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居山林,人间最美的清居

 夕阳mscv2uohae 2022-10-08 发布于湖北

秋居山林,人间最美的清居

作者:物道君  编辑:夕阳QQ:1050184607 


图片

         物道君语:人到某个年纪,总会想住到山里。到了秋天,总想住进山里,心会不由自主地闲下来。山中清居一日,胜过人间十年。

       有人说:清居,是对精神最好的滋养。
何为清居?不禁让人想起了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就是对清居最真实的写照。

秋居山林,或许是最好的清居。

       闲才活得像个人,闲才能让人生随性,随意。梁实秋曾言:“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在热闹的尘世里,车水马龙,喧嚣声的嘈杂不绝于耳,四季总不分明。可是幽居在这山中,日日幽静,人心闲淡,对自然的感受愈发明朗。

       踏着晨曦中的一抹清露,或是踩着夕阳的余晖,慢慢走在山间林中的小道上,斑驳的阳光,从枝叶间洒在地上,清逸而明媚,轻轻的听得见落叶嘎吱作响的声音。仰头会看见明黄的银杏叶随风飘扬,树上的枣子一点点变红,枫叶慢慢染尽层林。

图片


      低头会发现脚边的清菊开得正浓,青的、黄的、白的、紫的……原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古人诚不欺我。
别因为呆在城市中太久,而忘记了大自然的静美。也别因为每日的忙碌,而忘记了让自己认真地活。

       安德列.  可夫斯基曾经说过:“一个人必须独处,贴近自然,贴近动物和植物,与之相触相通。”秋居山中,便是让自己闲下来,去靠近自然,聆听自然。山鸟虫鸣,落叶野果,皆可入诗,皆是闲趣。世人曾言:山中一日,人间十年。

      因为居在山中,人心变闲,时光才变慢了。只有隐居册中才
“偷得浮生半日闲”,“山中才一日,人间已数年”。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种纯朴的气质和美感,它们被寄放在乡村之间、山林之间。可以说,那里是历代文化人的心灵倚靠,是他们思想与精神的木本水源。

       若能闲居山中,隐逸与山村、山林、山泉结合生发的一种美,一种境界。山上有云雾缭绕,山脚有溪流潺潺,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世外桃源,静谧,恬适,悠闲,自在,这是一种淡雅恬静的生活。

图片


人贵在一颗素心

       如今,世事纷杂,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信息如瀑布般,将你我裹挟其中。人可随心所欲,却不可随波逐流。唯有清心,方能明志。唯有清居,方可养得素心。秋日山居,是清居最好的样子。沏一壶清茶,坐于凉亭间,“觉山色皆来相就。”

       器与茶,不求名贵,而是真心。坐饮一杯山水之凝萃,望山色之苍翠,草木之灵动。
人归草木,心归朴素,是一场清修。读一本闲书,不求甚解。是在忙碌庸俗的生活里,找一处空隙,与自己独处,与这个世界非凡的心灵对话。

       放开对名利的执着,寻找生活真正的意义,才是清居的要义。弹一曲琴音,与松间为友,与明月为伴。聆一曲清音,与山风弹奏,与山泉共鸣。习一篇字帖,闻墨香浅逸,賞人生清悠,在横竖撇奈里,感受中国文化里的藏拙容让。

      植一盆兰草,觉草木之可爱,修心底之柔韧,盈一株绿植,觉青翠之馥郁,修人生之娴静。
人当有自己的爱好,即使如蚍蜉,亦能留有一方小天地,与己清赏。山中秋居,亦是清居。在山川草木间,与一颗清心独处,归于素雅。


图片

是对精神最好的滋养

       九月,人生知秋。此刻,山里的硕果在望,秋橘秋柿挂枝头,苹果绛红,栗子已熟。走过春之娇媚,夏之茂盛,秋正是成熟沉淀之时。正如人之中年,经过少年的明快,青年的奋发,中年正是“纯熟练达、宏毅坚实”之时。

       人不应该走得太快,而忘记了为何出发。也不应该走得太急,而忘记了为何前行。庄子曰:“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人生在世,亦有四时,枯荣有时,喜悲有时。不过是
认真感受每一刻,清心明志每一天

       秋居山中,是思考的最好状态。居于山气日夕间,平心静气,望天上云卷云舒,无欲无求,看林中叶落果结,自然总会有答案,而生活亦会有其解。秋居山中,看秋韵尽染,枫的红,菊的黄,果实的清香,长天与秋水一色。

       秋居山林,是对精神最好的滋养。秋雨濛濛,一层层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似薄雾缭绕,如淡烟缥缈,美不胜收。苏子曾问:“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几时,几时,不如今秋时。闲时,秋居山间,人心清闲,一日胜十年。

图片

(夕阳图书馆收藏)

欢迎你走进夕阳图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