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穷养”多肉,“一多二少”要到位,越养越漂亮,越养越值钱

 农姑凉子 2022-10-09 发布于广西

秋风起,叶子黄,花儿谢……,一眼望去都是草木枯萎的景象,不免让人感到伤感。如果只是看到这一部分景象,那你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很美,春天万物复苏,夏季茉莉花绽放,秋季多肉上色,冬季万物休养,每个季节拥有不一样的美,只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正值秋天,如何养护才能让多肉上色?才能越养越漂亮,越养越值钱呢?

日照充足(一多)

多肉植物原产于沙漠、半沙漠、高山等阳光充足的地带,从小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已经锻造出喜光的生长习性,这是指生长期,休眠期需要遮光。秋天温度下降,大部分多肉植物进入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如果摆放在室内光线阴暗的位置养护,多肉的叶片就会向下摊开,出现“摊大饼和穿裙子”的问题。

所以,要想植株紧凑、颜色鲜艳,就要摆放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养护。为了植株健康上色、快乐生长,我们需要了解日照时长和日照强度的概念。所谓日照时长就是阳光照射的时间,一般分为短日照和长日照,秋天属于长日照,照射时间不能短于6个小时,这样才能越照越漂亮。

所谓日照强度就是露养与室内养的区别了,露养可以完全接收紫外线,室内养只能隔着玻璃照射,紫外线弱一些,上色效果相对差一些。建议室内摆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室外拉起防晒网,避免晒伤。

温度要低(二少)

多肉的生长适温基本介于15~25摄氏度之间,秋天的温度正好适合生长,并且低温对于颜色的影响至关重要,也是形成果冻色的核心因素。如果一直摆放在室内养护,多肉没有经历早晚温差的刺激,无法从绿色变成其他颜色,也有可能“一绿到底”,无法观赏到它变色、变美的景象。

这里所说的低温,并不是指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下,而是早晚的温差。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早晚可以感受到凉爽,中午可以感受到炎热。在低温环境之中,可以降低叶绿素的产生,从而显示其他颜色出来。在高温环境之中,保持植株稳定的生长状态,避免冻伤。但是温度不能低于8摄氏度。

水分要少(三少)

沙漠、半沙漠和高山地带的水分非常稀少,多肉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生长,已经形成耐干旱的生长习性,特别是上色和休眠时期,对于水分的需求非常少。如果秋天降温的时候,没有进行控水的养护管理。不仅容易出现无法上色的问题,还容易出现积水烂根的问题。

所以,为了保证多肉顺利上色、根部健康,秋天要进行控水的养护管理。所谓控水养护,就是控制土壤里面的水分,再简单点来说,就是拉长浇水的间隔时间。打个比如,以前间隔20天浇水一次,秋天就要间隔30天。

日照和温度,这是自然的气候条件,而浇水只能靠自己了。首先学会判断植株是否缺水,一般通过叶片和土壤干湿来判断,我喜欢通过叶片判断,看到叶片微蔫就要浇透水。其次是浇水一定要浇透了,避免半截水。最后养护环境的通风要良好,避免“闷着”的状态。

不要为秋天的“凋零”而伤感,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多肉植物上色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需要我们去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