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话:“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何意?今年好不好

 838528296 2022-10-08 发布于广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可以说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话语, 俗话往往取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是人们的生活经验总结,因此,俗话非常接地气,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今天要讲的就是这句俗话,是有关“寒露”节气的,叫“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为何?按照俗话的说法,今年的寒露好不好?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位于深秋,也是秋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而农耕离不开天时物候,对天时物候规律的把握,可以更好地运用于农事生产,于是诞生了二十四节气,这一被誉为“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

地球与太阳相对运动的平面,被称为黄道平面,人们将黄道二十四等分,即二十四节气,可见,每一个节气,大约十五天。

节气对应气候,气候对应物候,秋季的最后三个节气,对应的物候是“水”,从五行的角度讲,秋季五行属“金”,金则生水,于是开始有了“白露”,水则克火生寒,紧接着有了“寒露”,到了金秋的最后一个节气,金盛则水盛,水盛克火继而成霜,寒到了极点,于是有了“霜降”

从白露、寒露、到霜降,是水的不同状态,也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结果。

“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

古代的历法采用的是“天干地支”,因为有“闰二月”的存在,因此,寒露节气在阴历中出现的月份不定,有出现在八月的,有出现在九月的。

寒露时节,有可能会出现寒露风,寒露风对于作物的生长并不利,尤其是对于南方的水稻而言,严重的情况下,寒露风会导致稻谷的减产。

如果节气出现的时间,与月份相吻合,则被认为是吉兆,毕竟还有一句话道:“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跟着挨饿

为何说寒露出现在八月,是不好呢?因为寒露代表着大地寒气的生成,八月寒露则代表着今年的冷空气提前,除此之外,立冬、立春等节气也会提前,全都往前推移,而最为重要的“立春”节气,会落在腊月,不落在正月。

于是乎,春季中冷的时间延长了,也就是农谚所说的“春脖子短”,而来年春天,则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

很相当,“倒春寒”的出现,对来年的春种不利,会冻伤作物,因此说“八月寒露是灾年”,反之,寒露出现在九月,则被认为正当令,是丰年的征兆。

从五行的角度上讲,寒露的形成,是秋季“金生水”演化而来的,而八月份五行属金,寒露出现在八月,则是加剧了金生水,寒露会更寒,甚至更有可能出现寒露风。恰巧九月属土,土能克水。

总而言之,这句俗话“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告诫人们的道理是,每年的气候大致上有规律,符合规律为吉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