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下被困多天的人员要吃降压药,不要轻易给!火速转给救援人员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1月10日14时,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22名工人被困于井下600多米位置。一时之间,22名矿工兄弟的生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日夜不停打通生命通道的过程中,人们期盼着奇迹早日出现。

很快,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协调调集最优秀的专家、最专业的力量、最先进的设备奔赴现场开展施救。现场新增救援机械设备90余台套,共有各类机械装备357台套。救援队伍共计13支专业队伍和1支消防队伍,救援人员 439人。

终于,在1月17日,井下被困人员通过救援钻孔与地面人员取得联系,并通过纸条反馈了12人的位置,另有10人情况不明。

生命尚存,激发了大家救人的信心和决心。随着救援的深入,不断有钻孔传回好消息。尽管无法将人立刻救出,但专家们想尽办法保住这些矿工兄弟的生命。截至1月18日,先后2次投放给养、1次投放药品,两次给养能够满足井下人员两天的生存需求。据悉,投放药品包括:膏药5包20贴(1瓶),消毒纱布4包(2瓶),维生素B160片,善存维生素60片(1瓶),第二批营养液90瓶。

作为一名医生,看到每天新的救援进度,十分高兴、但又十分担心:随着救援时间的增加,这些矿工兄弟能不能坚持住?身体上的伤或者本身的慢性病会不会增加额外的伤亡?种种猜测,让这场救援无比牵动人心。看到纸条上说有人高血压,并且后期的报道中也有降压药的投放,我似乎有一些担心。

不同的看法,我甚至不支持轻易吃降压药,原因如下:

1.井下人员被困多天,体力严重透支。据悉,这些人每天没有食物供给,只能每天喝一公斤的污水维持生命。尽管井下的水中有一些矿物质,但尚不足以长时间维持生命。从生理需要量上看,每日一公斤水的摄入也有一定欠缺。因此,几乎可以断定这些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既然有脱水,血容量必定不足。作为维持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的血容量缺乏,将对血压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可以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即便平时有高血压的人,也不会因血容量过多导致血压高。此时如果贸然降压,很有可能加重低血容量性休克。

2.从救援现场情况分析,井下可能并无测量血压的仪器。在工作中,随身携带血压计的可能性也极低。因此,“需要降压药”可能仅仅是患有高血压的被困人员的自行判断。尽管高血压患者可能会从日常的头痛或者胸闷中自行断定“血压高了”,但此时这种判断可能并不准确。原因在于,持续多日的无法规律休息,加上矿难的恐惧,相信没有那个人不紧张。而在那种情况下,生理上必定处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状态。而这一状态的直接结果是,人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加快。因此,可能出现“血压高了”这一假象或者血压真的会高一些。

3.维持血压,甚至是影响救援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往,我们在救援现场会看到一个现象:在与被困人员交流过程中,救援人员总会喊“坚持住”的一些话。这些话,鼓励是一方面;从医学专业上,人在兴奋状态或者说有清醒、信心的情况下,人的交感神经系统会保持兴奋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是维持血压的必要条件,因而可以降低被困人员休克以及因休克发生更严重的状态。

4.不吃降压药会不会出现严重后果?事实上,以高血压导致脑血管意外为例。大量数据表明,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比例远远低于脑缺血,比例大致为1:4。也就是说,大概只有1/5的人是出血。因此从这方面看,救援现场的降压药也可不吃。补充说明一下,医生建议高血压人群一定要科学、规律吃降压药,并不是说一次不吃就会立刻导致严重后果。更多的时候,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是一个慢性过程。急性并发症是存在的、也是不可忽视的,但相较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因此,我的建议是,井下被困多天的人员要吃降压药,不要轻易给!施治,一定要有专业上的判断或者客观的结果来支撑。如果有医护人员亲自测量了血压,或者通过输送的测量血压设备,远程获得血压结果确实很高,是可以给予适量或者少量的控制血压药物。但仅仅是被困人员的主诉或者是自行判断,是不能作为唯一诊断依据的。

最后,祝被困的人员早日脱困、救援早日取得成功!

请动动手指,火速转给救援人员!转发一次,可能多救一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