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治被误解千年,真实的李治有多恐怖?看看外国如何评价他的

 茂林之家 2022-10-08 发布于湖南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一定对“李治”这个名字不陌生。他是唐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鼎鼎大名的李世民,皇后更加了不得——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这两位名人的光环照耀下,李治反倒显得有些平庸。尤其是史书对于他的评论,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因为李治曾经力排众议立武则天为皇后,并且将权力让渡给女子,李治在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封建世界里只能得到一个很差劲的评价。那就是懦弱、无能、不思进取。史书上也不曾记载他有贞观之治或者贞观遗风那样出色的政绩。

然而,到底是李治没有为国家做出功劳,还是没有人去歌颂和记载呢?在后世人的风评里,李治很可能被大家误会了。真实的他非但不懦弱,反而在番邦蛮夷、欧洲白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高大威武的印象。纵观他的上位史就能发现,李治其实是个扮猪吃老虎的狠人。

鹬蚌相争

李治在所有皇子中排名老九,少年时的他性格温和、待人接物文质彬彬,没有显露出任何的才华和张扬。看起来就像是个不争不抢的闲散王爷。这样的表现是很明智的,因为在李世民看来,立嫡立长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李承乾,才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这位李承乾垂髫之年就被委以重任,表现也称得上可圈可点。读书很用功,引经据典那是张口就来,交给他的政治工作也完成的尽善尽美。李世民对他十分满意。只不过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李承乾小时候因为体弱,落下个瘸腿的毛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可惜了,“美玉有瑕”。这导致李承乾心中始终有一种自卑存在,极端的自卑必将导致极端的自负,这也为日后的祸端埋下伏笔。除了李承乾外,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还当属小幺李泰。这个人的天赋值就点在另一个地方了,那就是能拍马屁。

李泰是所有皇子中在宫中住的时间最久、和李世民相处时间最多的那一个。他常常语出惊人、将李世民哄得喜笑颜开。李承乾旁观这一幕,难免会觉得受到冷落。李泰此时再迟钝也反应了过来:父亲对自己的偏爱,将会影响到大哥的地位。

然而,他仗着这份宠爱有恃无恐,多次公开场合下与李承乾针锋相对。这给李承乾的内心带来极大的危机感,他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而李泰同时也生出歪念头:老爹这么喜欢我,说不定争取争取我真能当上太子呢?

李承乾和李泰各种明争暗强,而此时李治在干嘛?答案是,什么也不干。就和老婆在家喝茶种地、平时老老实实孝顺父母,做一个本分的朝廷打工人。然而李治的打工生涯还做的蛮好的,这也证明他确实有一些管理能力。

于是在宫中、朝廷里,相比起喜怒不定的太子和乖张暴戾的李泰,踏实本分的李治反而成了风评较好的那一个。不过这些还不足以引起李世民的注意,李治也明白,现在是个敏感时期,谁要是敢这分钟跑出去表现,那都是对皇位虎视眈眈、给皇上心里添堵。

于是李治就干脆韬光养晦,看李承乾和李泰能斗出个什么结果。事情的导火索,在于李泰年岁渐长,按照唐朝律法,成年皇子必须离开京城、前往封地自治。然而李世民因为舍不得小儿子,特许李泰接着留在皇宫,这给太子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渔翁得利

前文说过,李承乾其实是非常自卑的,他的自卑来自于对身边环境的不安全和不确定感。太子之位随时可能被夺舍、父亲的重视也将不复存在。从今天的眼光看,李承乾应该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导致他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意图持剑刺杀李泰!

当然,这样荒唐的刺杀并没有成功。但却让李承乾在李世民心中聪慧明智、能担大任的滤镜彻底破碎。宫中传闻自那之后,李承乾就疯了。他确实疯了,被封建礼教的压制所逼疯。于是李世民深思熟虑过后,不得不废除李承乾。李世民又恐生变故,赶紧命令李泰前往封地。

除开这两盏不省油的灯,还有谁可以担当太子的大任呢?李治的好就在此刻润物细无声的出现了。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很显然,李治那是那个渔翁,不废一兵一卒、不搞流血政变给别人留下话柄,靠扮猪吃老虎就得到了太子之位。

时光匆匆而逝,李世民在公元前649年去世,李治继位。他登基后,有不少前朝老臣跃跃欲试,对于这位年轻的新皇帝有许多怀疑。李治为了在臣子中竖立自己的威信,干了一件所有前朝元老都反对的大事——那就是立武则天为后。

武则天本来是李世民的才人,儿子娶继母本来就是乱伦,现在李治还要立继母为后,实在令人难以接受。然而就是在这种所有人都反对、都想让你“听话”的时候,李治就越是要反抗,强行让武则天封后了。后来甚至允许皇后插手政事、让渡了一部分皇权给她。

李治也不是傻子,他这么做并不是心甘情愿让武则天架空自己的皇位。而是比起从政,他有更擅长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军事。李世民在世时开创了贞观之治,外邦人对于唐朝非常敬畏。现在李世民去世、李治刚登基,一些番邦人就跃跃欲试,频繁骚扰唐朝的边界。

这是在试探李治的底线呀,他表面上是个文官,其实更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李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御驾亲征,荡平了突厥人对唐朝的威胁,甚至将国家的领土扩张到欧洲的地图上。这时候外国人才意识到:原来除了李世民,李治也不是好惹的。因此李治在欧洲史料的记载中,形象也是非常高大威猛,甚至将其称为“黄祸”。

结语

有历史学者统计,在李治统治的三十多年里,社会治安良好稳定,人口也有了不少增长。由此看来,李治绝对不是一位碌碌无为的皇帝。只是他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中间,被掩盖住了光芒。如果将他单独挑出来,放在任何一个朝代,相信他都会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合格的管理者。

现在你还认为李治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永禄之才吗?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个没有特点的老实人,也许他有一天会一鸣惊人,令所有人大开眼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