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经国的儿子章孝慈,为何在他父亲去世5个月之后,才跻身政坛?|章亚若|章孝严|章孝慈

 心灵牧场书馆 2022-10-08 发布于河南

前言

1996年2月24日,蒋孝慈在台湾台北逝世,享年54岁。为了纪念母亲,蒋孝慈病重时,决心继续保留“章”姓……

图 | 章氏兄弟

蒋经国怕招议,不敢去管顾私生子

1925年10月,蒋经国去了苏联。时隔10年,他与苏联女工费娜(后改名蒋方良)结了婚。1937年3月,蒋经国带着全家回国了。

抗日战争时期,蒋经国被父亲蒋介石派去赣南当专员。在开办“青干班”时,一个美丽、风流的女学员,引起了蒋经国的注意。这个女子对蒋经国既崇拜又痴情,几经交往,两人便发展到暗中同居。没多久,这个女子就腹结珠胎了。她,便是才女章亚若

图 | 章亚若

为了避免二人同居之事泄露而有损清誉,蒋经国便将章亚若送到桂林待产。1942年的农历正月,章亚若生下了一对不足月的双胞胎。章亚若便以“所住路名”各取一字作为他们的乳名,哥哥叫丽儿,就是章孝严;弟弟叫狮儿,就是章孝慈。

同年8月14日下午,章亚若外出去参加一场晚宴,深夜回来时上吐下泻。15日,她被送往广西省立医院治疗。据说,医生一针药剂下去,几分钟后,章亚若突然大叫起来:“不好!我的眼前一片漆黑。”随后,她昏死过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在场的章亚若的妹妹章亚梅认为,姐姐是被人用毒针毒死的。因为章亚若死的时候,全身发黑。2004年,台湾“保密局退役少将”谷正文,在一次记者采访时,公开向社会说出:“蒋经国的情人章亚若,是蒋介石、陈立夫下令中统谋杀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图 | 蒋介石

章亚若去世之后,蒋经国担心这桩风流韵事会招致政治对头们的攻击,不敢把“丽儿、狮儿”两个双胞胎儿子抱回家抚养。这种情势下,章氏兄弟便由小姨子章亚梅抱去,送往江西万安县她母亲处,后由章老太太抚养。

章氏兄弟的童年,正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时局不稳,两兄弟大部分的时间都跟随章老太太一家东奔西跑,四处漂泊。他们曾去过重庆、南京,在那儿与蒋经国见过面。后来转到贵州生活,因为他们的大舅父章浩若在贵州铜仁县当县长。

在这段时间内,章氏兄弟的生活虽然不太安定,但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毕竟大舅父是久历宦海,其收入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48年底,蒋家王朝的败局之象已现。蒋经国思虑良久,终于派了心腹,将章氏兄弟、章老太太、其二舅章浣若一块弄到了台湾。到了台湾后,蒋经国为了避人耳目,把他们悄悄地安置在了新竹市东门中央路一五一巷居住。

从此,章氏兄弟的生活就进入了困难时期。因为蒋经国怕招议,为前程着想,不敢去管顾他们。而章氏一家迁到台湾后,失去了县长大舅父的帮衬,全靠二舅章浣若一个人供养全家的生活。

章孝慈回忆说:

二舅是个读书人,别无赚钱门路,只好去做小生意。他利用住处的店面,卖过日用品和烟酒,也开过米店、碾米厂。我在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要和哥哥一道去帮舅舅看守地摊,卖馒头、卖皮带……那滋味,真不好受。

做小生意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加上章浣若不会经营,生意经常亏本,最后破了产,连房屋都被债权人查封了。章氏兄弟亲眼看到债主讨债时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模样,听到债主训斥、凌辱二舅时的粗鄙语言,使得小兄弟俩小小的心灵充满了痛苦和仇恨。

小兄弟俩生活虽苦,读书却异常刻苦,成绩和操行都属上乘,所得的奖状,到高中毕业时,竟从书桌面为底线,一直贴到了天花板。在东吴大学读书时,连学费都无从筹措,每到开学,都要去学校请求批准延期缴纳,学杂费与生活费全靠他们自己半工半读解决。

后来,章孝慈回忆在台湾的清贫生活时,他很有感慨地说:

“……母亲在我和哥哥出生还没满月就过世了。所以我对母亲也只能靠日后获得的一些照片来建立一点印象。许多人传说母亲在1949年时还跟我们到了台湾,也有人说抚养我们到某一年龄才离开的,这都是错误的。
虽然母亲早逝,父亲没办法在身边,可是我觉得童年并不缺少爱。外婆的爱意和舅舅的关切,把父母留下的真空填补起来了,而我的人格才得以正常发展……”

不依靠父亲蒋经国,章孝慈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章孝慈,一边打工,一边读大学。按常理说,像他这样连学费都交不出的人,应该去寻觅一个工作,好养家糊口。但章孝慈不是这样,他先是拿下了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的文学学士学位,紧接着又转系到法律系,去攻读第二学位。

到法律系后,他从二年级基本法绪论读起,勤奋努力,终于修完了法律系五年课程。屈指一算,章孝慈整整上了八年大学,比常人多花一倍的时间。就这样,他终于获得了双学士学位。

之后,他出国留学,到南美以美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获得了政治学硕士。但章孝慈仍不愿停下,他要拿双硕士学位,便又考入了杜兰大学法律系当研究生,几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尔后,他再留学攻读,终于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留学期间,章孝慈仍旧靠着勤工俭学维持生活。据哥哥章孝严称:

“弟弟在美国干过不少苦差事,在餐厅洗碟子,卖苦力,还做过保全公司的警卫,白天上学,晚上巡夜,其辛苦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而他靠着从小练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顽强的毅力,终于熬过来了。”

1978年,章孝慈学业告成,从美国返回台湾,投身于教育界,在他的母校台湾东吴大学法律系任教。

章孝慈不仅学问扎实,而且人还聪明,考虑问题又缜密、周到。故而在学校里工作得颇为出色,不少人都对他有好感。1980年,短短两年时间,章孝慈就当上了东吴大学法学院的院长。1986年,又接任了东吴大学的教务长之职。

东吴大学的校长杨其铣,对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章孝慈是十分欣赏的。他称赞章孝慈“头脑细密,办事有步骤,说话有条理;平时虽然不大爱说话,但是教学、演讲都不错。”

与章孝慈相比,章孝严在个性上、在对待政治等问题上,都有所不同。据章孝严回忆说:

我想很少有兄弟有我和孝慈之间这么深的感情,也许因为我和弟弟是双生,小时候很少分开的缘故……我们在个性上不怎么相同,我可能比较外向一点,他可能比我安静一点。相比于他,我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

确实是这样,在章孝慈美国留学还未回台湾时,章孝严早已参加了“交际”领事人员乙种特考,进入了台湾“交际部”,成为了一名二等秘书。

那么,章孝慈真的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吗?实际上,他在极力地控制着自己参政的意图。这背后和他父亲蒋经国有关。

蒋经国生前死后,章孝慈对政治涉猎差异之大

一直以来,章孝严把弟弟视为政治圈子之外的人,每当有人把章孝慈与某些政治事件联系起来的时候,章孝严总是严肃地对那些人说:“别把我弟弟扯进政治里”。

而在大多数朋友与同事的印象中,章孝慈是个学者型的人,除了念书,就是教书,始终没见过他“过问政治”,也不见他有什么明显的政治色彩,很少有人把他视为政治圈中的人物。

不过,章孝慈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有一段时间,台湾不时地传出章孝慈将出任国民党台湾的“法务部长”,而章孝慈却表示,他更愿意担任“调查局局长”。

在台湾,“调查局局长”是个手握生杀大权的要职,手下有成千上万的特务。蒋经国当年就是通过控制情报单位而掌握台湾大权的。章孝慈愿意去当“调查局局长”,说明他有走他父亲之路的用心。若是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便可知章孝慈用心之深,是个极有城府的人……

蒋经国生前,极力地撇清他和章氏兄弟俩的关系。那个时候,章孝慈若是表现得太过激进反而不太好。据说,蒋经国去世时,章氏兄弟连哭灵的资格都没有。

据台湾省一家媒体1988年元月二十四日载文,说及章氏兄弟:

一直似乎以孤臣孽子之心在自己的事业上奋发自强,他们两人可能是唯一不负蒋氏声名的儿子,但平常极少有父子相见的机会,不仅无法改姓归宗,最后父亲逝世,求做一孝子也不可得。

台湾舆论界都对他们兄弟俩的遭遇寄予了同情,台湾一家周刊1988年元月二十五日载文说:

章孝严、章孝慈兄弟,原本给外界的印象颇佳。虽然父亲辞世,却得不到应有的名份,颇令人同掬辛酸。但是,以章氏兄弟的努力,一份耕耘,则有一份收获,原属当然。

章孝慈在对待与父亲蒋经国的关系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与他哥哥章孝严迥然不同。章孝严认为“必须彻底澄清事实的真相,才能杜绝流言的伤害。”因此,章孝严曾在公开场合承认过他和蒋经国的血缘关系。

而章孝慈一直刻意回避自己的身世背景。每当别人向他提及这一问题时,他总是断然否认他和蒋经国的血缘关系。

在章孝慈看来,若是承认自己是蒋经国的私生子,便会有损蒋经国的“光辉形象”。他虽然内心深处对政治充满了感情,外表上却表现得对政治毫无兴趣,这种做法,可能也是怕自己在政坛上抛头露面,给蒋经国招致流言蜚语吧。

图 | 蒋经国晚年(右)

就这样,在蒋经国去世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章孝慈都在回避这个问题。直到蒋经国去世了5个月后,章孝慈才在一次谈话中,坦然地承认说:“是的,他是我的父亲!”

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章孝慈又承认了与蒋经国的父子关系呢?极大可能是,章孝慈觉得进军政坛的时机已经成熟。章孝慈虽然在其父生前没有得到多少照顾恩宠,但是其父死后多少能得一些“余荫庇护”。

不出所料,公开承认自己与蒋经国的父子关系后不久,章孝慈又发表声明,要积极竞选国民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1988年5月12日,台湾的一家报纸发表了题为《章孝慈走出“心结”,迎向新的挑战》的文章。其中的内容,给予了他为何突然热衷政治的原因了:

处于政治民主化的关键时刻,章孝慈认为,“政党政治”是时代必然的趋势,国民党在观念上必须有所调整。他在经过仔细思考及分析后,决定参与“十三全”代表的角逐,希望“透过这次参选机会去了解一些事情”。他说,他参选的动机是:一、对国民党党员动向的认识与掌握;二、深入了解国民党的组织结构;三、体验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章孝慈的下定决心从政,章孝严感到很高兴,他很支持弟弟的举动。东吴大学校长杨其铣更是全力赞同,他甚至还为章孝慈去争代表名额,他说:“国民党的十三全代表,东吴要出来一个人。”结果,章孝慈以第一高票当选为台北北区国民党“青年党部”的民国党“十三大”代表。

章孝慈在向台湾政坛迈出了第一步之后,又急不可待地迈出更大的一步:决定在国民党“十三大”上角逐“中央委员”的宝座,因为要挤进台湾的权力中心,这是必由之路。

1988年7月12日,章孝慈遂心如愿,与章孝严一道,挤进了国民党的权力圈子。与此同时,他还参加竞选他成长的地方台湾新竹县县长。这一消息发布后,像一颗重量级的炸弹在新竹地区造成相当大的震撼……

章孝慈极力推动两岸关系,以台湾东吴大学校长身份专访云南大学

1994年3月,章孝慈先生首次组团云南之行。他们一共12人,均是首次来云南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对于这次台湾学术的“破冰之旅”,可谓是备受瞩目。代表团一来到云南,即受到云南大学校领导、法学院教授、学者们的热烈欢迎。

图 | 章孝慈在云大图书馆报告厅演讲

26日上午8点半,东吴大学学术代表团,准时进入云大逸夫楼图书馆报告厅。据当时在场的人员回忆:

“章孝慈先生个子中等,身着黑西服,体态结实,稍有脱发的脑门天庭饱满,双眼炯炯有神,举止间透出学者的儒雅和气度。”

会上,云南大学校长王学仁代表云南大学向台湾东吴大学章孝慈校长赠送国画《八骏马图》。

27日,章孝慈校长应邀,在云大逸夫楼图书馆报告厅作题为《大学教育的精神内涵》的演讲。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他不用讲稿,不喝一口水,站立在讲台旁,侃侃而谈,博得了12次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图 | 章孝慈为云大题词

演讲过后,在谈及“认祖归宗”问题,章孝慈无不怅然,他说:

“因为环境的关系,一直没有认祖归宗。不过,我的态度是一个人关键要靠自己有本事,因为家庭和地位是随时都会改变。”

他率团访问云大后,又于11月14日在北京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不幸的是突发脑溢血,被急送北抢救。12月1日又转往台北荣民总医院急救,终因抢救无效而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