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最确凿的易学符号,来自万年前的上山文化。 上山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也是易学的发源地。 它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 ![]() 这也表明,最先进的人类文明,最早是在亚洲的东部沿海地区产生的。 上山文化一出现,就已经以成熟姿态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这里有世界最早的彩陶,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 在上山文化之前,必然还有着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在哪里? 然而,由于海侵的影响,人类早期文明有一段很长的空白期。 在距今5万年~1万年前这段时间,共出现了两次海侵,专家根据遗留的海生物化石分别将其命名为:假轮虫海侵和卷转虫海侵。 假轮虫海侵大约从4万年前开始,2.5万年前开始海水退去,2万年前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36米,到1.5万年前,出现了已知最低的海岸线,比现在低155米。 ![]() 这就意味着,1.5万年以前,当时整个亚洲的东部地区,比现在要宽广得多,如今一百多米的海底下当时是大片的陆地。 ![]() 卷转虫海侵从大约1.5万前开始,海水又开始上升,一直持续到8000年前左右海平面到达了顶峰,海上都快漫到了太行山脚下,泰山变成了一座海上孤岛。 ![]() 数千年的海水,把1.5万年前的人类文明抹成了一片空白。 1.5万年前究竟是什么样的?上山文化的后续给了我们启示。 迄今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均发现于海拔30、40米以上的河流上游盆地。有意思的是,上游地区的上山遗址,大多有跨湖桥文化层叠压其上,而沿海低海拔区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底下则全不见有上山文化踪迹。井头山、跨湖桥(包括下孙)、火叉蔸遗址,都属于这个情况,这或可证明低海拔地区不存在上山文化遗址。 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是上山文化的后续,是卷轮虫海侵逐渐消退之后,易学文明再次向低海拔地区进军的证据。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八千年前六爻卦画,与上山文化的易卦一脉相承,而且与后世的卦画也完全相同。 ![]() 这也表明,距今1万年至1.5万年间,有一个比上山文化更早的文明,最大的可能就在海拔更低处,而且在今天的海平面下! ![]() |
|