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

 彭莫山一束光 2022-10-08 发布于广东

461/500


本文约 140
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图文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喜欢记录和分享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两个维度上持续输出:一是令人向往,二是对人有用。

接下来,除了记录日常的美好,我还会整理平时一些碎片化思考和感悟,不定期分享在公众号和知识星球上,这个系列我把它称为「莫山随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和共鸣。

此为第32期。


001

生活中有的人活得非常的拘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觉得痛苦;但有的人就活得很洒脱,更容易获得快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除了天性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是因为有的人真的很深入思考过,他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他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思考的。


002

有人问,怎样才能逍遥?

事实上,生命本是自由而逍遥的,只是我们心的种种“束缚”,让它不能逍遥。

只有看到心的种种“束缚”,破除心的所有惯性,才能达成真正的逍遥。这些惯性,是我们从小到大习得的对一件事情、对世界的固定认识。

事实上我们的痛苦,烦恼,误会,人和人之间的误解,皆源于此。

所以我们常说,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



003
请记住,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你自己。


004

无论在什么领域,一个写作者首先得自己特别坚定,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被误解也是正常的,我们也经常误解别的作者。

其次要认清自己最适合怎样的表达,不跟风,不盲从,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特质,这个时代的特色本来就是多元的。


005

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稻盛和夫对我的影响》,引起了一些读者的争论,对稻盛和夫先生褒贬不一,更有甚者认为他是个骗子,让企业家们更好地剥削劳动者。

今天看到一个读者的留言,觉得说出了问题的本质:

“这是道和术的区别,心学在稻盛和夫那边是道,在咱们有些企业家这边只是术。”

道与术,两者截然不同。

中国人喜欢说道与术。记得在电视剧新《三国》里,诸葛亮对姜维说:

“凡兵法韬略,说透了,不在术而在道,在于阴阳变化,虚实奇正,术是表,道才是根本,你若悟透了,比学会上千种阵法更重要。”

兵法韬略如此,经营之道,人生哲学亦如此。



006

马斯克说,如果重回20岁,会给自己的三条建议:

①与优秀的人同行,越多越好

②多读书,大量地阅读

③适当享受当下时光

007

我们大多数人面对现实太容易妥协,太懦弱,没那么坚定勇敢,甚至不肯做一点点争取,又怎么会知道那困难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008

刘希彦点评杜甫的《兵车行》时说过一番话,我觉得特别精彩。

他说,一个人一旦执着上了自己的才华,一定是紧张的,既害怕失去,又害怕不被看见不被认同。现在杜甫放下了,也就等于放下了自我,他的目光开始向外,开始变得慈悲。

无我而慈悲,这个层次是远远超越真实的,所以他的诗力量越来越大,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就写了这首震古烁今的《兵车行》。



009

非常喜欢纪实影像项目Cnex的slogan:

给下一代的太平盛世备忘录。

010

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中庸。


011
中央电视台栏目制片人陈虻对那些本着强烈责任感制作出来的纪录片感到不满,他对他栏目中的纪录片编导说:

“放弃你所谓的责任感,放弃你的所谓对文化的深层次思考;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去关心你的被拍摄对象。其结果你可以看到最真挚的责任,最深刻的批判。


012

琐碎的凡间烟火背后,

是数不尽的江河日月烟波浩荡。

——张欣

黄排@广州


END -

印记

— 第461期 —

思想录精选
日出时投身事业,日落时拥抱爱人
人生由一个个闪念组成
书写你的「人生说明书」
紧贴大地,通向远方
你给出去的一切都会回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