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元:车游日本二三事

 故人旧事2020 2022-10-09 发布于重庆

         车游日本二三事

                       文/元  元
 

 
                     一

拿着遥控器浏览电视节目,恰逢某电视台播放电影《非诚勿扰》,不禁想起在日本的短短几日,时间虽仓促短暂,浮光掠影,无法深入了解更多更真实的日本,还是能从细微处观望,这个与自己的国家完全不同的国度。
趟出行可用时短意深,不虚此行来概括。
此去日本全无计划,好友力邀难辞之下,半推半就加入。或因日本过去所为、与拒不认错的行径,而对这个国家无甚好感,此前从没想过去那个岛国,且是寒冷的冬季。
东京时间早晨六点一刻到达成田机场,六点四十搭上我们的坐驾——一辆耀眼的红色大巴。
离开机场前往市区,一小时左右车程,眼睛一刻不闲地沿途扫瞄,一番打量感触颇多——沿途植被茂密,不见裸露的土地,街道干净整洁,除了少许落叶几乎没有垃圾,连跑在公路上的各种车辆皆光亮如新。
进入东京市区,整个城市新房旧舍如水洗般不染尘灰,不论街道、高楼大厦、还是低矮民居尽皆如此。稍晚背街窄道,车过卷起少许落叶、纸屑、塑料袋的场景,虽与大街清洁的环境略有出入,并不影响洁净初印象与人的观感。偶见出租车司机往车窗外扔烟头的场景,哑然一笑,便想起一位游历多国的朋友自嘲的言论:“各国男人都有乱扔烟头的恶习。”但东京整洁干净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诺大的城市,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都市之一,是怎样做到这样的程度?日本让人刮目相看。郭沫若先生曾说:“日本人有洁癖……”可见一斑。
行进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大建筑小房舍、车辆、停车位……凡我目力所及的大多数东西,几乎都比国内的小一号,连车道亦复如此。如果仅凭想象,东京一定高楼林立,然而东京的高楼大厦似乎不过如此,并不比重庆这样的中型城市密集多少。这现象或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敏感的地震多发带的地理环境有关?建筑会否考虑这个特定因素,因而大多看起来小巧轻薄?
游览香火鼎盛的浅草寺时,路遇许多不同年龄的各色日本人,不论男女老少着装皆得体大方,多以深蓝、黑、灰、咖啡、驼米等深浅不一,内敛的素色为主,鲜少红黄蓝绿这样艳丽明快的色彩(当然女式和服除外),在冬季温暖透亮的阳光下,原本暗淡的色彩亦烁烁有光。男士们衣着整洁清爽,特别留意过他们的鞋子,光洁无尘。即便皇宫草坪上的流浪汉,着装亦整齐干净。
此行,让人难忘的景色有二。其一,京都鸭川河。鸭川逶迤妩秀,不宽的江面水色清绿,柔波轻缓。即便冬季仍青茵点缀江岸,净静不惹尘的况味,挑拨心绪,可意会却欲言无词,浮在脑门的唯有一一千尘不染。这样的语汇形容少有人迹,浅草护养着沙泥堆砌的江沿,似乎言过其实,然,除了清洁、干净……我想不到更准确合适的形容词。词穷的我,立于鸭川左岸,无声叹谓:家乡的两江岸何年能有这般景致?
其二,即天空清朗的早晨,从旅店眺望林木簇拥,朝阳里冠着白雪的富士山。
    富士山与影视、图片里几无二致,近距离眼见为实的观赏,多了亲近。眼前的富士山平地跃起,高高矗立,圆锥状的山体线条优柔素美,与幽蔚天穹互为映衬,色彩鲜亮明晰;山体、天空大色块叠堆,那么不真实,又实实在在照进眼底,浑然天成,虽少了横成岭侧为峰的硬朗,乃一幅美仑美奂的富士山风情图。感佩造物主的神笔,绘一方天地合和,那一刻对它满是欣爱,浅略悟了日本人民何以对它尊崇讴歌,如泰山之于汉民族、岗仁波齐之于藏民族一样,是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归宿。
 

  如果说富士山是色相饱满浓烈的油画,那么鸭川河即信笔入目的浮世风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芥先生对中日风景曾有一比,以我短短几日,肤浅看日本的眼光,亦觉恰当。他说:“日本的风景多小桥流水、樱花春雨式的纤细之感,而少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式的粗犷奔放之美。”我想去过日本的中国人,或多或少会有同样的体会?芥川先生这句对日本景色的表述,让人不由得想到柔软、女性化的一个只属于日本的词——物哀!那“纤细”何其烫贴准确。

从山梨县地质博物馆邮出的那枚明艳、极具稚趣的富士山风景明信片,没随我回家,很好奇它遗落在了哪里,谁拾了去,亦或驮着我的名号浪迹天涯,不肯回家?此番想起那时那情那境,平添遗憾,连回味都少了色彩。

                       二

同样具有东方人的脸孔、肤色、身材,日本女性与中国女性还是能一眼分辨,日本女子温婉娴静,中国女子自信张扬,钢柔相衬。中国女子素面行游,鲜少化妆,发式、服饰、言行又略为高调,声量更是日本女性的倍数。日本女子小巧玲珑的身形,白皙细致的皮肤,精致的妆容,含蓄内敛训练有素的举止,以及她们典型的一低头的温柔,都具有很强的日本印记。徐志摩先生的诗句,将日本女子摹画得入木三分。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一一沙扬娜拉》)
    在日本,女士们人人化妆,且擅于化妆。年长的浓妆淡抹轻扫浅描,那红唇最显心机,年轻女孩妆容娇媚粉嫩,对眼睛的描画尤为用心。
日本饮食清淡,讲求营养搭配,蛋、奶、鱼、蔬果摄取量大于肉类。地陪导游言之:“日本人重视饮食健康、身体锻炼、合理摄取食物……”。因而从东京、名古屋到大阪,鲜见大腹便便者。地陪还说:“学校更重视学生的体质、视力状况,会在午餐中加配个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增强青少年体质,减少近视。日本从二战时45%的近视率,到现今仅4%的近视率,这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纵观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逐年上扬。从这些细枝末节处,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传言——有中国游客自觉在日本吃不饱吃不好,以我个人观察,吃饱完全没问题,吃好根据不同地域口味有所不同。江浙、广东游客,应能适应日本清淡的口味,吃好吃饱都不成问题,其它地域或因口味轻重不和,吃不好或吃不饱。团餐多以分餐制或自助餐,甚少浪费。
不论在哪儿随团出游,都少不得购物环节。本次地陪,十二岁随执业中医的父亲,由广东赴日,在日本生活四十年的陈桑,也时常不显山露水地游说大家:“在日本没有假货,也许价钱贵些,绝对一分钱一分货,任何货品的品质都有保障。”
旁观团友大量为自己或亲友购买奶粉、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箱包、电器……大购特购,真让人无言以对。若非时间紧促,旅行团恐怕就该与购物团划等号了。
在日本,可从很多细微处,窥见日本人的精细与高标准。譬如他们的旅店从不参与星级评比,但我们所住任何一家旅店,不论大小、外观新旧,卫生条件皆不输国内三星酒店,甚而更好;卫生间小巧紧凑,一两平米空间,设计机巧合理一应俱全,马桶皆有温水洗涤功能,非常方便(室外公共卫生间大多也有此设备);卫生间抽风换气机声响微细,绝不影响睡眠,抽风效果更是一流,只要关闭热水,转瞬间镜面水雾便消失得不留痕迹。热水壶烧过开水后,没有丁点水渍,初以为是清洁做得彻底,打听后方知水处理好,水质上佳,壶内外明净锃亮,不见水垢沉淀附着。
 

而跟随我们的红色坐驾,消音、换气、密封效果也相当出色,车内噪音完全可忽略不计,更无异味乱窜。一个啼笑皆非,又尴尬的突发事件,是最好的佐证:记得从名古屋往大阪去的路上,由于头晚下雪,致使高速路上行进缓慢,走走停停,一直被困在车上路上,难解人之三急……一拖再拖一忍再忍之下,终有乘客憋不住嚷着要去路边方便,驾驶先生默不作声、迅速在车尾空位间置一水桶,套了N个塑料袋后让乘客就急,而车内并未因半车人松泄的包袱,异味弥漫……。
驾驶先生优质的服务亦令人称道,多年过去有一二细节记忆犹在,每天早晚出发到达均很准时(除堵在路上),行停按部就班皆有记录,且严格执行,每到一处景点,驾驶先生首先记录到达时间,然后开门,并在车门前置放一木制条凳(自制),缓解车门阶到地面的高度,大大方便了上下车的乘客。可见日本人的精细,不是某时某刻,而是全方位全民性的自觉。不知这与日本人百分之七八十的A型血有无关联,又或与良好的国民教育有关?
 
                     三

曾在一本书里看过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对初到日本的回忆,他说:“刚到日本印象最深的是,常常看见日本的老太太戴着老花镜坐在自家屋子的廊沿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读小说”。这件事对苏先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差距冲击,对1919年的苏先生来说,震撼之大可想而知。
 这一现象绝非偶然,日本明治维新后,对教育大量投资,特别对小学普及与国民教育狠下功夫。1872年明治政府颁发《学制》,明确宣布要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而苏先生去留学的1919年,普及国民教育政策业已在日本实行近五十年,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此行让我从点滴细小处,看见一个民族的内秀、自律与细致,感触颇深,对日本的印象也大有改观,一个擅于学习的民族,绝对不容小觑。
日本的文明源起中国,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的《日本历史》序言中有载:“日本人的社会,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前,几乎是完全孤立于日本列岛这片土地上的。从那时起通过朝鲜接触了中国的文明,在其压倒性的影响之下,到公元四五世纪,才结束了未开化的阶段,进入文明的阶段。它比起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这些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历史,要整整晚了二千到四千年。”
尽管如此,中日两国积怨纠缠之深,从甲午海战、抗日战争至今多年难解,日本莫说为侵略行径道歉,连反省都难有,却将源于中国的文化基因保护甚好,又与中国渐行渐远,保持距离,令其有种说不清,又纠葛于心的复杂情结。
在胡兰成先生的《闲愁万种》一书中,有一篇《《易经》是理论学问的统一场》的文章,内有一节小标题谓之一一“日本人所以恨中国人”。其中有几句话点出了出处。他这样写道: “日本人有回味而无反省,回味是情绪,反省却是要知性。……原来他们最亲的是与中国文明而又对之含有敌意。……日本人对西洋人就没有这样,惟有对于中国人,他们只觉得没有比这更亲的了,而同亦没有比这更可憎的。”
胡先生“亡命”日本三十余载,所言理应非虚。或因日本明治维新转学西方,赶上那一波科技发展班列,全方位超越中国,致其在科教、文卫、经济等各个领域拉开距离产生的优越感,以对汉文化曾经的影响心生不忿,如汉字嵌刻在他们的语言文字中无力拔除一样,无奈地对中国心有悸憎,又欲拒不能。
这种优越感,从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先生的《中国游记》中或多或少可窥其端倪。芥川龙之介先生爱好中国文化,有较高的中文修养。然而,1921年春天从日本出发的芥川先生,可谓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第一印象便给了一一脏兮兮、相貌怪丑的黄包车夫;缠红布条的印度警察、飞扬跋扈的英国水兵、长江上实弹射击的美国舰艇;与旧上海不怎么光鮮的市井众生像。《中国游记》的一个个场景,发生在列强掠夺下,民不聊生、军伐混战、国破山河在的1921年,芥先生用文字较为客观的记录了,他所到之处眼见的旧中国。因而再读到“……我已经不爱中国了。”、“……中国越来越不中我的意了。”这样的句子,曾几作为老师的中国不再被推崇敬仰,除了叹落花流水的无情,心痛之外,国人更不应忘却历史,唯有奋勇直追。
 

此行曾与地陪陈桑有过一次短暂对话。我问:“方不方便聊聊——华人在日本的处境?”他说:“现在好太多了,多半仰仗国内的经济起飞国力增强,到日本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学习、留学、观光游览的人群大增,在日华人地位也大有提升。他说以他为例,他受过高等教育,求职仍不易,很难进入一流企业或好的行业。以前他从事别的行业(没及细问具体行业),不管多么努力,皆难获晋升,还常被人看不起或故意为难挑剔,鞠躬的幅度永远比日本人更低,甚而妻儿都难免对他冷眼相待。随着国人访日人数的增多,他利用自己先天的语言优势,考取导游执照转做导游,收入大幅提高,家庭地位也水涨船高。中国在国际社会获得的认可度越高,海外华人在居留地得到的认可与尊重也同步提高,他感谢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从陈桑的言语,及只可意会无法描述的语气、语速、语境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他身在异国他乡的不易和隐忍,对中国的崛起与中日友好,比我们更敏感和紧张,任何风吹草动或可影响他的生计。他非常希望中国更加发达进步,他们也会随着祖国的强大,在异乡生活得更有尊严。 
看世界是一种学习,有比较才知差距。从走车观景的细碎中虽所知有限,但予我的震动不小。日本借助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作为美军的兵工厂、后勤部、运输队,为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队,提供了大部分的武器生产、后勤保障,并从中获利,迅速从二战战败的废墟中崛起,跻身世界发达国家,可见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意志非凡。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由擅取精华去糟粕,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这趟日本行,烙印最深的一个词一一秩序。这“秩序”隐隐约约,飘于行过路过接触过的人与物中,摸不着看不见,被归置约束于各种空间领域,连看过的风景好似都逃离不出这样的秩序,所有的事物好像都在某种秩序的框架与轨道中自主运行,我能觉察到它的存在,却无又处觅踪,一切又自然而然……日本是个不能掉以轻心的邻居。
某位西方政治家曾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既然如此,我们更不可一味纠结于过往的历史而裹足不前,主观忽视和排斥世界与他人的优秀,自绝于世界民族之外,我们有太多闭关锁国的教训。若想让历史不再重演,那么就该与世界和平共处,交融生辉,取他人之长避己之短,加快适应世界新的环境、秩序与规则,博击风浪与世界同在。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元元,1963年生人。煮妇一枚,闲暇看几页小说打发日子,在别人的故事里纵横,消遣娱己,偶尔码几个字自慰自乐。奉行诸事随缘,一切皆在两可之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