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消耗性疾病会造成肌肉流失吗?

 中国健康食品网 2022-10-0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慢性消耗性疾病会造成肌肉流失吗?

会的,而且肌肉流失非常明显。

所谓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指的是,各种恶性肿瘤、肺结核、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创伤、烧伤、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化脓性感染、慢性失血等一类过度消耗身体能量物质,造成机体能量负平衡的疾病总称。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长期的营养缺乏或营养吸收不良,或营养消耗增加,或代谢异常等情况,这会导致身体所需能量和蛋白质的不足,从而引起负氮平衡,引发肌肉流失。

图片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发现,慢病患者肌肉力量和质量均更低,而且随着患慢性病的个数和年头,握力差、上肢肌肉质量低的比例更高。

怎么让肌肉更健康?定期体育锻炼,如撸铁等阻抗训练,以及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缓肌肉随着增龄的减少。指南建议,成人每周至少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2次阻抗训练。

除了运动,饮食健康也很重要。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300~500 g 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 ),每天摄入 200~350 g 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图片

此外,科学补充肌肉营养成分,如HMB、维生素D等,能够有助于维护肌肉健康状态,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