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昌济临终遗言:救国必先重二子,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是谁?

 Zsy20151225 2022-10-09 发布于广东

1920年1月17日,著名教育家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彼时,作为他爱徒的毛主席已经与幼女杨开慧互许芳心。

可是,当主席得知既是恩师又是师傅的杨昌济长辞于世后,立即赶到医院探望,随后还扶柩回到湖南老家,为其守灵。

文章图片1

蔡和森

悲痛之际,他从章士钊的口中,得知杨昌济留下的最后遗言,大概意思是:要想实现救国的远大抱负,必须要在两个人的领导下,其一是毛主席,另一位则是蔡和森

毛主席看到恩师重病缠身,依旧不忘为中华民族的前程担忧,心中更加悲痛。不过,在得知恩师将希望寄托在自己与同窗好友的身上,心中也多了些许欣慰。

然而,主席想不到,这位被杨昌济亲口命下的“共担大事”者,却英年早逝,独留下无尽的惋惜与悲凉。

卧龙凤雏,共谋救国思想

文章图片2

毛主席(画像)

1911年,血气方刚的毛主席辞别父母,奔赴湖南省城求学。年少的他被普罗大众深陷水火中的苦难生活所打动,立志要做出成就,改变旧中国的落后现状。

那时的毛主席想不到,初出茅庐的想法竟然在后来招致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

1913年,主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学院。不久后,湖南几所高校融合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而他也凭借名列前茅的表现,顺利转入。

文章图片3

图源网络

自清政府倒台后,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旋律。学生更是被五花八门的先进思想所吸引,自觉地拉帮结派,探讨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救国方法。

毛主席不甘落后,也在师范学校的状告栏中,张贴出“交友贴”:我本是长沙布艺学者也,望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为国家者,上下求索,共觅同道。

文章图片4

图源网络

然而,学校里的富家公子们居多,鲜少有人能将平平无奇地“交友贴”放在心上,偶尔有人路过,也只是嘟囔一句:“沽名钓誉,不置可否。”

但是,毛主席并未放弃,而是将“交友贴”一次又一次换上新的,静静等待“有缘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看到有位同龄人在告示栏前驻足查看。

在交流过程中,主席越发被对方的真挚言论所打动,在询问对方的名字是“蔡和森”后,直接了当地开口:“从今以后,我们即为同伴,同生死共患难。”

文章图片5

蔡和森

然而,毛主席不知道的是,蔡和森不仅与他同期,而且早就听说过主席的不俗名声。

1895年9月15日,蔡和森在上海出生。当时正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期,列强入侵,百姓们民不聊生,流落街头的苦命人比比皆是。而他自懂事起,便对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近况一目了然。

图源网络

不过,国家存亡是精神上的悲凉,真正让蔡和森感到切肤之痛的事情,则是日渐凋零的家业。

蔡父在上海制造总局做工,但祖辈基业却在湖南湘乡县,殷实得很。尤其是祖父离开湘军的队伍后,经营着辣酱生意,生意十分红火,而他小时候的生活也远比普通人好。

然而,西方侵略者带来鸦片后,原本不务正业的蔡父变本加厉,整日里躺在床上叼着烟杆吞云吐雾。不仅丢掉赖以生计的工作,而且还败光家中的资产。

文章图片7

蔡和森(画像)

蔡母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却招致蔡父的打骂。眼见着在上海的生活也无法为继,她只好带着蔡和森回到湖南老家。然而,蔡父如“吸血”一般,令蔡母与他的生活陷入挣扎的境地。

看到一事无成反倒振振有词的父亲,蔡和森进一步意识到社会中存在的弊端。他决心要改变,但入不敷出的家中困境,让他无法进入私塾读书,只能在当地讨份谋生的伙计。

文章图片8

左一蔡和森

不过,蔡母虽没有文化,却是一位有思想的独立女性。她清楚读书的重要性,总会想尽办法,为蔡和森寻来古籍书刊,讲述读书的重要性。

这天,蔡和森看到母亲回来后,着急地要书。但母亲摇摇头,说:“你随我一同到农田干活,感受那些身处底层的百姓们的煎熬。”

因为母亲的教诲,让蔡和森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苦与社会的不公而变得麻木、丧失信心,反而越来越坚定改变劳苦大众的现状的决心。

文章图片9

左一蔡和森(画像)

1911年,蔡母将积攒多年的积蓄放到蔡和森的手中,说:“你不应该碌碌无为地过一生,要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蔡母的坚持,鼓励着蔡和森走上革命道路,也让她受益终身。但是,在那时兵乱马乱的年代,到处都隐藏着风险。

文章图片10

图源网络

1913年,蔡和森利用自学多年的才识,进入湖南铁路学院,而后又转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开学后不久,他得知韶山走出一位喊着“自由平等”口号的平民学生,打听后得知此人是毛主席。

不过,没等蔡和森主动找上毛主席,两人便因为那份“交友贴”相谈甚欢。而后,毛主席更是果断带他拜访恩师杨昌济,成为最得爱护的两名徒弟,时常聚在家中共商民族的未来。

文章图片11

杨昌济

两人的通力合作,将革命初期的事业带向高潮。他们也在日渐相处中,越来越默契。

互相成就,党的开始

蔡和森常说:“升官发财,不是我们要走的路,我们读书是为了改变社会。”

因此,在一战爆发后,他果断跟随毛主席的步伐,以“学友会”的名义组织学生游行,抵制日货,反对袁世凯称帝。

文章图片12

左三毛主席

如果蔡和森能够陪伴毛主席终生,势必会是主席最忠诚的跟随者。他们不仅在学习与先进活动中一起行动,在生活中也经常结伴前行。

毛主席主张“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认为强健的身体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必备。因此,邀约蔡和森一同爬山。

但是,蔡和森患有哮喘病,不能进行太过激烈的运动。但主席不依不饶,拉着他朝山上跑去,并帮助他克服掉呼吸困难的症状。

文章图片13

毛主席

自那以后,无论天气如何,蔡和森都会跟着毛主席一同锻炼。他们还笑称“风浴”“雨浴”“雪浴”等,将其比拟为磨炼意志的必经之路。

在毛主席的影响下,蔡和森彻底接受这种锻炼体魄的野蛮精神,甚至还对主席提出:“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

1916年,蔡和森与毛主席一拍即合,踏上环游湖南的旅程。当时的他们只带上几件换洗的衣物,再无其他行李,称得上“身无分文”。

文章图片14

图源网络

不过,两人皆是农民子弟,自理能力极强。再加上蔡和森有一套独特的交友方式:见人说话,遇事帮忙。才能有惊无险地度过漫长的“穷游”时光,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

1918年4月14日,在蔡和森与毛主席的组织下,新民学会正式成立。他们聚集在家中与学校内,品味祖国的大好风光,指点江山,讨论人生哲理等等。

文章图片15

图源网络

多年后,学会成员回忆起这段激情岁月,依旧感慨万千:“那时的我们谈大事,人类的本质,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像这样的讨论足足有上百次。”

正是这群心怀大志的热血青年,才勾勒出革命道路的新发展。而后,在恩师杨昌济的助力下,包括毛主席、蔡和森在内的学会成员奔赴北京勤工俭学,最终筹集完前往法国求学的学费。

文章图片16

蔡和森与毛主席的来往信件

因为毛主席要留下继续扩大新民学会的影响力,只能由蔡和森带队前往法国学习。临别前,两人互相嘱托对方小心谨慎。之后便经常通过书信来往,探讨马克思主义。

在法国期间,蔡和森与同样志存高远的周总理结识。他们一同宣扬马克思主义思想,还多次领导在法勤工俭学的学生进行斗争,并成为在法党支部的创始人之一。

文章图片17

图源网络

蔡和森坚信,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而他的理论与坚持也体现在给毛主席的书信中。

主席看完字里行间充满民族希望后,怀着激动的心情给蔡和森回信:“见解极当,我无不赞成。”

可以说,如果没有蔡和森的顿悟与毛主席的肯定,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恐怕会费些时间。

文章图片18

周总理

不过,蔡和森也有与其他人意见不同的时刻,甚至还公开批评过周总理:“一个革命者的目光,应该看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痛苦”。但这只是在理论上的指导与建议,并非革命道路上的不良争斗。

因此,周总理虚心接受蔡和森的言论,并用余生证明,周总理始终站在人民的阵营。他在后来还点评过蔡和森:“我在法国留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与蔡和森的友谊。”

文章图片19

左一蔡和森

1921年,蔡和森回国后,正式投入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中,负责思想指导工作,被誉为“黑沉沉中国的一线曙光,四万万民众思想上的向导”

不过,蔡和森始终矢志不渝地与毛主席结伴而行。主席在“三大”结束后,负责上海党机关的工作,而他也跟随着搬进大楼里,以“王氏亲兄弟”相称,互相督促进步。

文章图片20

图源网络

1927年8月7日,我党在汉口展开紧急会议,蔡和森看到新成立的领导班子上没有毛主席的名字后,难得地发了脾气,说:“没有我可以,但不能没有润之。”

因为蔡和森的维护,才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然而,相辅相成的局面,却被蔡和森的突然牺牲给打破。

文章图片21

毛主席

短暂生命,令人惋惜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蒋介石顺势而上,让原先高呼着“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变成任意妄为的军阀党派,尤其对中国共产党,更是展开惨绝人寰的残害行径,妄图独揽中华民族的“大权”。

不过,我党顽强抵抗,让蒋介石的美梦趋于破碎。但他阴险狡诈,竟然使出“反间计”,致使不少心怀之人叛变,而主要负责地下党组织工作的顾顺章也被利益驱使,蒙蔽了初心。

文章图片22

蔡和森(画像)

1931年,蔡和森前往香港负责领导工作。虽然得知党内出现叛徒的消息,但为了不耽误革命工作,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出现在会议现场。

然而,蔡和森毫不知情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在顾顺章的指使下,已经遍布会场附近的任何角落。他一现身,直接落入敌人的陷阱,被投入大牢。

要知道,蔡和森是党内的早期成员,掌握情报众多。国民党反动派自然熟知,严刑逼供后,将所有残酷的刑具全用在他的身上,但蔡和森始终咬牙坚持,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文章图片23

蔡和森

蒋介石气急败坏,将蔡和森引渡到广州,又开始新一轮的逼供。足足两个月时间,蔡和森经历了非人的折磨,但他坚定解救全中国的初心,也牢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依不肯张口。

与此同时,毛主席得知蔡和森被抓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与周总理共同商讨营救方案。然而,还没来得及实施,蔡和森被丧心病狂的敌人钉住四肢,惨死在牢中。

文章图片24

蔡和森

36岁的生命,因为国民党反动派而被迫终止。此外,另有无数我党人士也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其中有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

蔡和森英勇就义的消息传出后,毛主席、周总理悲痛万分,但革命尚未胜利,只能带着已逝之人的托付,继续与敌人斗争,赢得最后的胜利。

后记

蔡和森推动共产主义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其精神不仅令毛主席敬佩,也让后世人敬仰感慨。他的生命虽短暂,但却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值得名垂青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