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气的女子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2-10-08 发布于湖北
                 原创 莫一奥 LCA2022046
尔侬我侬
1304 年春,赵孟頫作《鸥波亭图》。
鸥波,即鸥鸟浮游的波面,后引申为文人闲适自在、随意闲散的退隐生活。鸥波之安然意趣,令人向往,使人流连,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写:得意鸥波外,忘归雁浦边。鸥波亭图 元代 赵孟頫 管道昇
赵孟頫的鸥波亭,位于吴兴(今湖州市)东南隅的莲花庄内。此地是他幼年读书生活的地方,经过数年经营,至其作画时,已见规模。
是年三月,竹子生出新叶,亭边流水潺潺,春意满满。赵孟頫展卷作画,《鸥波亭图》缓缓而成。他画出了亭阁、古树、怪石及前景坡面,在题上“鸥波亭图”及“大德八年春三月作”后搁笔,并将此幅立轴绢本画收进了书房中。工写楼阁
一个月后的满月日,春意仍在。
管道昇取出赵孟頫的画作,在留白处双勾新篁,以应和时节,随后,她于画末题写道:“甲辰四月既望”“管仲姬写竹”。赵孟頫勾画出了庭院结构,妻子管道昇带来了春色,《鸥波亭图》如是完成。管道昇的竹与赵孟頫的树题款
赵孟頫与管道昇一同完成的画作,并非只此一幅。夫妻二人感情悠长,皆善画与诗文,闲时,他们同作丹青,读诗赏画,为人所羡。不过,在情意绵绵的《鸥波亭图》之前,两人于情感上曾有过一段插曲,这段广为流传的趣事,被明代蒋一葵记录在了《尧山堂外纪》中。
蒋一葵写,赵孟頫欲纳妾,于是记下一则小词调,使仆人递与管夫人道——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管道昇的竹
这首“纳妾词”非常直接,赵孟頫的纳妾之意,亦是十分明确。但“纳妾词”的真实性,实际无从查起,它或是由赵孟頫所写,也或是后人依据管道昇的《我侬词》而向前杜撰出了一首想象中的“纳妾词”。无论如何,面对夫妻两人的感情,管道昇表露出了一份坚定和真切: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 qīn ),死同一个椁( guǒ )。
管道昇把夫妻二人喻为泥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愿一起老去。她用词婉转,又暗含机锋,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份铿锵的英气。管道昇的竹
比起《我侬词》的浓烈,管道昇创作于相近时间的诗作《寄子昂君墨竹》,不被人熟知,更加温婉,她写:夫君去日竹初栽,竹已成林君未来。玉貌一衰难再好,不如花落又花开。
这是一首题在墨竹图上的诗,大意是,你去的时候,竹子刚栽下,待竹长成,你还未归来,我慢慢老了,难再年轻,花却不同,花落又花开。管道昇的竹
两首诗词,意蕴相同,行文有别,它们共同勾画出的是管夫人的两个面。读后,赵孟頫打消了纳妾的念头,自此,两人相伴,直至终老。
在赵孟頫的人生之路上,管道昇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自 28 岁的管道昇与 36 岁的赵孟頫结为夫妻,管道昇变为管夫人,她便开始了北上南下的颠簸路——婚后当年去往大都,几年后调任济南,随后常驻杭州...赵孟頫所到之处,大都有管夫人的陪伴。竹石图 元代 管道昇
这位从小带着一点男子气、才情俱佳的女子,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赵孟頫,是其精神上的知音,她更是为赵氏一门的才华传递,付出了努力。
平日里,赵孟頫公事繁忙,子女多由管道昇照看。她曾在一幅竹画中题写自己的忙碌:春晴今日又逢晴,闲与儿曹竹下行。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日边生。
森森稚子中,有儿子赵雍,也有外孙王蒙。两人耐心赏读松雪斋里的画作,悉心接受管夫人的教导。赵雍闻名一朝,王蒙则被归入元四家,沈周等人皆受其影响。管道昇的竹
1317 年,赵孟頫被封为魏国公,管道昇为魏国夫人,“管夫人”的世称,自此而定。
几个月后,管夫人与赵孟頫又一次北上。期间,赵孟頫迎来最为重要的学生黄公望,夫妻二人也迎来了长孙女淑端的降生,喜出望外。1318 年,管夫人身患疾病,赵孟頫多次请旨还乡,终于,次年五月得以启程。
途中,管夫人不幸离世。管道昇的石
妻子离去,赵孟頫悲伤不已。
去时两人,返乡只剩自己。回到莲花庄,站立于鸥波亭中,他已无法味出鸥泊的自在与新竹的美妙。1322 年,在祭拜过妻子两个月后,赵孟頫离世。或许,他早已做好了与妻子重逢的准备,后人写,赵孟頫是在“观书作字,谈笑如常时”仙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