,文王将这块地方封给了儿子高,成了姬姓毕国,伯爵。姬高是文王的庶子,因封于毕原,故史称毕公高。《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毕地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得益于这些优厚的自然条件,故毕国在关中平原是较为富庶的区域。《史记·魏世家》记载:“武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毕姓。”毕公高因此成了毕姓的始祖。

       关于“毕”字的由来,《说文解字》释义:“毕,田网也。”毕的繁体“畢”,上面是个“田”,下面一把柄,其实是个网兜,非常形像。“毕”字的本义是狩猎时用的带有长柄的网兜。《国语·齐语》记载:“田守毕弋。”毕是捕兽之网,戈是指兵器,这里是用来刺杀被网住的野兽的戈矛。《诗经-鸳鸯》中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的诗句。等网住了野兽,得到猎物,狩猎也就结束,故“毕”字又引申出完结、毕业、到底等字义。

       清华简有《耆夜》一篇,简文记述的是“西伯戡黎”(见黎国篇)的后续事宜,说得是文王攻打黎国胜利后回到周都,在太庙举行庆贺大典,犒赏参加此次伐黎的所有大将,大多是文王的儿子,其中就包括毕公高。说明毕公高是文王灭黎时的主将之一,这大大提升了毕公高在周室中的地位。根据出土铭文结合史载推断,毕公高有子嗣在原黎国故地受封,可以说,毕公高虽是庶出,但从他的事迹看来,说他跟周公、召公齐名一点也不为过。清华简《祭公》一篇中提到,毕公高后裔毕曾在周穆王时被列为三公(邢公、毛公、毕公)之一,可见,子孙也受了祖宗的荫泽。

毕伯克鼎

       毕公高寿命很长,历经文武成康四朝,被周成王在《书·毕命》中赞为“弼亮四世,正色率下。”(意为辅佐四代君王,态度严谨的对待政事。)

     关于毕国的灭亡,具体时间尚不清楚,据出土青铜器与文献的结合考证,估计在西周末年。西周晚期出土青铜器“毕伯克鼎”被考证是周宣王时期的器物。因毕国封地处于镐京附近,有可能是周幽王时西戎入侵时被灭,如果真是这样,毕国也算是个冤大头了。

毕伯克鼎铭文

       毕国被灭后,国人以国为氏,形成毕姓。春秋时,毕公高有个后裔叫毕万,在晋国当官,因为晋室立功,被封魏地,故其后代便改姓为魏,形成春秋时晋国六卿之一,战国时三家分晋,建立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国君列表

毕公高:毕氏始祖,周文王第十五子

毕伯克

毕伯硕父

此后世系不明。

亡国之后

       毕公高后裔毕万在亡国后投奔到晋国,晋献公让他做大夫。毕万屡次随晋献公出征,军功卓著,于是晋献公封毕万于魏 ,其后代称魏氏,并且成为战国时代的著名姓氏。其魏氏后裔中魏文侯,与赵国、韩国两国瓜分晋国后,得到周王册封,建立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仍居于毕国者,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毕氏,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正由于这样,今天的毕姓跟魏姓的,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历史事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国公室剩余的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其中,就魏国来说,在三家分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魏国和晋国,其实都是姬姓诸侯国。对于魏国的先祖,就出自西周时期的毕国。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毕国,以及魏国的建立过程。

一、毕国

首先,据《通志·氏族略》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史料的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于毕(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市之北),故称为毕公高,并建立毕国。后来,毕公高的长子楷伯另封至楷国,次子毕仲继承毕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和鲁国、晋国、吴国、郑国、卫国、燕国等诸侯国一样,毕国也是一个姬姓诸侯国。


周武王姬发消灭商朝,建立西周,将大量的宗室后人册封为诸侯国。对于西周来说,显然希望这些姬姓诸侯国可以起到镇守疆域,拱卫周王室的效果。其中,就毕国来说,册封之初的疆域,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塬或咸阳塬,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去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对于毕国来说,第一任君主名为毕公高。西周初期,毕公高曾在周王室担任官职,具有比较高的地位。不过,在西周中后期,毕国就被西戎消灭了。所以,这导致毕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西戎是周王朝西北一带的游牧民族,对于西戎来说,自身实力比较强大,比如周幽王在位时,西戎就攻破了西周都城。到了春秋时期,秦国称霸西戎,吞并西戎12国,这才解除了西戎对于中原地区的威胁。《匈奴列传》记秦穆公时有西戎八国,即绵诸(今甘肃东部);绲戎(今甘肃东部);翟、镕之戎(今陕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韩城与洛川之间);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荔(今陕西大荔县东);乌氏(今平凉西北甘宁交界处);朐衍(今宁夏盐池一带)。一般位于陇山(今六盘山)附近。

二、毕万

毕国灭亡后,宗室后人就以国号作为姓氏。其中,就春秋时期的毕万来说,流落到了晋国,并在晋国侍奉晋献公这位君主。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日益强盛。对此,在笔者看来,后来的晋文公重耳能够称霸中原,显然也是因为晋献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晋献公十六年(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冬天,晋献公扩大晋国的大军,将原来的一军设置为上、下两军,自己率领上军,太子申生率领下军,随即发动一次开疆拓土的战争。晋献公以赵夙驾御战车,毕万作为车右。此次出兵战果丰硕,晋军一举消灭耿国(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南)、霍国(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和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三个小诸侯国。晋军凯旋而回后,晋献公为了奖励勇猛作战的赵夙和毕万,将耿地赐给赵夙,将魏地赐给毕万,并让他们二人担任大夫。

晋献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献公诸子争夺君位,使晋国发生内乱。而毕万的子孙更加众多,他们以毕万的封地为氏,称魏氏。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毕万在晋国的后人,逐渐以魏作为姓氏,等到魏文侯三家分晋的时候,自然就用魏作为国号了。对于毕万来说,虽然距离三家分晋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是,因为他立下了战功,获得了封地,这促使他的后人能够成为晋国的卿大夫,从而获得了瓜分晋国的基础。


三、魏文侯

魏文侯(公元前472年~公元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6年,魏文侯成为魏国的卿大夫。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在此基础上,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对于魏文侯来说,因此成为魏国第一位君主。

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要少一些。对此,在不少开始学者看来,三家分晋之后,魏国的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国,东边是新兴的韩国,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陕县和灵宝市地区)。因此,地处四战之地,促使魏文侯颇有忧患意识。


于是,魏文侯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在这些人才的辅佐之下,魏国得以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所以,在战国初期,魏国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尤其是魏文侯时期开始的李悝变法,也成为战国七雄的第一个变法,在时间要明显早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和赵国的胡服骑射。

姓氏来源

来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关于姬姓毕氏的渊源,许多史籍中记载得都一样。例如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在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记载:“毕公高之后”;在史籍《万姓统谱》上亦记载:“《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按史籍《通志·氏族略》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王朝建立之后,他负责处理那些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被称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姬发封于毕地(今陕西长安、咸阳北,渭水南北岸一带),他建立了毕国,为公爵,故而史书多称其为“毕公高”。三千多年前的毕国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西周初年,十分受到西周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毕原。姬高是周王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周武王病逝后,他为顾命大臣之一,与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毕公高的儿子毕万后来事仕于晋国,乃封于魏地,其后代中有改姓为魏氏者,在战国时期成为著名姓氏。仍居于毕国者,遂以国名为姓,称毕氏。在两周的八百七十多年间,周文王的这支毕氏子孙一直显赫于世,并且历代相传,一直相传至今。毕氏、魏氏同宗同源,皆尊奉毕公高为得姓始祖。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北部一带,史称毕氏正宗。到了汉朝时期,有一支毕氏族人远迁山东的东平郡,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

来源二

源于任姓,出自黄帝少子禺阳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系自任姓所改。”任姓毕氏远早于姬姓毕氏,为任奚氏同祖。任姓的始祖,许多史籍皆考证位夏王朝时期车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子字为氏。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地(今山东济宁),故为任姓。禺阳的裔孙名仲,食采于夏王朝管辖区的奚地(今河北承德),史称奚仲,出任夏王朝时期的车正(管理和制作车舆的工匠),后又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一度还迁于邳(山东徽山)。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在史籍《左传》中疏云:“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在奚仲的后裔子孙中,有分迁居于毕原(今陕西咸阳)者,这个分支的族人便以居邑名称为姓氏,改称毕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屠各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西汉元狩二年,霍去病以骠骑将军率万骑出陇西,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千余里,斩首虏近九百级,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季,霍去病再出陇西、北地两千余里,越过居延泽,进军祁连山,捕斩首虏三万余级。西汉王朝发动的这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右部,逼迫得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四万余人归汉。汉武帝分徙其众于边塞之外,因其故俗置五属国,又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由此沟通了自内陆与西域的直接交往,对西汉和匈奴势力的消长也发生了显著的影响。东汉初期,原南匈奴休屠王所部分析出屠各部,名出匈奴休屠王子日磾(金日磾),在浑邪王杀休屠王之前,他原先的称号就是“休屠各王太子”。屠各部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曾一度强大,后世的铁弗部、高车部、敕勒部、丁零部等等,皆出自屠各部,本部还曾建立其强大一时的前赵政权。前赵政权灭亡后,匈奴屠各部的少部分族人归附于石勒创建的后赵政权,而大部分则都分崩离析,四散而去。其部族主体后在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执政时期归附于鲜卑拓拔部,成为拓拔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史书中又称其为“鲜卑屠各部”。

在北魏孝文帝于北魏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所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鲜卑屠各部的族人有改姓氏为单字汉姓毕氏者,后融入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四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阿史那部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属于以国名或官爵称谓为氏。史书记载:西域毕国胡人有毕氏。毕国,为突厥阿史那部族人建立的一个西域小国,在唐朝学者裴矩所撰著的《西域图记》中有记载:“安国之西百余里有毕国”,也就是从毕国到安国王治的行程。毕国当时在西突厥阿史那部的掌控之下,为其属国之一,实际上仅为一城一部落。六年后的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阿史那·社尔也病逝了。这位一生飘零的突厥王子终于实现了长伴他最崇敬的唐皇之愿:在众多陪葬的功勋显赫之大唐开国武将当中,他的墓葬离唐太宗的昭陵最近!从此,阿史那·社尔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之爵号“毕国公”为姓氏者,称毕氏、国公氏;;亦有称社氏者。其中的毕氏被史书称作“西域毕国胡人毕氏”,而国公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国氏,皆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毕氏、国氏、社氏与阿氏、史氏同宗同源,身貌特征是身材高大,眉骨突高,双眼睑纹,瞳孔微黄,鼻梁高耸,男子皆山羊胡须,十指指纹箕多斗少,甚至十指皆箕。

来源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新巴尔虎毕喇尔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蒙古族都讷亨氏,亦称德赫氏,源出蒙古新巴尔虎部毕喇尔部落,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部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uneheng Hala。

清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都讷亨氏多冠汉姓为毕氏、祁氏等。

来源六

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必兰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毕力扬氏,亦称别兰氏、必喇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必兰部,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世居和悠(今黑龙江与乌苏里汇合口)、长白山地区。后有达斡尔族、赫哲族引为姓氏者,达斡尔族称毕力夹氏,赫哲族称毕拉氏。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毕力扬氏、达斡尔族毕力夹氏、赫哲族毕拉氏多冠汉姓为毕氏、何氏、杨氏等。

来源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土家族、苗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毕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毕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奚仲(任仲、姬仲)、毕公高(姬高)、刘曜、阿史那·社尔。周初著名政治家。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建立后,他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封于毕国,爵位为公。世称毕公高。武王驾崩后,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他的后人有一支以国为氏,称毕姓。他们尊毕公高为毕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仕晋,因功封于魏,到其曾孙魏文侯时,三家分晋,因此有毕姓改成魏姓者。虽如此,毕姓此际在山西扎根却是不争的事实。战国时,滕国(今山东滕州)有毕战,说明此际毕姓已进入山东。先秦时期,毕姓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西汉时,南越将军毕取降汉,被封为侯。并有涿(今河北省涿州)人毕野白,这些史实表明,毕姓在北方已扩展于今河北,南方的广西也有了毕姓人。此际,一支毕姓远徙山东省东平,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东平郡的毕姓繁衍日盛,可谓族大人众,名人辈出,此际见诸史册之毕姓名人,多父子、兄弟等有血缘关系者。另外,毕姓太原郡望、河内郡望、河南郡望已日益壮大,北魏出连氏改毕姓后,入迁洛阳,使毕姓河南郡望尤为昌盛,并荫及河内。武则天时,毕憬为司卫少卿,定居偃师,子毕构官至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卒赠黄门监。安史之乱后,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毕宏入蜀,毕构裔孙一支迁居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唐代末年,有毕姓因仕宦迁居徽州,繁衍成徽州大族。有因避回鹘掳掠和黄巢之乱,南及两湖一带。北宋时,代州云中(今山西省大同)人毕士安因仕宦落籍河南郑州,其孙毕良史先迁蔡州上蔡,靖康之耻后,避居江东。与此同时,有毕姓因仕宦或避难之故迁居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明初,山西毕姓人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清乾隆年间以后,河南、山东的毕姓人,伴随闯关东的风潮,通过海路,入迁东北三省。此际亦有沿海之毕姓赴台,或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者。如今,毕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安徽、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省之毕姓约占全国汉族毕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