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一战为南宋续命118年,毛主席称之“千古第一人”,他是谁?

 海曲上人 2022-10-08 发布于山东

南宋与金国建约,和平状态直达二十年,金人完颜亮一上位,便积极策划准备南侵。

宋人完全没料到金国会毁约南侵,金人却也没料到宋朝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一个文官。

因为彼时的南宋朝中,有名的中兴四大名将都死完了,剩下的就只有60多岁的刘锜以及杨沂中等年事已高之人,而北方那些投诚过来的将领都还未能挑起大梁。

正是青黄不接下,一介文官虞允文站出来解决了南宋历史上的这个大危机。

南宋实力难敌金国

北宋建立初年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目的是防止武将权力过大而影响中央集权。

在这种政权下,兵力长期处于匮乏的状态,外敌也轻易有了可乘之机。北方有金国,在宋两次大败于辽后,看到了宋军事上的弱点。于是,金意图进攻北宋。

公元1127年,金人入侵成功,北宋灭亡。后宋徽宗之子赵构登基,建立南宋。建国初期,宋高宗赵构一直向金实行求和路线。

所以宋朝的实力其实长期处于金国的碾压之下,金强宋弱是一个当时的根本形势。

那宋朝的军事实力又为何如此之弱呢,一方面是“重文轻武”的政治倾向,另一方面也有帝王统治无能的原因。

宋高宗赵构即位后,朝中宰相秦桧等结党营私,南宋朝政腐败,军事力量更是发展无力,当时的虞允文还并未得到重用。秦桧死后,在赵逵的举荐下,虞允文又凭借自己的实力一直累官至礼部郎官。

公元1149年,金国内部政变,完颜亮篡权为帝,此人野心勃勃,一边维持着与南宋的表面和谐,一边私下练兵统将,意图灭宋。

宋朝使者王纶报告说金国方面一切都好,毋庸担心,于是南宋朝野上下也都不把金国当回事,只有为数不多的清醒之人对金一直保持着警惕之心,这其中就有虞允文。

虞允文上奏提醒赵构完颜亮的狼子野心,于是公元1160年,虞允文被派去金国打探消息。

果不其然,所见金人正在大肆运装粮草,打造船只,于是虞允文赶紧回去请求派兵加强防御。

一代文官力挽狂澜

公元1161年,完颜亮率兵意首攻淮西地区,宋军被逼退至长江南岸,金军又乘胜追击抵进长江北岸,打算从采石处渡江。

而刚退至采石的一万八千人因为主将王权被罢官,新任将领李显忠又尚未到职而士气不足。

同年十一月,完颜亮带领大军逼近采石。

虞允文时任参谋军事,他前往采石慰劳军队。

形势危急之下却见宋军士气低落,虞允文一边督促李显忠赶紧赴任,一边想方设法动员军心与军备。

其实此时这些残兵都起了叛逃的念头,有个跟着虞允文的官员也悄悄劝虞允文不要管这码子吃力不讨好的事,王权被罢、李显忠迟迟不来,明眼人都知道没有人想揽这活。趁着战事尚未爆发还是早走为妙。

虞允文听闻十分恼怒,倘若大家都撂挑子,那这国也离亡不远了。

于是,他立刻喊话士兵大行犒赏,又组织了当地的民兵群众来支援。他对士兵们喊道,如果敌方成功渡了江,所有人都将无处可逃而死路一条。现在大江还被我方控制着,何不趁此优势抓紧备战,再者国家养兵数十载,我们理当奋力血拼于敌。

然后动用所有的力量进行布兵,宋军利用江中优势,在金军过江之时放炮制烟,金军在不设防的情况下大乱阵脚,却又碍于后面民兵不得撤退,等他们上了岸,宋军又出动步兵带着双刀冲阵杀敌。江面的布兵也同时乘船夹击,金军船队被撞至断烧至毁。

这始料不及的一败使完颜亮大发雷霆,他下死令第二天必须渡江成功。次日又被虞允文利用江中优势打败。

彼时的虞允文已有51岁,他以一介书生之气,硬是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感染并振奋了士气。这些无主将指挥的散兵散队迅速被虞允文统合起来,最终宋人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大胜十五万的金军,此称釆石矶之役。

采石之战获胜之后,虞允文预感金军会从扬州渡江,于是他又马不停蹄赶往镇江支援。

有了虞允文的排兵布阵,饶是嚣张的金人也开始害怕。

完颜亮性情暴躁,激进好攻,金人兵将苦于严法,在得知完颜雍已经称帝的情况下也起了叛逃的心思,后完颜亮被完颜元宜杀死。

至此,金人入侵南宋事宜中止。

为北伐鞠躬尽瘁

釆石矶一役使虞允文的名声响彻朝野,次年即1162年,宋孝宗赵昚登基,发动”隆兴北伐”,北伐失利后又不得不与金国重新签订和议,以后的日子里,赵昚始终困于与金人的条约之辱,他暗暗发誓定要北伐成功。

虞允文作为当时的实打实的主战派,又身批采石之功,很快被赵昚曾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为的就是让虞允文出谋划策北伐的相关事宜。

1171年,在虞允文的建议下,赵昚将马军行司从首都临安移到建康府,为日后北伐之计作准备。

同时,宋孝宗又认为四川一地尤为重要,可作为重要战场。于是虞允文又前去四川治理战地,备练军事他在到任一年多的时间里,四川发展平稳,军事和政治也都活泛了起来。

宋孝宗见势头良好便开始催促虞允文推进北伐,虞允文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坚持此次定要做好十足准备,否则无功而返,伤兵劳民又要恢复很久。于是又开始了建军、调整总领所、修水利等一系列的措施,此间虞允文又三次坐镇四川仿练出兵。

可惜的是由于要准备的事情实在太多,虞允文最终积劳成疾。

1174年,虞允文病逝,享年65岁。

虞允文死后,宋孝宗便是失去了左膀右臂,北伐大计从此被搁置。

宋孝宗命人为其修建坟墓并命人世代看守。直至今日,宋氏一族为虞允文守墓已达800多年。

而虞允文的事迹也被广为流传,采石一战,为南宋续命118年。毛泽东曾誉,“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