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肉”里没有肉,却能入脾养血、益智安神

 牛妈古法育儿 2022-10-09 发布于北京

最近的舆论话题“科技与狠活”火了,飞哥用行动让我们见识了燕窝里没有燕窝,牛排可以是边角料、合成肉,奶茶里没有奶,果冻里没有果……还有各种食品添加剂乱象。

含添加剂的食品,尤其是配料表像元素周期表一样的,我们不建议吃。比方说精致包装的方便面、薯条、油酥饼干、果冻、可乐,以及大脸鸡排、奶茶等。出门旅行可以偶尔吃一次,但平时绝不提倡吃,因为这并不合乎健康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的字典里没有“科技与狠活”。我们提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更向往传统文化和老祖宗生活经验中带来的养生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离中医自然之道越来越近!

01

今天讲的主角和“肉”有关,却没有一点儿肉,但它竟是非常好的养血安神益智的食材。中医本草的命名很有意思,有很多带“龙”字名称:龙眼,龙骨,龙胆草等。

龙胆草是一种清肝泻火的本草,是一种植物。龙骨并不是龙的骨头,而是以大型哺乳类动物的骨骼的化石入药,甲骨文的发现即与清代金石学家王懿荣购买中药龙骨有关。龙骨具有镇静安神、敛汗固精的作用。

那么,龙眼肉,又叫龙眼,即是我们常说的水果桂圆。叫“龙眼”确实很形象,就是说无论是新鲜的,还是被晒干的(晒干的有种肉质感),看起来都是圆圆的、大大的,好似龙的眼睛。

龙眼鲜品味道甜美,还有很多吃法,最常见的就是生吃,白色的鲜嫩果实,肉滑汁多,是这个季节不可多得的温性水果。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拿干品煮粥或泡茶喝。

中医认为,龙眼肉无论是干果还是鲜果,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生肌长肉,安魂定志等功效。

当然,好的食材,自然少不了美味的汤羹。

桂圆红枣莲子汤 (桂圆30克,红枣30克,莲子40克,麦芽糖适量,水煎煮) 这个汤品特别适合女性,当然宝宝也可以喝。

很多时候女人经期腹痛,男人关心说:“多喝点热水。”而实际上,会养生的人会关照一杯桂圆红枣莲子汤。这款汤里就包含了3种药食同源的食材。

大枣 味甘、性温,对于神疲乏力,脾虚食少、大便溏薄、神躁不宁、失眠贫血的女性朋友特别合适。桂圆 同样味甘、性温,是大枣的好搭档,如遇产后体虚或是月经过多的人群就更适合多吃点了。

莲子 很多人觉得莲子是苦涩的,其实只有莲子心才是苦的,莲子肉它本性则平,味甘,是很好的补药,尤其善于调理遗精、漏尿、崩漏、带下、腹泻等。与大枣、桂圆合用,温补脾胃而又兼及五脏。

02



在现代人中很普遍的一种就是思虑过度,而长久则导致心血消耗。最近特别忙碌,每天都在思考问题,殚精竭虑,那么心血耗伤就很严重。表现为健忘、乏力,精力不集中等。

清代中医王孟英就曾经用“集中神品、老弱宜之”来形容龙眼,认为龙眼肉可以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对神经和脑组织有很高的营养作用。

学生平时学习压力大,用脑较多,我们可以用龙眼肉10克,太子参5克,茯苓5,开水冲泡,可当醒脑益智茶来饮,尤其适合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的学生使用。

有的女性生娃以后,月子没做好,或者说出现了血虚(如爱犯困乏力、健忘、发量变少、面色无华等)的症状,都可多吃一些龙眼肉。

《随息居饮食谱》里记载了一个方子,这个食疗方只有两味: 人参,龙眼肉。(建议用量:龙眼肉50克,人参5克,麦芽糖适量。)

人参是一个气阴双补,安神定志,强壮心气的本草,更主要是补气;龙眼肉可以“滋生心血”“滋补脾血”,所以在遇到心脾血虚者的时候,就可以用到龙眼肉。整个方子气血双补, 除了小孩子与孕妇外,这个方子基本上适合所有血虚的人。

03

少数痰热较盛或是阴虚内热的人要注意一下:龙眼虽好,但有的人一吃就上火。这时,该怎么办呢?

我们借用清代医家王士雄的办法:将桂圆和西洋参放在一起,即成了膏方——玉灵膏。方中一温一凉,阴阳调和,大补气血。

只有简单的两味药,将西洋参代替人参。因为西洋参具有益肺阴,清虚火养阴的作用,对于阴虚内热的人来说更适合一些,且不上火,当然也可以用桑葚;也适用虚劳衰弱、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肺虚久咳、虚热烦倦及产后滋补。



龙眼

妙方集锦



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汤服。(《泉州本草》)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烦不眠:龙眼干15克,粳米60克,莲子10克,芡实15克,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许。(《食疗粥谱》)

贫血、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龙眼肉4~6枚和莲子、芡实等,加水炖汤于睡前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提醒一下:龙眼虽然好,但也不可随意多食,体质平和的人,每天食用鲜龙眼5~10颗。因为龙眼属温热食物,多食易滞气,孕妇,尤其是妊娠早期,则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及早产

另外,龙眼具有敛邪的作用,使邪不外达,所以有温病和有上火发炎者不宜食用。

最后再说说龙眼核,龙眼核是龙眼树成熟果实的内核的子,性味甘涩,有收敛、止泻、止咳作用。单味龙眼壳1015克水服,可调理久咳、久泻。

近期阅读:
寒露养生|平安度过多事之深秋,须做好这6件事
秋主辛,为何又要多食酸?中医五味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寒露前后这样推拿,给孩子防寒保暖、温阳补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