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

 幸福在一起365 2022-10-10 发布于广东

名词解释: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一种带有文人特色的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之为“文人之画”。萌起于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盛行于宋代,当时代表人物有苏轼以及文同(1018-1079)米芾等。文人画家既不满意当时院派画专尚“形似”的偏向,标榜绘画要以情为本,表现自我,游情翰墨,追求神韵,聊写胸中逸气”;又鄙弃罗列外部现象、缺乏意境的民间工匠画。其特点为:
(1)诗、书、画,甚至印,几者异迹而同趣,画自上诗跋、书法同绘画互相补充组成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
(2)要求反映文人画家理想的品格,追求文人画家所希望的美。文人画常喜用“四君子”题材,以喻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品格形象。
(3)由于中国文人居庙堂之高常怀治国平天下之志,而遭谗、落第、贬谪及不得志后易受佛老思想影响,浪迹江湖、流连山林、清高避世、超尘脱俗,故山水画是文人画最常见的题材,以此表现清静淡泊情致,伤感消沉的心境。同时也多注重抒发性灵、崇尚自然、挥洒自如、简淡空灵、笔疏墨戏、强调神韵的逸笔画。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重大的影响。
|文人画|
“文人画”的提出和实践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家名作,供后人学习、欣赏,“文人画”功不可没。“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被人们视为中国国画的最高成就。那么“文人画”一脉传承下来,在历史上有没有衰落的时候、衰落的情况出现呢?它有没有不足?如果有的话,它是不是用“文人”的华丽外表在掩盖它的不足呢?

文人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两晋时期的一些画家就在创作中表现出强调主观感受的艺术追求,唐代的王维被后人视为文人画之始祖,五代的董源、巨然则在山水画创作方面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宋时期文同、苏轼、米芾等人主张“书画本一律”,强调表现画外的情韵,在创作理论两个方面为文人画成为独立流派作出了贡献。元代的赵孟诗书画兼长。他以“师古人”来反对南宋宫廷画工艳琐细的传统,提倡质朴自然的画风,强调以书法入画,最终使得文人画成为画坛的主流。

从历史看,对文人画的界定有一个发展过程。唐代张彦远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他把文人画限制在社会上层的文人士大夫之间。到了北宋的苏轼和明代《唐六明画谱》又提出了“士夫画”一词。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画院供奉待诏等的职业绘画家,而成为文人画的别称。“文人画”概念的提出应在北宋,苏轼的“士人画”是最接近于“文人画”的概念。他在《跋宋汉杰画山》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后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 苏轼所谓“十人画”涉及两方面的内容:是士人画的审美价值核心,即“取其意气所到”,而不是斤斤于“鞭策皮毛槽枥刍秣”这样的琐屑之物,这种“写意不求形似”的审美追求,与苏轼本人的绘画实践也是完全相符的。

元代的异族统治让文人士大夫们退出政治的漩涡,避于山水之间。这时的文人画作首先得承认是中国绘画史的巨大进步,但它的天生不足和缺陷也暴露无遗。它们缺乏比他们稍晚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关怀,只是一味地寄情山水,远离世俗,有“个情”,而无“他情”,换言之,就是缺乏普遍的文人关怀。“文人画”缺“人文”,成了“文人画”的一个致命伤,这怎么也说不过去,难以自圆其说“文人画”何为“文人画”。

元代的钱选首失提出“士气”说,在其影响下而后又出现了董其昌的“文人画”说。明代董其昌言之:“文人画自王右丞始。”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宋、元时期是中国“文人画”的滥觞,也是中国“文人画”的第一个高峰。我们说宋代,是对文学艺术最为宽松的一个朝代,据史料显示,是唯一一个没有对文人士子杀戮的朝代,文人们可以尽情地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充分自由的自我天地,文人画体现的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情操,强调士气、逸品、神韵,以文入画、以意入画。而元代的繁荣,则是因为元代的异族统治让文人士子(有着艺术天分的“南人”仅是元代四等人中的最末一等人)退避山水之间。明代唐志契的《绘事微言》中说到:“作画以气韵为主,读书为先。”自唐以后历经五代、宋、金、元,绵延至明清以至当代,文人画成为了品评中国画的一个评判标准和普遍的价值判断。可见,文人画的影响力深远。

董其昌正式提出“文人画”这个概念见于《画禅室随笔.画诀》中的一句话:“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即王维)始。”另一位明代评论家顾凝远在《画引》中则说:“生则无莽气故文,所谓文人之笔也,拙则无作气故雅,所谓雅人深致也。”至于钱选所提倡的“士气”究竟是什么,赵孟曾就此向钱选提问,得到的回答是:“隶体耳”。
最晚论述文人画的文章是民国初年的陈衡恪,在他所写的《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才界定了文人画的四大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在这四大要素中,重点是“人品”与“学问”,而在这两个重点中,作为文人画的标志来看,更重要的一点是“学问”。如果没有学问,也就必然失去文人画的特色。
文人画讲求超形的意趣,宋代苏东坡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画家倪云林所追求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邀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近代陈衡恪所谈的“草草数笔而摄其全神”,就都反映了这方面的观点。为《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写序的姚茫父则认为:“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又较重点地强调了诗的性灵和情韵。
文人画主要特征
文人画以抒发主观情趣为主要特征,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作者绘画时不具有功利目的,不取悦于社会的审美要求,画风上表现为重神经形。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比如宫廷画师或民间画工笔下的花鸟画大多高度写实,刻画入微形态逼真,而文人画的创作却注重笔墨情趣,流行的是墨竹、黑梅、墨禽,同时讲究诗歌、书法、绘画、篆刻的统一。所以说文人画表现的是画家个人的人生体验和理想追求,因此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更要求在人品、才情、学问上出类拔萃。这就使得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花鸟、山水成为最受欢迎的描绘对象。这也是文人画的题材较为狭窄的主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