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达夫游记散文的江南情韵(四)

 昵称7rPAgOJQ 2022-10-09 发布于浙江

郁达夫游记散文中,对江南秀美的至高评价似乎是一“清”字,天然无雕琢,清,确实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尤其是江南之秀美。郁达夫谓山鸟为“清唱”,谓山茶为“清酽” ,谓山涧为“清溪” ,谓水浪为“清音” ,谓山气为“清气”,谓山风为“清辣”

清新的田园风景

   郁达夫将对江南自然的钟情渗透到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描绘出了一幅幅自然清新美丽的田园风景画,而且他描绘的笔法,也正如他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中说得那样:“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的三点。”

《杭江历程小记》记叙作者在暮秋时节游历诸暨、金华、兰溪、龙游的情景。太阳升高时,车过诸暨陶山乡,作者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平原:乌桕树刚经霜变赤,田里的二次迟稻有的尚未割起,映成几片金黄,远近的小村落,晨炊正忙,上面是较天色略白的青烟,下面是一些些微红的白色高墙,勾画出一幅清新自然的山乡晨图:朝阳初照,红叶点缀,稻谷金黄。有空间有时间,有颜色有线条,有情有景,有动有静,给人以江南田园特有的美的享受。

《龙门山路》中描绘的清明谷雨之前杭州城外小和山,则另有一番景象。满途都是翠雾,映山红与紫藤花万紫千红,上面是青天,游人的衣服是白色的,太阳光有时红有时黑有时七色调和,读者看了,正如郁达夫所说的:“你即使还不曾到过这一处地方,你且先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一混合的色彩!”[42]连雾都变得翠了,这样的色彩何其迷人,这样的景物何其醉人。

《西游日录》中,郁达夫又给读者留下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农家小画:一处山腰水畔,几户竹篱茅舍,茶叶一段段的在太阳光里吐气,门前桃树一株,开得热闹如云。笔者也曾多次沿着郁达夫的游踪到过临安玲珑山,一路上也曾看过许多类似的农家小景,但也只有在揣摩了郁达夫的此段文字之后,才能体会这其中的田园之美江南农村之韵。

超山的梅花》这样描绘塘栖水乡:“从这里向东西北的三面望去,是汪洋的湖水,曲折的河身,无数的果树,不断的低岗,还有塘的两面的点点的人家;这便算是塘栖一带的水乡全景的鸟瞰。”郁达夫的这种感受,相信受了他的影响,别人也是会有的:“在那些河流里坐坐船,果树下跑跑路,趣味实在是好不过”。

国道飞车记》更是把车过太湖之后看到的田园风光比作了艺术品:“而正当京杭国道的正中,从山坡高处,在土方堤下看得见的那些草舍田畴,农夫牛马,以及青青的草色,矮矮的树林,白练的湖波,蜿蜒的溪谷,更像是由一位有艺术趣味的模型制作家手里捏出来的山谷的缩图”。

另一篇没有被编入游记卷的散文《江南的冬景》不但描写了红的芦花、红的乌桕叶,而且像导游一样带着读者体会江南冬景的神韵:“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45]

清秀的山涧风光

江南风景,原本山灵水清,而作为游者的郁达夫性情淡泊旷达,于是,在他眼里,山涧风光变得更为清秀灵动。

这般清秀的山涧风光,在《杭洒小历纪程》中随处可见:“两壁高可百丈,兀立在溪的南北,一线清溪,就从这岩层很清的绝壁底下流过。仰起来看看岩头,只觉得天的小,俯下去看看水,又觉得溪的颜色有点清里带黑”。这是立在夹岩中间观察的诸暨五泄。而站在兰溪横山上看,则又是一幅画卷:“三面的远山,脚下的清溪,东南面隔江的红叶,与正东稍北兰溪市上的人家,无不一一收在眼底,象是挂在四面用玻璃造成的屋外的水彩画幅。更有水彩画所画不出来的妙处哩,你且看看那些青天碧水之中,时时在移动上下的一面一面的同白鹅似的帆影看,彩色电影里的外景影片,究竟有哪一张能够比得上这里?”

这般清秀的山涧风光,在《浙东景物纪略》里把几乎作者融化进去了:“可是在仙寿亭事前过渡的瞬间,一看那一条澄清澈底的同大江般的溪水,心里已经有点发痒似的想叫起来了,殊不知入山三里,在青葱环绕着的极深奥的区中,更来了这巨人撑足直立似的一个大洞;立在山下,远远望去,就可以从这巨人的胯下,看出后面的一湾碧绿碧绿的青天,云烟缥缈,山意悠闲,清通灵秀,只觉得是身到了别一个天地;一个城市住久的俗人,忽入此境,那能够叫他不目瞪口呆,暗暗里要想到成仙成佛的事情上去呢?”

这般清秀的山涧风光,在《钓台的春昼》里几乎让桐庐富春江边的透明:“两岸全是青青的山,中间是一条清浅的水,有时候过一个沙洲,洲上的桃花菜花,还有许多不晓得名字的白色的花,正在喧闹着春暮,吸引着蜂蝶”。“向西望去,则幽谷里的清景,却绝对的不象是在人间了”。

清幽的身心感觉

一个淡泊旷达的游者,游走在江南清新的田园风景和清秀的山涧风光之中,郁达夫的游记散文表现出了作者清幽的身心感觉。

夜色富春江的安静,就像用“清幽”给郁达夫的身心作了沐浴,“渡船到岸,船头上起了几声微微的水浪清音……”富春江里的水浪清音,如果不是也起在郁达夫的心里,他怎么能感受得到?

即使是充满感伤情调的《感伤的行旅》,“庭外如云如雾,静浸着一庭残月的清光”[52]。在如云如雾的安静环境里,在残月的清辉下,作者体会到了宗教的神秘,人性的幽幻,终至于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干。

在九溪十八涧,郁达夫还没有喝一口清茶,却已经有清气沁入心脾:“在溪房的石条上坐落,等茶庄里的老翁去起茶煮水的中间,向青翠还象初春似的四山一看,我的心坎里不知怎么,竟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飒爽的清气自然,等他们喝了清茶,这种感觉又似乎要把他们融化在自然之中了:“我们一面喝着清茶,一面只在贪味着这阴森得同太古似的山中的寂静,不知不觉,竟把摆在桌上的四碟糕点都吃完了……”

《江南的冬景》,作者一层又一层地渲染出了冬天江南的悠闲境界。他这样写道:“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作者的这种心境,与他在游记散文中表现的感觉是完全相同的。

纵观郁达夫坎坷的一生,他在游记散文中所表现出的清幽的身心感觉,是十分难得的,这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出游期间生活相对安稳,另一方面,也许是江南独特的山水情韵赐予了郁达夫如此难得的身心感觉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