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战台儿庄》影响有多大?程思远:统战好几年也抵不上一部电影

 海曲上人 2022-10-08 发布于山东

自从蒋介石败退台湾小岛之后,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就一直很微妙,为了促成两岸统一,祖国大陆做了许多努力,但仍波折不断,小心翼翼前行。

文章图片1

不过,一件发生在上个世纪的特殊事件,以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有效地让两岸的关系逐渐回暖,那特殊事件便是《血战台儿庄》的上映。

当时看到这一情况,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分管统战工作的程思远,激动得差点蹦起来,他热泪盈眶地说:“统战工作好几年,也抵不上一部电影的作用啊!”

那么,《血战台儿庄》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竟让程思远发出如此感叹?

1982年的一天,曾指导过《西安事变》等历史电影的导演成荫,找到了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的陈敦德。成荫此行的目的,是请求陈敦德配合拍摄“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

文章图片2

周总理在机场迎接李宗仁

早在1965年,这部电影的拍摄任务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当时,在我党的努力与感召下,李宗仁终于从美国回到祖国的怀抱。我党尤其重视李宗仁回国,因为这代表着我党在统战方面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为此,周总理不仅亲自前往机场迎接,而且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而就是在欢迎宴会上,确定了拍摄“血战台儿庄”的任务。

在宴会上,有一桌嘉宾是周总理,邀请来的新中国电影界的人士,其中就包括成荫。宴会时,周总理特地来给电影界的同志敬酒,接着便对成荫说:

“成荫同志,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文章图片3

成荫

对于周总理的嘱托,成荫牢记在心,很快就做准备拍摄一部反映,台儿庄战役的作品。然而正当成荫着手台儿战役的拍摄时,特殊时期到来了,无奈成荫只能搁置拍摄计划,而这一搁置就是十几年。

直到1982年,成荫决定重启拍摄计划,并找到了陈敦德。

李宗仁是广西人,台儿庄战役时,他是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属于国民党桂系。而陈敦德也是广西人,并且进修完毕之后就会回到原来的单位——广西电影制片厂,所以让陈敦德配合拍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陈敦德听完成荫的请求后,立马就答应了。然而,不幸的是,1984年4月,成荫却带着未了的心愿离开了人世。成荫去世后,陈敦德就接过了重担。

文章图片4

1985年,在大陆,关于抗战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贡献的相关书籍不断问世,陈敦德敏锐地意识到,拍摄台儿庄战役的机会来了,于是他郑重地向厂领导提出了拍摄台儿庄战役的建议。其实,拍摄这样一部影片,对于广西电影制片厂这样一个实力并不强的小厂来说,并非没有风险。

然而,经过一番思量,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领导还是决定冒一次险,拍摄台儿庄战役!为了拍好台儿庄战役,广西电影制片厂领导派陈敦德北上,请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杨光远前来执导影片的拍摄。

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杨光远还给陈敦德推荐了,田军利和费林军创作的剧本《血战台儿庄》。不过,此剧本好是好,但主角确实张自忠将军。

为力求真实,同时也为了完成周总理的嘱托,更结合改革开放的形势,陈敦德请求田军利和费林军能够把原剧本改为以李宗仁指挥为主线。

文章图片5

田军利和费林军答应了,为改好剧本,电影主创人员去翻阅了许多关于台儿庄战役的资料,并且还去拜访了很多与李宗仁有关系的人员。

这其中就包括程思远。

程思远曾经长期担任李宗仁的秘书,深得李宗仁的信任。1949年,李宗仁前往美国之后,他就一直生活在香港。当李宗仁受到我党感召,产生想要回国的念头时,是程思远在我党和李宗仁之间,充当中间人。

程思远多次在李宗仁充满疑虑的时候,开解李宗仁,向他解释我党的政策,从而打消了李宗仁内心的怀疑。最后,在我党和程思远的不断努力下,终于促成李宗仁及其夫人,在1965年7月20日回到祖国。

文章图片6

程思远

此后,程思远先生便一直为我党做着统战工作,担任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全国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当程思远得知主创人员的来意之后,十分高兴,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这部电影拍好了,可能会给统战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剧本的编写过程中,程思远提供了许多资料和意见,在以后的拍摄过程中,程思远也一直很关心,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与此同时,程思远还将此事报告给了有关部门,党和中央十分重视,在此过程中也提供了许多帮助。

比方说,当时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派出了在全军都响当当的优秀部队参与拍摄,最后使得敌我两军拼刺刀的戏,拍得真实感人。

文章图片7

《血战台儿庄》电影片段

而在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后,《血战台儿庄》终于拍摄完成了。而正如程思远先生所设想的那样,这部电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1985年夏末,电影还在后期制作中,李宗仁的儿子李幼邻便激动地想要一睹为快。即便电影主创人员再三表示,电影还没有制作完成,但李幼邻却表示没有关系,他现在就想要看到。于是,李幼邻就观看了没有音乐剪辑合成的《血战台儿庄》,并且看了不到十分钟,他就泪流满面,哽咽着说道:“这个剧本写得很好,我很满意。”

文章图片8

李幼邻和李宗仁的合影

1986年,《血战台儿庄》在全国上映。每一个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无一不红着眼眶出来,甚至还出现了,观众集体为勇士致敬、默哀的动人一幕。大家都被片中那壮烈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人们对战争的残酷,以及中华民族不怕牺牲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

作为祖国大陆第一部反映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题材的影片,《血战台儿庄》并不仅仅只是在人民大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很多原国民党军出身的将领,比如郑洞国、郑庭笈等,看完了影片也十分感动,他们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共产党人的胸襟是如此的宽大!

文章图片9

《血战台儿庄》电影片段

此时,几乎所有做统战工作的同志,都敏锐地意识到,这部影片将成为统战工作的利器,事实也确实如此。

一段时间后,《血战台儿庄》在香港首次公映,一经上映,顿时受到了香港观众的欢迎,票房收入进入前三名。后来香港的报纸评论说:《血战台儿庄》表现出了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讴歌了民族魂。

当时,首映式上的香港观众,看完电影后都激动不已,其中有一位尤其激动,他就是台湾“中央通讯社”在香港的负责人谢忠侯

文章图片10

蒋经国

谢忠侯看完影片之后,当晚就给蒋经国打电话,激动地说:“我刚才看了共产党在香港上映的一个抗战影片,讲的是国军抗战打胜仗的,名叫《血战台儿庄》,里面出现了先总统的形象,跟他们以前的影片形象不同,这次形象是正面的。”

谢忠侯所指的“先总统”的正面形象,在电影中最主要的是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军师长王铭章在战斗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为他主持了追悼会。当时日本鬼子的战机在空中扫射轰炸,在此情况下,蒋介石却依然神态自若、临危不乱,还发表了演讲。而这场戏,实际上也是根据历史档案拍摄的。

文章图片11

蒋介石和蒋经国

蒋介石听了谢忠侯的话之后,心里感到十分震惊,他在电话那头马上对谢忠侯说道:“给我找一个拷贝来看看。”

于是,谢忠侯很快找到新华社香港分社的负责人,告诉他这件事。负责人听了也随即向上报告。中央自然是同意,批示:可以将此影片传至台湾。

然后,收到统治的关系电影制片厂,便复制了一盘《血战台儿庄》电影的拷贝,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转交给了谢忠侯。谢忠侯也快速把拷贝带回了台湾。

蒋经国拿到影片后,先和宋美龄观看了影片。看完影片后,蒋经国无不感慨地说:“从此影片看来,第一,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第二,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

文章图片12

甚至就连宋美龄也一反常态地微笑了起来,后来还重复看了几遍。要知道,她是一位极度反共的人士,现在能对我们拍摄的影片表示赞同,还多次观看,这就说明,这部《血战台儿庄》确实拍得真实,她不得不佩服共产党人的胸襟。

蒋经国很快批准《血战台儿庄》在台湾上映,毫无疑问地在台湾也引起了剧烈反响,而且台湾的反响尤其热烈,因为台湾有很多的国民党老兵。

除此之外,蒋经国还决定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这是海峡两岸相隔多年之后,台湾方面首次开放与大陆的交流。

不难看出,两岸的坚冰开始悄然融化。

文章图片13

程思远

对于台湾方面态度的变化,我党的统战同志自然是看在眼里,大家都为这一变化而兴奋不已,尤其是程思远,他兴奋地说:“统战工作好几年,也抵不上一部电影的作用啊!”

程思远的这番话,并非没有道理。众所周知,统战工作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虽然我方不断释放善意,可台湾方面总是有疑虑,双方的交流总是断断续续,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如今,台湾方面能有如此大的改变,不得不说是一次巨大胜利。

当然,也不是夸大《血战台儿庄》的影响,但它明显是促进这种破天荒举措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图片14

《血战台儿庄》上映后,海内外华人给予了普遍赞誉,说电影真实。而对于《血战台儿庄》的影响,电影主创人员,远远没有预料到,不过他们也确实很高兴。至于对电影的赞誉,导演杨光远是这样说的,

“我只是个导演。影片能够拍摄并公映,完全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客观对待历史的决心,来自于祖国大陆对海峡对岸的感情。”

《血战台儿庄》的成功不是偶然,它造成的深远影响也是必然,因为这是一部有态度、有深度和广度的好电影,表现了中华好儿女,面对敌人时的奋不顾身,更展现了共产党人宽广博大的心胸,以及共产党人客观对待历史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