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醉后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一看患者十个指头瞬间崩溃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夜里十一点,突然接到普外科剖腹探查的急诊手术通知。

正在值班的李医生,咬牙克服生物钟的影响,一步一晃地从值班室出来了。

看到正要去接患者的巡台护士,李医生叮嘱说:看看患者基本检查全不全。

这样的急诊手术,外科总是试图以“情况很急”来减少检查项目。这个时候,麻醉科医生也知道病情很急。但相比越来越严重的病情来说,缺失检查项目导致的不清楚方向更可怕。

越是危急,越应该搞清楚方向。否则,盲目抢救相当于南辕北辙。这对于不容有失、分秒必争的抢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电话那边,护士说基本检查项目都全。

听到这话,李医生稍稍放下了心来。

此时,李医生已经完全克服了生物钟,开始“满血复活”的工作模式。

准备好麻醉的物品和药品之后,患者刚刚进来。

推进来的,是一位70多岁的大爷。

只看一眼,李医生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于是,立即上前开始询问患者的情况 。

不出所料,患者的精神比较淡漠。

结合外科诊断的消化道穿孔可能,李医生判断患者情况比较严重。于是,再次检查了一下急救所需的物品和药品。

确认一切齐备之后,找家属交代情况以及签字。

听到李医生把病情说得这么严重,家属一度还以为李医生是吓唬她们呢。直到李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当时的危急情况,家属才半信半疑地签了字。

核对完患者信息后,开始了麻醉。

看了一下监护仪上的各种指标还算可以之后,李医生开始推注各种药物。

然而插完管之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确切地说,是“崩盘状”下降。血氧饱和度波形,已经完全没有了正常的波形。甚至,有变成直线的趋势。

看到这种情况,李医生额头上一下就冒出了汗珠。

是的,这是一个正常人面对严重情况的必然反应。

来不及擦汗,李医生迅速抄起听诊器。因为,此时刚刚插完管,他还来不及确认气管导管是否在气管内。

当听到清晰的呼吸音从听筒传到耳朵之后,李医生稍稍放心了。这就意味着,通气没问题。

通气问题,往往是手术室内发生率最高的、后果最严重的事件。因此,是绝对要避免的。

那么,此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情况?李医生在心里问着自己。

当他确认监护仪上的心电图跳动一直正常后,他把手指按向了颈动脉。

此时,他必须要快速确认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脏无效泵血。

这种情况,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情况——有心电图,甚至心脏还在跳,但已经由于一些病理因素失去了泵血能力。

这个时候,典型的表现是大动脉无搏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别无选择,必须尽快进行胸外按压,之后再查找原因。

当摸到颈动脉搏动之后,李医生的心终于放下了。

此时,虽然血氧波形依然很乱、甚至要变成直线,但他已经彻底不着急了。因为,他非常清楚的是,血氧绝对不会有问题。这个问题,要么是探头位置的问题,要么就是监护仪坏了。

这个时候有人会问:不可以是肺栓塞么?

不会,因为呼气末二氧化碳一直很正常。

锁定原因后,李医生开始排查。

首先的,他要验证监护仪是否好使。于是,他拿着血氧探头戴在了自己的手指上。

波形正常,就是心率有一点快。

是啊,刚刚经历这些,没有哪个医生还会心如止水。

再次戴在患者的手指上,不好使。

换一个手指,依然不好使。

把患者的手臂从单子下面抬了出来后,令他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十个指头都是灰指甲!

再看脚上,万幸还有一个指甲是“净土”。

一反常规的,把血氧探头戴在脚趾上。此时,监护仪上的指标都能看下去了。

有人会问:麻醉插管之前不是好好的吗?插管之后就不行了?

这是因为,麻醉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血压下降、末梢灌注不足。加上这个人是消化道穿孔,有感染性休克迹象,麻醉后循环波动非常大。

尽管李医生用升压药控制住了局面,但也牺牲了外周循环。

虽然是一次有惊无险,但也提醒大家:遇到这样的手指,一定要在手术前做相应预案,以避免其干扰正常的抢救或者手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