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术前,一定要追查患者声嘶的原因,并且要沟通交代各种可能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星期五,科里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的对象,是前几天一台看似常规的全麻手术。

患者40多岁,中年男性,阑尾摘除手术。术前检查,基本没有特殊情况,因此很快就确定了手术日期。

手术日期确定下来后,我们麻醉科就要例行进行术前访视。

由于这类手术属于相对低风险的手术,因此麻醉科就安排相对年轻的小李医生前去访视。

到了普外科,小李“唰唰几下”翻完了病历。因为本身就没有太多检查,病人也没有太特殊,因此快速看完病例也不奇怪。

转身,小李就来到了病房。

一进病房,小李隐约闻到一股烟味。

环顾一下,似乎病人不在病房。但是,看到亮着的卫生间灯,她认为病人可能在卫生间。于是,她提高嗓门问:有人吗?

很快,听见卫生间门锁“咔咔”响了两下,从里面慌慌张张走出来一个人。

根据年龄判断,小李认为这个极有可能就是这个病人。于是,她照着病历本上的名字确认了一下。

确认是本人后,她隐约感到随着病人出来,一股烟味也随之而来。

小李也不客气,厉声质问:是不是抽烟了?住院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你不能抽烟吗?

病人一顿点头哈腰的抱歉后,小李开始询问他的各种情况。

期间,病人似乎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不让抽烟。小李解释说:长期抽烟,麻醉的时候分泌物会比较多。不仅麻醉的时候会增加风险,手术后肺部并发症也会高。一旦频繁咳嗽,对刀口也是个考验。

关于需要戒烟多久,小李说:目前的专家共识是8个星期,至少也需要戒烟3周以上。如果有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可能还需要先到内科调整一下才能做手术。

考虑到病人已经出现了阑尾周围脓肿,小李也不能把手术停掉。但是,也没客气地严厉批评了病人一番。同时,也交代病人要吹气球、咳痰训练等降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然而,百密一疏:就在小李医生认为大功告成的时候,他却没有注意病人略带嘶哑的声音。病人也似乎一个“大老粗”,一问有没有什么毛病,回答都是“身体倍棒”。也正是因为这个疏忽,麻醉诱导插管的时候才出现有惊无险的一幕。

麻醉诱导之后,小李医生用喉镜提起了病人的下颌以及舌根。


(图文无关)

《手手相传》

照片来自第二届“仁心杯·最美白衣天使照片征集大奖赛”

拍摄者:齐河县人民医院,王岱岳

当声门完全暴露在小李医生眼前时,冷汗“唰地一下”就下来了。因为,她看到一个似乎“随风飘零”的息肉正好挡在声门上。看根部,一个细细的“系带”从声带附近发了出来。

突发情况,小李医生不敢贸然插管。请示主任后,主任狠狠瞪了她一眼后接过喉镜。

绕过息肉插管成功后,这边手术正式开始,那边紧急联系五官科。

五官科会诊后,给了两个方案:一,与这台手术同期切除;二,术后充分沟通后再择期切除。

经过与家属沟通,家属说也做不了主,等病人术后自己决定吧。

也确实是这样,如果病人有完全行为能力,病人是第一知情人和决策人。毕竟,是在病人自己身上动刀的。

拔管的时候,主任亲自上阵小心拔除了气管导管。在确认没有大问题后,才让病人回病房。

这件事,也不能说完全是谁的责任。小李医生缺乏经验是一方面,病人“大咧咧”的性格也是一个主要问题。如果他告知医生自己声音最近几年有变化,医生可能就会多注意这方面了。毕竟,人体太复杂了,术前仅仅一个访视是不可能发现所有问题的。

有惊无险地一次麻醉后,大家也认真进行了总结。并且规定:以后一定要问声音嘶哑病人的声音是从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以及是否就诊过等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