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麻醉期颈胸部突发皮下气肿典型病例分享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围麻醉期颈胸部突发皮下气肿,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同时可伴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气道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不仅为患者增加了额外的医疗支出,也可能诱发医患矛盾。

本期,我们从《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一书中找出典型病例分享给大家:

患者,女性,39岁,体重58kg,因患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入院,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

术前检查:心电图示正常,心肺无异常。

入室后血压105/70mmHg,SpO2 96%,心率75次/分。静脉快速诱导下经口明视插入气管导管,插入23cm,术中麻醉以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维持,维库溴铵间断静脉注射维持肌松。机械通气:VT 400ml,呼吸13次/分,吸呼比=1:2;腹腔打孔3个,应用全自动气腹机以预设流量12L/min向腹腔内注入CO2,压力维持在10 ~ 14mmHg,气腹时间80min,连续监测血压、SpO2、心率、PETCO2和气道压。

手术开始后,初期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10/60mmHg,心率70次/分,PETCO2波动在39~43mmHg,气道压10cmH2O,SpO2 100%。

气腹60分钟时,PECO2升到50mmHg,气道压升高到25cmH2O。更换钠石灰,加大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并核对气管插管及气道通气无误。此时,PECO2继续升到75mmHg,气道压上升到28cmH2O,发现患者面部明显肿胀,面色发绀,颈部、上胸部、腋窝、上臂部均发生皮下气肿,皮下捻发感明显,考虑为气腹造成广泛皮下气肿。立即停止手术,撤离腹腔镜,并挤压头、颈、胸部排气。暂停手术15分钟后,PECO2降到43mmHg。

血气分析示:pH 7.299,PaCO2 43.5mmHg,PaO2287.2mmHg,SaO2 99.4%,BE- 5.1,HCO3 21.6mmol/L,患者面颈部肿胀消退,皮下气肿逐渐好转。

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气腹20分钟后,完成手术。

术毕恢复自主呼吸,床边胸部X线片显示:广泛皮下气肿,心肺无异常,清醒后拔除气管内插管,安返病房。术后随访,皮下气肿消失,无其他不适,5天后痊愈出院。

那么,针对围麻醉期突发颈胸部皮下气肿,我们有哪些思考?

产生皮下气肿,会限制胸廓运动,如果是腔镜手术腹腔灌注CO2后,腹压升高,使膈肌上移,潮气量减少及二氧化碳的物理溶解,造成二氧化碳潴留,产生高碳酸血症。严重者,可危险患者生命体征,因此应细心发现、科学处理。建议如下:

1.围麻醉期详细查体,是发现术中颈胸部皮下气肿的重要步骤。要求手术大夫与麻醉医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术中麻醉除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外必须要有呼气末CO2监测。特别是腔镜手术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气腹,防止CO2进入皮下组织。术中发现如果PETCO2持续升高,在更换钠石灰,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大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及时行血气分析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头颈部皮肤是否形成气肿。

3.如确认CO2气腹所致立即停止气腹,撤离所有腹腔镜的管道和器械,并用手从颈部挤压气肿排出CO2,使PETCO2恢复正常,保证患者安全。同时评估气肿对患者的损害,以不良事件上报医务科备案。

总之,围术期突发颈胸部皮下气肿,应该高度重视,患者应该在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并且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交代此并发症缘由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及更多案例:详见《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
该书针对61种围麻醉期高危害性突发事件及5类严重威胁医患安全的突发事件,按原因分析、应对策略、思考以及案例分享思路,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让麻醉医师轻松面对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