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绍舟71岁上战场,一杆红缨枪杀得日寇落花流水,74岁被叛徒杀害

 猫条山 2022-10-09 发布于北京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也最惨烈的战争,整个战争时期,我国半数国土沦陷,无数手无寸铁的人民被日军肆意杀害。这场战争给我国带来了最为深重的灾难,经济崩溃,百叶凋零,人民生灵涂炭,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人间惨剧就在这一时期的中华大地上,一次次的轮回重演。

然而即便是最为昏暗的黑夜,也依旧有星光照亮人间,无数中华儿女远离家乡,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最终,无数宝贵的生命在战火中凋零。但正是有他们的牺牲和风险,才迎来了胜利与和平的时代。在战争年代里,不仅有年轻人参军保家卫国,很多的老者也拿起武器,保卫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我们今天要聊的方绍舟就是其中之一。

革命事业

1867年,方绍舟出生于安徽定远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当时的清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代,西方列强的入侵,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都在不断动摇清朝的统治根基。明眼人都知道,大清这艘破破烂烂的巨船距离倾覆已经不远了。

青年时期,方绍舟因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而被选为当地的贡生。按照这条路子,方绍舟应该能成为清朝的一位官员。然而学到的知识越多,他对满清时局便越是不满。最后他放弃了入仕的打算,在家乡炉桥镇开设了一家新式学堂,以此启发更多人寻找救国救民之路。

后来,方绍舟接触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毅然决然的踏上了革命之路,并在1907年成功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方绍舟在家乡响应号召,发动民间武装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此后,方绍舟依旧在革命的道路上继续奋斗。袁世凯恢复帝制,开历史倒车之后,方绍舟积极响应护国运动,被任命为讨袁军皖北总司令。1917年,方绍舟又再次响应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在当地赢得很高的声望。而此时的方绍舟,已经年逾五十。

此后,方绍舟在家乡办新式学校,促进当地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如果没有日后的抗日战争的话,方绍舟大概会一直维持这样的安定生活。

再次投笔从戎

1937年,随着卢沟桥的一声炮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事变之后,日军在华东地区大举入侵,浙江、江苏很快沦陷,战火很快波及到方绍舟的家乡安徽定远县。对于日军在中国的暴行,方绍舟早有耳闻。义愤填膺方绍舟决定揭竿而起,拿起武器反抗日本侵略者。

即便此时的方绍舟已经71岁,身体也不太硬朗,但他仍然在定远县奔走呼告,呼吁年轻人拿起武器抵御外敌。方绍舟本来就在当地很有名望,因此很快就拉起来一支数百人的抗日武装。随后方绍舟又变卖家产,加上大家募集来的资金,凑齐了数十条长枪。枪支不够,大家就使用长枪和大刀杀敌。虽然条件很简陋,但依旧阻挡不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1938年,方绍舟的敌后抗日别动队正式成立。别动队成员主要在安徽凤阳和定远县一带活动。虽然别动队的装备比较差,但安徽凤阳一带民风剽悍,个个勇猛过人。在方绍舟的指挥下,别动队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以人数优势在夜间袭击小股日军部队,往往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别动队成立短短数月,就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在凤阳一带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1938年2月,日军攻陷定远县,并在当地制造了数起屠杀事件。方绍舟的一些家人也遭到杀害。消息传来,别动队的队员们既悲痛又愤怒。众人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

2月底,定远县的日军部队向准备挺进淮南地区。别动队经过分析得知,日军必然要经过洪山口地界,那里易守难攻,非常适合伏击日军。于是,一个狠狠教训日军的计划就此敲定。行动当天凌晨,别动队在洪山口的山腰上埋伏了一百多号人马,就等着日军进入埋伏圈。

数个小时之后,大约60人的日军部队挺进了埋伏圈。别动队火力全开,手榴弹,自制土雷不停往下招呼,转瞬之间就有好几名日军倒地。但日军的装备精良,反应过来之后,日军立刻展开反击。双方一时之间僵持不下。

不久之后,方绍舟骑马带着100余人驰援而来。在双方的包夹之下,日军部队立刻败下阵来,慌忙逃出战场。经过战场清点,洪山口一战共打死20余名日军,还缴获了大量的枪支等战利品。

惨遭陷害

方绍舟的抗日别动队名声渐起,也引起了当地日军的恐慌。但别动队一直采用游击战术,即便日军多次围剿,别动队却依旧在不断壮大。1940年之后,方绍舟因为年事过高行动不便,因而退出了作战一线,主要负责皖北地区的洪水赈灾工作。

1940年之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开始将更多的精力准入反游击和反扫荡。当时凤阳一带的局势不断恶化,很多抗日同志支撑不住,最终选择叛变投敌,凤阳县抗日游击队大队长曹世嘉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曹世嘉已经不看好抗日前景,心中有了投降之意。因此他开始和凤阳县伪军头子叶茂才媾和,准备投靠日伪军。但当时的日本人提出,要曹世嘉杀了方绍舟作为投降的投名状。曹世嘉心一横,准备设陷阱杀掉方绍舟。

1940年6月的一天,曹世嘉前去拜访方绍舟。方绍舟此时并不知道曹世嘉已然叛变,因此在没有警惕的情况下就跟随曹世嘉来到城外。在城外的一处麦田里,曹世嘉趁方绍舟不注意,从身后拔出手枪就杀死了他。就这样,这位73岁的老者为了抗日而忙碌奔走,他没能死在战场上,反而倒在了曾经战友的枪口之下。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扼腕与悲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