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野:为啥林罗是元帅,刘亚楼只是上将?上将已是参谋长的天花板

 芥舟 2022-10-08 发布于湖北

东野:为啥林罗是元帅,刘亚楼只是上将?上将已是参谋长的天花板!

文章图片1

四大野战军的参谋长中,刘亚楼无疑是非常传奇的人物,脾气暴躁,号称“雷公爷”,在苏联吃过洋面包,敢于和林彪顶撞,但林彪却一刻也离不了他。

在各野战军的参谋长中,刘亚楼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萧克是老资格,陈士榘有个性,张震是“少壮派”,阎揆要是西北代表,李达军事素质非常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抗日战争中都做出过突出成绩。只有刘亚楼,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指挥!

抗战时,刘亚楼大部分时间在苏联,他虽然没有在祖国参加过二战,但却在苏联以少校的身份参加了卫国战争,后来成为苏联红军的师长。

林彪奉命主持东北军事之后,专门把刘亚楼要去当参谋长。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刘亚楼在红军时期资历较低,多年不在国内,对国内军事情况不熟悉,为什么林彪指名要他?

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刘亚楼的军事素质非常突出,不仅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过,理论基础深厚,而且参加过苏联红军的对德战争,对这种大平原上的“钢铁洪流”特别熟悉,是最适合东北部队的参谋长人选;第二,林彪和刘亚楼的配合会非常默契!

林彪去过苏联,他被阎锡山的士兵误伤之后,在苏联住过一段时间治伤,这段时间里,他和刘亚楼在苏联重逢。红军时期,林彪就很欣赏这个勇敢而机灵的红小鬼,毛泽东写进诗词中的“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捉张辉瓒的就是刘亚楼。

林彪沉默寡言,刘亚楼个性活跃,但他们两个居然成了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去伏龙芝军校听课,林彪不懂俄语,刘亚楼就给他当翻译。莫斯科保卫战后,两人分开,林彪回国担任抗大校长,刘亚楼奔赴卫国战争前线。

文章图片2

百万苏军进入东北,击溃关东军时,刘亚楼就在苏军的队伍里。在罗荣桓的推荐下,刘亚楼进入东野,时间是1946年3月,当时林彪的部队刚刚由东北人民自治军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

刚进入东北的时候,林彪是没有参谋长的,他曾设想由罗荣桓兼任参谋长一职。

罗荣桓参加过秋收起义,在中央苏区历练过,成长为准军团级将领,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八路军115师政委。在此期间,他的最大贡献是完成了山东地区的一元化领导,把山东战区建成为高质量的根据地。这个贡献是历史性的,对后来的战争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山东是后来华东战区的组成部分,东北野战军有一半是山东输送的,而华东野战军至少有四分之一来自山东!

作为山东军区司令员的罗荣桓军政双优,他本人也愿意继续做军事工作。

这样一个厉害角色,兼任东北部队的参谋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但罗荣桓本身工作太忙,要做部队的政治工作,要搞后勤,要兼顾土改,要主持“诉苦”运动,要争取翻身农民参军,还要在林彪、高岗、陈云、张闻天和彭真等各路东北大员之间做协调,更关键的是,罗荣桓身体很差,后来到苏联做手术治肾病,成效却不大。

就在这个时候,刘亚楼出现了,对林彪来说,真是喜从天降。因此刘亚楼有一个优势是国内任何人比不了的,他在苏德战争中的正规化经验,正是东北部队急需的!

文章图片3

林彪进入东北的时候,部队只有11万人,还是由各地区支援的,等三年之后他率军入关的时候,东野已经高达百万大军!在这个过程中,猛烈扩大兵源靠的是罗荣桓,而推行正规化和标准化提升战斗力靠的是刘亚楼,两人一个保质,一个保量,东野大军终于成为四大野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刘亚楼是出色的参谋长和幕僚长,但同时也是一员出色的战将。平津战役中最关键的天津之战中,刘亚楼是总指挥,这场大战也最能体现刘亚楼的才气、灵气和霸气,29个小时里,刘亚楼的攻城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我军最著名的几声攻坚战中,太原战役花了6个月,临汾战役耗时70天,济南战役打了8天,总攻锦州用了31个小时,而刘亚楼的天津之战只花了29小时。

天津之战让华北强敌傅作义丧失了继续打下去的勇气,他不战而降,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在华北长期压得我军抬不起头的傅作义终于低头认输,华北敌军50多万被我歼灭。

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后,刘亚楼干脆从总部出来,担任第14兵团司令员,到前线摧城拔寨去了,参谋长的职位留给了老将萧克。

对刘亚楼非常欣赏的除了林罗首长外,还有另外一人也在始终关注着刘亚楼,此人就是毛泽东。

早在刘亚楼“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之后,毛泽东就对刘亚楼欣赏有加,在送他去苏联学习之前,据说毛泽东专门把刘亚楼叫到他住的窑洞里彻夜长谈,对他寄予殷切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被任命为首任空军司令员,一直到他55岁病逝。晕机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晕船的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毛泽东不拘一格的用人和识人方式,一时传为美谈。

文章图片4

东野几位主要首长的排序是:林、罗、刘、谭。在四位主要首长中,林彪是元帅,罗荣桓是元帅,排在刘亚楼后面的谭政是大将,只有刘亚楼是上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知道,新中国首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也是大将军衔,为什么作为首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只是上将?

很多人为刘亚楼鸣不平,觉得他的上将低了,大将才合适。甚至有一种传说,在1955年授衔 的时候,林彪也觉得刘亚楼应该授大将,于是委婉地向毛泽东建议“多考虑井冈山”的同志。

关于“多考虑井冈山的同志”,我没有查到史料来源,所以就当是传说吧。但刘亚楼无论是从资历、军功还是贡献,授予上将军衔应该是合适的,林彪当时并没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并不具备“说情”的资格,也不符合他的性格,因此,个人推断是网络小说作家一厢情愿编造出来的情节。

再说,当时的林彪身体不好,正在青鸟养病,他又是怎么向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建议“多考虑井冈山的同志”的呢?

刘亚楼到底应该授予什么军衔,历来有争论,在新中国的几位首任司令员中,海军是大将,公安军是大将,装甲兵也是大将,只有空军是上将;在东野系统中,刘亚楼是103首长,上将,而排位在后面的104首长谭政却是大将!

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更不能单纯把刘亚楼的职务和某人的职务简单比较,那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客观的,必须把刘亚楼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纵、横两方面的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我们接下来就尽可能简单地从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不同的时期,来做一个简要的综合论证。

文章图片5

红军时期:刘亚楼参加革命较晚,在红军中最高当过师级干部。

刘亚楼是典型的“红小鬼”,在他刚参加红军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是部队的骨干将领了。长征结束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刘亚楼是师级干部,林彪当时已经是中央红军的代表(这个从他后来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师长就可以看出来,因为115师就是中央红军为主改编的)。

这段时间的刘亚楼,无论是职务还是资历,都不算醒目。不管是萧劲光还是谭政,都远超过他。更不要说参加过同盟会、广州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张云逸大将了,另外一位开国上将周士第,早在南昌起义时就是25师师长,这个资历和职位就更没法比了。

抗日战争:刘亚楼全程缺席。

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长达8年,如果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更是长达14年,但在这个段时间内,刘亚楼并没有出现在抗日战场上。

抗战初,他曾短暂担任过抗大教育长,但很快就到苏联了,尽管这是组织委派的,但比起同一时期的萧劲光和谭政等人,不能不说刘亚楼有点遗憾。

抗战初,谭政就担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在“七大”上当选候补中委,党内陆位远超刘亚楼;而萧劲光则担任过留守兵团司令员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刘亚楼是野战军参谋长和兵团司令员。

先对比下谭政,谭政是政治部主任,和刘亚楼的参谋长可以说是平级。但进入四野之后,谭政还担任副政委,这就要比刘亚楼的兵团司令员高半级。

再看萧劲光,曾是东野前身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副总司令、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和东野副司令员,又是东野前期两位兵团司令员之一,地位明显在刘亚楼之上。

文章图片6

野战军参谋长的军衔,上将已经是天花板!

我军四大野战军中,涌现的优秀参谋长有很多,除了刘亚楼之外,最有名的莫过于宋时轮、陈士榘和李达。

其中宋时轮是早期的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后来成为三野的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随彭总率志愿军入朝,担任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陈士榘和刘亚楼以及宋时轮一样,都是个性非常强的参谋长,他是华野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炮兵专家,著名的“双堆集”大战中,正是他率华野特纵赶到,才和刘邓一起全歼黄维兵团。

李达是军中著名战将,和刘邓长期合作,在刘邓大军的中原野战军时代和第二野战军时代,李达都是参谋长,可谓是“铁三角”!

上述三位功勋卓著的野战军参谋长宋时轮、陈士榘和李达,无论功劳、职务或是资历,都不比刘亚楼差,但在1955年的授衔中,他们都是上将。

另外也有几位野战军的优秀参谋长,如三野的张震和一野的阎揆要,军衔更低,只是中将,而大名鼎鼎的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军衔只是少将!

从授衔的总体情况下,野战军参谋长都是上将或中将,没有出现大将。拿宋时轮、陈士榘和李达做参照,刘亚楼的上将军衔并不低。

事实上,在战争年代,尽管参谋长在军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个职务属于部门首长,而副政委属于野战军首长,后者地位更高一些,这更能解释为什么谭政比刘亚楼的军衔高。参谋长的作用更明显、地位也逐步提升,那是后来的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