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分析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首先,我们徕看看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定义:

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是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综合征,是以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为介导的对过敏原的全身性反应,大多数是典型的I型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呼吸、循环系统的衰竭。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I型过敏反应,也称速发型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过敏反应。其发生机制为: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以IgE为主的对应抗体。IgE对分布在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血管周围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对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和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嗜性,与上述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成为致敏细胞,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变应原插入两个已与细胞结合的IgE抗体之间,两个IgE分子桥连,引起细胞膜构形改变及钙离子流入,使细胞内颗粒脱落,后者释放出组胺等活性介质。
这些介质的效应决定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和平滑肌收缩。导致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低血压、支气管痉挛、胃肠痉挛和子宫收缩等表现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严重程度因机体免疫反应性抗原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突然发生过敏且反应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检测所有过敏原,手术室常见过敏原包括:肌松药、乳胶、抗生素、阿片类药物、鱼精蛋白、酯类局部麻醉药、血液及血液制品、镇静催眠药、胶体等。
2.加重病情的因素包括哮喘、β受体阻滞剂、血容量不足、椎管内麻醉、内源性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