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表达 | 江 · 南

 字功夫 2022-10-09 发布于辽宁

——我总好奇,当先民看这世界,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为什么这样造字遣词?

江,既是通称,也是专称。在古代专指长江,后来引申为河流的通称。《说文》就讲:

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

湔(jian)氐,是蜀国的行政区划,在四川境内。徼,意为边塞。崏(min)山,即岷山。连起来的意思是,从四川岷山流出的大河,东流入海,说的就是长江。

因其支流众多,《释名》又讲:

江,公也。小水流入其中公共也。

南,《说文》讲:

南,艸(cao)木至南方,有枝任也。

意思是说,草木到了南方,就会枝叶茂盛。

字形上,甲骨文 “ 南 ”,象将瓦块倒置悬挂制作的打击乐器(是不是想到了 “ 编钟 ”)。这种乐器在古代是南方特有的,故用来代表南方的 “ 南 ”。《说文》的作者许慎,是没有见过甲骨文的,所以他的观察角度会有所不同。

和 “ 江 ” 既是通称也是专称一样,江南,也有泛指和专指。春秋至秦汉,一般指今天的湖北境内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后来慢慢‍专指今天的苏南和浙江一带,而且越来越具有人文色彩。‍东晋衣冠南渡、隋朝运河开凿、南宋杭州临安、明清丝织制造,一步步造就了经济富裕、文化精致的江南,为世人所向往。所以乐府有《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在余光中先生的笔下,江南则是——

唐诗里的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多湖的江南;

乾隆皇帝的江南;

遍地垂柳的江南;

杏花春雨的江南;

多寺的江南;

多亭的江南;

多风筝的江南;

钟声里的江南;

多燕子的江南。 

我也猜测,中国文化的正统出自中原,江南是离开 “ 土 ” 气而具有 “ 水 ” 灵动之美的氛围,“ 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 多少有那么一点 “ 逃逸 ” “ 放纵 ” 的窃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