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战役两种表述,朝鲜碧蹄馆之战,为何日军和明军都说自己赢了

 历来现实 2022-10-09 发布于北京

世界军事史上有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只要一方不是被打趴下,割地赔款求和,谁都不会承认自己失败,而是双方各说各话,都说自己才是胜者。哪怕是被打败了,也说自己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结果,旁观者往往都一头雾水,不知道到底谁胜谁负,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明日碧蹄馆之战就是如此。

首先关于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双方各执一词。

关于参战人数:

明朝官方说,明军参战兵力3000人,日军方面为5万人。

日本方面说,明军参战兵力为2万人,日本方面参战兵力为3万人。

真相应该是——日军方面参战人数为3万人,明军方面投入兵力5000余人。

据明军游击陈方哲说,碧蹄馆之战中,明军的侦察部队是3500 人,名将查大受率领500人先行,其余 3000人埋伏于后。

有人认为,明军参战兵力其实更少,明军侦察队只有3000人,没有3500人。

依据是明朝史料《经略复国要编》记载,查大受、祖承训、孙守廉、李宁、张应种这五位侦察队将领的入朝兵力,计算出他们的总兵力是3000余骑,认为这就是明军在碧蹄馆之战中投入的全部兵力,而陈方哲是把查大受的兵力给算了两遍。

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其实不符合客观事实。

因为他们将游击高升、胡鸾的兵力有意无意给漏掉了,这两名将领实际上也参加了碧蹄馆之战。

据朝鲜史料《象村稿》记载,高升刚进入朝鲜时的兵为1000人,胡鸾的入朝兵力没有确切数字,但保守估计也接近千人。

如果将他们二人的兵力算进去的话,明军在碧蹄馆之战中的人数肯定在5000人以上。

因此,明军此战投入的兵力为:查大受约500骑;祖承训、高升、胡鸾约3000骑;李如松、张世爵约1000骑;杨元、郑文彬、王希鲁约1000骑,合计约5500骑。

关于日方的参战兵力,事实上并没有准确的记录。《日本战史·朝鲜役》推算出来的总兵力是41000 人,但这种推算方法也不客观,日军当时当初入朝朝鲜总兵力也不过五万左右,即使加上后来增兵,也不到六万。

《朝鲜渡海日记》的记载是日军参战人数为四、五万人,《壬辰记录》的记载是五、六万人。

立花家的史料《立斋旧闻记》则指出,尽管当时日军参战人数接近5万,但小西行长、加藤光泰等部队在先前的战斗中被明军打残。因此逡巡部等日军患了“恐明症”,有2万人没有参战,实际参与会战的只有3万人,这应该是接近事实的一个数字。

所以,《立斋旧闻记》的记载,比较客观,即“出城5万人,实际投入作战3万人”,剩下2 万人没有到位,战斗就结束了。

因此比较客观的数字是,明军有5千人参战,日军有3万人参战。

关于伤亡人数:

中国方面:明朝方面说,明朝伤亡300人左右,日军伤亡上千。

李如松说“当阵斩获首级一百六十七颗,内有贼首七名”,明军伤亡“阵亡官兵李世华、贾待聘等二百六十四员名,阵伤官兵四十九员名”。

宋应昌的《经略复国要编》:“( 明军)士马虽有损伤,然亦斩级一百六十七颗。

南军游击将军钱世桢《征东实纪》亦称“得首一百六十有奇”。

《日本外战史》、《朝鲜征伐记》、《朝鲜军记》、《日韩古迹》——明军被斩首超过一万。

这种说法一听就不符合事实,明军碧蹄馆之战参战总兵力都没有那么多,加上影子也不过一万人,这种说法根本不靠谱。

《日本战史 朝鲜役》——斩首六千。这种说法也不符合实际,因为明军并没有全军覆没。

日方《松浦家世传》记载,日军在碧蹄馆之战中阵亡39 人,而负伤者743 人。

有学者则指出,日军在碧蹄馆之战中阵亡人数不低于5000 人。

因为他们认为,3万人参加了这场伏击战,明军不杀的血流成河,日军不一败涂地,李如松根本不能脱险。

既然杀出重围,那么双方肯定伤亡很大,往少里说,日军伤亡也有5千人。其实这也是在推理,是最大的一个估值,该说法赞同者不少。

提出这一说法的学者,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法,那就是把万历二十年刚登陆朝鲜时日本总兵力,直接减去这些日军部队在万历二十一年此战指挥的剩余兵力,得出的就是日军在碧蹄馆之战中的阵亡人数。

这就非常不严谨,不科学,不符合客观事实。

因为碧蹄馆战前日军就减员十分之一,有的是死于病疫,有的是死于朝鲜义兵袭击,

如果推理的话,李如松打仗在报战果的时候,如果杀了5千人,为什么要少报几十倍,只说日军被杀只有170人左右?

朝鲜知中枢府事李德馨则说,“(明军)与贼死伤相当,几至五六百矣”,认为明军和日军阵亡人数都在五六百人。

朝鲜其他官员报出的双方伤亡数字,也基本上在一千人左右。

金命元报“天兵死者数百,李备御、马千总皆死于贼。”

李德馨说:“与贼死伤相当,几至五六百矣。”

尹根寿称“损折天兵三百,杀倭亦三百,杀伤相当”。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几万人在险要地形战斗了几个小时,双方只有千人伤亡是说不过去的。

根据朝鲜方面的史料所述,战后李如松军尚余三千余人,结合出兵人数五千余人的情况来看,损失应在一两千人左右,比例大致符合。

而此战中,立花宗茂军就减员至少数百人,日军的损失不会少于两千。

李如松在战报中将伤亡数字缩水,是担心朝廷问责,尽量将这场战斗轻描淡写。

而根据李如松在碧蹄馆之战后的说法,他在此战中斩获的首级,大部分头发完整(不是日本人的月代头发型),这就不排除杀掉不少伪军,李如松没有计算在内。

结果:

中国方面:明军大获全胜。
李如松自己的战报称:“职喝官兵争前砍杀,贼即披靡大溃,我兵乘胜追逐……”

《明史·李如松传》记载:“将士无不一当百,遂克之。”

日本方面:日本高奏凯歌。

《日本外战史》——“明军争渡逃命,淹死者无法计数,尸体阻塞江流云云。”

奇哉怪哉,双方都说自己赢了,究竟谁是这场战斗的赢家?

让我们回顾一下碧蹄馆之战的全过程,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

战役是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二十六日进行的,当时有个朝鲜人来告知李如松:将军,日本人放弃王京(汉城)了(此人可能是朝鲜伪军,朝奸)。

明朝援朝主将李如松听了将信将疑,就命副总兵查大受率500精骑前往朝鲜王京(今首尔)侦察日军的防卫和部署情况。为防止有意外发生,在查大受出发后,他随即命令祖承训、李宁、孙守廉、高升等将率3000人马跟随。

李如松此举可以说是一个失误,出动侦察兵的话,有十个八个人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兴师动众。

派500人去遇到战斗的话,非常危险。

一句话,轻敌了。

为什么轻敌?李如松到朝鲜的平壤之战打得太顺了。

平壤之战"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打了胜仗就难免轻敌,很多将军都会犯错,李如松也是如此。

次日凌晨,明军侦察部队在王在砺石岭与日军立花宗茂部遭遇,查大受与随后赶到的祖承训等人向日军发起进攻,将立花军打得溃不成军。

日本一直崇尚武士道精神,为什么日军那么不经打?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交代,明军是出远门侦察,全部都是骑兵部队,而立花部是在自己的军营不远处,在家门口,骑兵仅有212骑,其余全部都是步兵。

而两军遭遇的地方,属于一马平川,平地作战步兵为主的日军处于绝对劣势。

在野战一度失利后,惊魂未定的立花军赶快调整了战术,退避新院店内山坳中,依托狭长山谷地形,在隘口阵地上摆下了二百余挺火绳枪,以对抗明军骑兵冲击。

查大受等人打败立花宗茂后,产生了轻敌情绪,派遣快骑一面向主帅李如松报喜,一面请他亲自来前线侦察敌情与地理形势。

李如松得知后没有犹豫,带了1000人驰赴碧蹄馆,目的仍然是侦察敌情,并没有做攻打王京的战斗准备。

上午十点左右,日军小早川隆景部前锋粟屋景雄、井上景贞各领数千人抵达前来增援立花宗茂部,在砺石岘山梁的两翼展开兵力,只等明军到来。

此时日军兵力已经达到了1.5万左右,而明军兵力不过3千余人,眼见日军势大,明军不得不主动撤离,退向王京以北十五公里的一座名叫客岘的小山上(碧蹄馆就在这里)日军对峙,等待援兵到来。

这时候李如松还在路上,得到了前线明军被日军大军包围的消息后没有犹豫,当即带兵飞奔碧蹄馆救援前线明军,碧蹄馆之战拉开大幕。

李如松是在部下遇险的情况下,主动冲进日军包围圈,而不是中计陷入日军的埋伏。碧蹄馆之战从巳时打到午时,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吉川广家、石田三成、大谷吉继等人率领的3万日军,包围了只有4000余人的明军,敌众我寡,形势危急。

李如松是名将,难道他不知道在王京有数万日军,为什么还要带几千人去闯虎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如松情报工作出现失误,当时他在审讯日军俘虏的时候,获知王京(汉城)有10万日军,而朝鲜人提供的情报则是那里的日军只有1万。

日军战俘显然是在说谎,因为日军在朝鲜总兵力也不过五六万;而分析之后,李如松更愿意相信朝鲜人说的话,因为明军不远万里到朝鲜,就是帮他们的,朝鲜人没有必要说谎。所以,李荣松一开始低估了日军兵力,没有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因而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且地形明显不利的情况下,明军对日军发起了进攻。

而日军则明显高估了明军兵力,也错误估计了明军的作战意图,认为明军就是来抄他们的老巢王京。

因此砺石岘之战王京守军几乎倾巢出动,而且还占据了有利地形,对明军形成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交战的砺石岭是峡谷,只有三条路全部是山沟,最窄的地方只有几百米,进去容易出来难。

李如松不知道日军有数万人之多,打算从峡谷突破,插到敌后,打一个歼灭战。但日军早有所料,在这条峡谷部署了粟屋景雄、井上景贞两部6000多人,而且是居高临下、以逸待劳。

战斗初期,明军士气高昂,打退了日军进攻向前穿插。然而到了隘口,明军被埋伏在这里的井上景贞拦住去路,前进步伐被挡住。后面的日军粟屋景雄部反扑过来,李如松部陷入数倍日军的前后夹击之中。

眼见日军援军源源不断赶到,越杀越多,李如松急中生智,下令用辎重填塞道路,退往坡州,撤离战斗,结束了碧蹄馆之战。

那么,此战到底谁赢了?

判断一场战争的胜负,有战术和战略两种。

战术上,此战是由李如松判断失误引起的,遭遇了数倍敌军的围攻,出乎自己意料,难言是一场胜利。

《明史》记载了这场战斗的惨烈:“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挥李有声殊死救,被杀。如柏、宁等奋前夹击,如梅射金甲倭坠马,杨元兵亦至,斫重围入,倭乃退。”

意思是说,日本兵已经杀到了主将跟前,和李如松开始肉搏。幸亏李有声出马相救,李如松脱险,但李有声被日军铁钩钩住,坠落马下,被残忍肢解——“竟中钩堕,为倭肢解”。

当时天降大雨,骑兵陷入泥中无法作战。——“官军丧失甚多。会天久雨,骑入稻畦中不得逞。”
——《明史·卷二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二十六》

“而我精锐亦多丧失,过桥者尽死”——《明史纪事本末·援朝鲜》

然而李如松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身先士卒,沉着应战,积极组织反攻,跳出了敌人包围圈,全身而退,虽然损失了三分之一兵力,不能算是失败。

而作为援朝总指挥的宋应昌,在给朝廷的奏折也说到:“虽碧蹄之战,我军亦有操作,然事在仓卒,如松率将领奋勇血战,以寡击众,射死倭酋,砍杀倭众,彼实败退”,并且还给将士们请功。如果这是一场大败,宋应昌不可能会这么做。

而日军在拥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并没有将明军围歼,也不能算是打了胜仗。

客观地说,只能说双方打了个平手。

从战后两军态势上看,双方都没有取得实际的战果。

谁也没占领对方一片土地,双方的攻守态势没有改变,处于对峙状态,后来还讲和停战,足以说明这场战斗没有让任何一方受益。

不错,战后李如松放弃了坡州,而且只留下少数兵力驻守开城,主力撤回平壤,表面上说是战略撤退,但是与此战无关,因为明军损失一两千人,并没有伤到元气。之所以撤退,说是因为后勤原因。

《明史》记载:“会天久雨,骑入稻畦中不得逞,官军乃退驻开城”。

事实上,碧蹄馆之战毫无疑问极大地震慑了日军,使日军不敢再对明军采取任何主动的军事行为。

据日方史料记载,此役过后王京日军患上了“恐明症”,“大家无不以为命在旦夕”(《吉野甚五左卫门觉书》),甚至先锋小西行长都认觉得“明朝兵锐不可当,不早讲解,恐王京亦未可恃”,日本主动停战求和,说明碧蹄馆之战对明军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上说,碧蹄馆之战是明军主帅李如松轻敌,被日军包围,做出了不必要的牺牲,即使明军作战再勇敢,也不能当做一场胜仗去歌颂。

但是由于李如松的辽东军(大部分是李如松的家丁)战斗力极为强悍,这一战日军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收益。

明军在这场遭遇战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撕破了日军牢不可破的大网,突围而出,明军将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值得赞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